APP下载

与现实对话

1998-07-15陈俊杰

读书 1998年2期
关键词:生育率生育数量

陈俊杰

要不是撞上推行计划生育的“大运”,我国的人口研究恐怕不会在七十年代初就重见天日。现实的需要使人口学成为一门“问题科学”。强烈的问题意识,形塑了人口学学术群体最基本的研究风格。这固然促成了人口研究的繁荣,可对问题本身过多的偏好,使得研究者总是被问题牵着走,往往不太注意在理论层面上的思考。不过,《综论中国人口态势》这本论文集,应该属“例外”。

近代以来,学科间过度的专业化分工,往往导致学术领域的“诸侯割据”,某一领域为某一专门学科所独占,各学科间常常隔行如隔山,各自为政罕通音讯,结果反而束缚了研究者的思维和视野。就人口研究而言,形式人口学(Formal Demography)提供了主流的系统知识与分析工具,研究者往往习惯于从人口因素(变量)之间的关系入手,来剖析现实的人口问题。可问题在于,人口现象并不能完全化约为出生、死亡与迁移这三个方面的数量运算。就拿生育来说,“生育是富于社会性动机的行为”,人们的生育决策,蕴含着他们的情感、价值以及种种现实的需求。作者顾宝昌先生在美国德州大学社会学系取得人口学博士学位,同时还接受了社会学的熏陶,或许正是这一段学术经历,使他能更自觉地关注人口现象背后的非人口因素,从形式人口学走向社会人口学。在八十年代中期,人们仍然习惯于从全国整体、从数量增减谈人口,他则指出“人口问题不是算术问题”(138页),并通过研究证明,如果忽视地区间生育率的差别,势必限制人们认识的深入(I7页);政策上的“一刀切”,其负面效应,就颇可忧虑。

有意思的是作者在考察青海撒拉族后的感受。早年,来自中亚撒马尔罕一带的一支伊斯兰教徒,在甘肃、青海一带定居后,与藏族女子通婚,逐渐形成今天的撒拉族。撒拉人体魄健壮,适应高原的气候与生活,富有经商传统,在青藏高原的经济生活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铁路交通建成前,青藏的木材经黄河运到包头,一路险滩极多,沿途放送木排的,多是撒拉人。青藏公路海拔高达三四千米的唐古拉山段,险峻无比,也是靠了撒拉人才建成的。可撒拉族却是个小民族,到八十年代中期,也才六万之众。作者判断,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撒拉人的作用仍不可或缺。即使在推行计划生育的今天,撒拉人恐怕还是“多一些好”(275页)。这个推断正确与否,可以继续讨论,但他已经意识到,尽管人口压力已迫使数量控制成为当务之急,但对某个具体地区、某个具体人口、某个具体民族来说,人口增长的利弊,它的合理程度,并不是单单一个人口增长率数值的高低就能说明的。

在人口与社会之间,作者的思维总是在不断地穿梭往还,这成为他思考问题的一种特有的方式。在人们的注意力还迷恋于生育率的下降时,他推测,持续的生育率下降会刺激生育的性别偏好,产生“婚姻挤压”等等一系列人口学与非人口学的后果(74—82页)。现在,生育率持续下降的后果,已引起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一九九三年,上海人口出现负增长,引起一片欢呼,他则通过分析表明,一个地区人口的负增长,是该地区人口态势长期发展的结果,不能光从负增长本身去作优劣好坏的判断,更不能一厢情愿地“拔苗助长”,那很可能“适得其反”(第271页)。他的思路,总是能根据人口数量,但又不局限于数量,将人口问题放到更大的视野里加以考察。

在一篇反思当前中国人口问题的长文里,作者穿梭式的思考方式显得尤其典型。他坦直地指出,随着中国人口的总和生育率在九十年代逐渐接近并低于更替水平,人口的数量控制正越来越逼近自身的极限,但同时,由于人口惯性的长期作用,人口总量膨胀与结构老化成为跨世纪的难题,使得人口的数量控制与结构调整的矛盾愈演愈烈。在这种情况下,再不能只在数量里做文章。在人口思路上,既要“节流”,也要“开渠”。节流,就是继续坚持人“口”论,人多毕竟是包袱(“口”多,负担就重),计划生育仍应抓紧;开渠,就是同时坚持人“手”论,人多毕竟还是一种资源,在人口数量已经非常巨大的情况下,如何充分、有效地开发利用现有的人“手”,同样是一个现实、紧迫的问题。计划生育的宗旨,决不仅限于少生多少人上面,更重要的还在于为中国的现代化建设提供一个尽可能的人口条件、人口状态和人口环境。因而,“少生不是一切”。应该承认,人口控制存在着负面效应,为了数量的下降,付出了结构上的代价(如人口老化、出生性别比失调等),因此,要尽可能避免顾“此”(人口数量)失“彼”(人口结构),免得欲速则不达。事实上,如果在人口控制问题上处置失当,片面追求少生,会有可能滑入“没有发展的控制”或“不利于发展的控制”的尴尬境地(第163—179页)。在这样的视野里,人口不再只是张着“口”的一堆人,不再是抽象笼统的数量,人与社会打成了一片,成为社会中生活着的人。“问题意识”通过思考方式的锤炼,升华为明智和见识。

不过,在我的理解中,将人看作在社会中生活着的人,而不把他们看作一“口”,“口”数量上的堆积,还只是将“人”当作“人”的第一步。关注人所生活着的社会,是为了经由他们的生活世界,回到人的存在本身。我觉得,但凡是跟人沾边的学问,如果不能把理论的基点,通过主位的、投入的理解,而与生活世界里人的存在状态有一种内在的沟通,那它的洞察力与说服力就要大大地打点折扣。

对中国而言,人口理论中,最受关注的,无疑是生育理论。在宏观层面,人口转变论已经反复得到证明,此处且不论。在微观层面,生育理论已经探讨到人的偏好、物品与孩子的“影子价格”等等非常细致的方面,可在理论支点上,仍将人设定为理性的、计较实际利害得失的经济人;在分析逻辑上,仍是循着成本——效用的路子。如果纯从数量的角度看,这种分析还不失为谨严;可是一旦回到人本身,它实在还是切割了人的内涵和人的生活。人类学的大量研究表明,几乎在任何文化中,生育不单是富于社会性的行为,它往往还关联着各自文化的价值体系,甚至连带着个体的人生意义。即以中国而论,在农村,大多数农民的观念里,生育直接关联着人生的终极意义,是他们生命逻辑里不可或缺的必要的环节。生一个男孩,仍是大多数农民今生无法超越的生命任务。我觉得,计划生育之所以难,要天天讲,定成“不变”的“国策”,不是因为它要计划基于生物本能的“人口”行为,而是因为它触到了我们文化的深处。用文革语言讲,是“触及灵魂深处的革命”。若真能毕其功于运动,那可真是史无前例的“大革命”。

基于这样的认识,在这本文集里,我最看重他论述生育与生育转变的那篇文章(84—99页)。在以往的人口理论中,生育仅仅被定义为基于人的生物本能的个体行为;个体行为的累积,就成为生育率。在这样的视野里,生育被泛化成数量过程,总和生育率(TFR)成为衡量生育水平高低与生育转变的主要标志。作者根据多年研究的体会,提出生育是一个三维变量,除开传统的数量这一维,还应包括时间和性别。在西方的微观人口理论里,不是不讲生育的时间与性别,但只是将它当作个体的偏好来考虑,而没有把这两者当作构成生育的要素。在他的三维理论视野中,生育转变就不再只是总和生育率变化的问题。这在分析八十年代末以来中国的人口态势时,尤其能显出它的多辨力与洞察力。进入九十年代后,中国人口在总体上已经接近、甚至低于更替水平,据此,有人就认为中国已完成了人口转变。这种观点实际上似是而非。首先,这种低生育率是在政府强制性的政治行政力量干预下才得以实现的,并不是人口内部自发的自然过程,一旦控制松懈,生育率的反弹应该在意料之中,因而不可与西方发达国家的人口转变相提并论;其次,看生育的时间,调查普遍证实,农村初婚妇女大概在婚后一年左右,生下头一个孩子,差不多结婚不久就怀孕,生育仍是大多数中国农民结婚的主要目的之一;其三,再看生育的性别,尽管一些地方个别农民有了一个女孩就放弃生育,但现有的资料仍然表明,从总体来看,追求男孩,是农民二胎、甚至多胎生育的主要原因。从生育的三维看,只有真正实现了晚(晚生)、稀(生育间隔拉大)、少(少生),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生育转变。上面的事实可以推导出一个结论:在数量上,人口形势依然严峻。如果现在仅仅根据总和生育率就唱起“生育转变”的高调,至少会麻痹我们的人口危机感。

写到这里,还应该交代一下我看重这篇文章的另一段因缘。九二年冬天,我正根据浙东越村的实地调查,以农民生育观念为题,着手准备硕士论文。正在踌躇论文的着眼点,在当年《人口研究》第六期上看到这篇文章。之前,为准备调查,我已大体熟悉西方有关生育的主要理论,代表性的学者的观点,也大致熟习于心。但他们的理论,与我调查的结果还是很“隔”,只能作为构想中论文的综述部分。直到看过这篇文章,心里那种“隔”的感觉才渐渐淡去,现在回想,似乎就在那一刻,决定围绕生育的性别,展开对农民生育观念的讨论。当时我的感觉是,这是生育理论中“最美的收获之一”,现在写到笔下,还是觉得美,写得好。

这段因缘还有下文。在以后对于农民生育的探讨中,我又顺着这数量、时间与性别这三维摸下去,发现这三维本身还有一个内在的结构。如果将农民的生育需求看作是他们生育的内在动因,那么,循着由抽象到具体、由内隐到外显的顺序,它依次包含终极意义需求、情感需求、继嗣需求、社会性需求(评价、交往与社会支持需求)以及生存性需求(劳动力与养儿防老需求)。在行为上,这种生育需求表现在两个相关的层面:首先是在生育的态度上,即“生不生”与“为什么生”的问题;其次,在生育偏好上,则是更具体的“生什么”(性别)、“何时生”(时间)与“生多少”(数量)这生育的三维。在这三维中,性别是核心的因素,其次才是时间和数量——早生是为了生男,多生也是为了生男。我进而想到,“生一个男孩”,至少在今后不短的时期内,大概还是大多数农民无法逾越的“文化边界”。我甚至觉得,这一条“文化边界”,是不是可以(应该)作为日后人口政策的一个重要前提,以使人口控制的正当性,建立在文化合理性的基础上。话扯远了,但里面还是有作者这篇文章的余音。佛陀说凡“业”必有“因”,这些扯远的话,平心讲来,总是挥不去这篇文章的启发。

作者以“与实践的对话”作为文集的副题,或许还深有寄意。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人口学是应“运”而生的“应用科学”。不论是政府的期望,还是绝大多数人口研究者的行为,都是在主动地服务于计划生育的实践,甚至成为这一实践的有机组成部分。然而,学而不思则罔,光有(狭义的)实践,不思,少问,不易有视野的开阔与见识的提高。作者称这些文章是他与实践多年的“对话”,那么,这些“对话”里的确凝着他多年苦心的思考与追问。在思想的表达上,作者偏好用明快流畅的语言,提供一些富于见识与启示的“思路”与“视野”。或许他是担心,一提理论,往往容易把人们的注意力引向某些最终的结论,在某种意义上,对当前的人口研究而言,反不如提供一些“思路”、扩大一些“视野”更为有益(208页)。不过,恕我直言,有理论价值的见解,如果在可能的时候,不去着力提炼为相应的理论文字,像他论述生育与生育转变的理论文章那样,不管怎么说,都是很可惜的事。一个领域的研究积累到一定程度,应该有意识地鼓励理论上的提炼,以利于知识与智慧的积累。我这样说并不全然是为了学术的本土化。如果学术的本土化能够摒弃狭隘民族主义的情绪,那倒也不是件不好的事。其实,红花白藕,天下学问是一家。如果通过与实践不断反复的对话,能逐渐提炼、升华出相应的理论与智慧,融入到已有的知识体系中去,益人心智,提高人们应付不测风险的能力,多少增加一点人类的福祉,岂不是一件更美的事情?

一九九七年十一月十四日西八间房

(《综论中国人口态势——与现实的对话》,顾宝昌著,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一九九六年十月版,12.00元)

猜你喜欢

生育率生育数量
低生育率:怀疑、再调查与重复验证
生育路上的苦与乐
韩国生育率创50年来新低
近三年,中国女性生育年龄推迟一岁
生育保险费由谁缴纳
全球生育率,新加坡最低
角:开启位置与数量关系的探索
外籍妈妈提升德国平均生育率
生育登记流程明确
头发的数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