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里姆林宫的神秘“药丸”
1998-03-31沈李文
六十年代,盛传前苏联有一种能治百病的神秘“药丸”,据说它融电子学、科研、魔术于一体,治愈了许多疾病。
究竟真相如何?事情还得从30多年前说起。
西伯利亚西部有个古城叫冬斯克,约有50万人口。在六十年代的冷战时期,它是一座封闭的城市,是前苏联军事工业联合企业生产重型武器的基地。可是,除了不计其数的核弹头外,这里还按苏共中央的指示制造专供政治局委员使用的神秘“药丸”,俗称“救命丸”。
这种比真正的药丸更粗大的有不锈钢外壳的药丸长约2~3厘米,直径7-8毫米,内含一微型电子回路和3个氧化银电池。据说它可治疗胃病、消化道疾病、便秘、阳痿、性冷淡、肾虚、胰腺炎、前列腺炎以及肝炎等。
作为国家机密,此种药丸当年无一例外地专门存放在最高领导、总书记勃列日涅夫那里。今天,苏联虽已不复存在,但随着一部分军事工业的恢复,神秘“药丸”又重新亮相。不同的是,眼下这种“药丸”已公开销售,而且需求量十分可观。在莫斯科或圣彼得堡,这种药丸每粒售价为100美元(550法郎)。这对一大批月薪才10多个美元的普通莫斯科人或圣彼得堡人来说是无法承受的。于是,这些药丸便合法地或者偷偷地销售到了国外,尤其是销往法国。
这种“药丸”究竟有多大价值呢?
其实,这种所谓的“药丸”,只不过是一个能在人体内起作用的微型装置。它利用电子刺激对肌肉系统产生有益的作用。这一点在医学上早已被证实。
剥开“药丸”,里面是一个电子“心”,其中有一个简易微信息处理器及2只电容器。微信息处理器由直流电压产生一个脉冲速度。2个电容器起控制脉冲节律的作用。其中一个控制脉冲长度,另一个确定2个脉冲速度之间的时间。
串联在一起的三个氧化银电池为整个系统提供电流和直流电压。经实验室分析,此装置的结构宛如一组干电池,其2极端子的直流电压为4.65伏。
这种“药丸”的使用方法非常简单:吞服或直接导入直肠或阴道。一般情况下用量为2个“药丸”:一个吞服,另一个导入体内。一旦进入体内,譬如到了胃里,胃液与装置的两个端部接触,导致产生电流,从而对胃壁放电。国际工程师协会会长亨利·莱恩作了一个实验。他在摄入药丸后约15分钟,便感觉到胃部开始颤动,每3秒钟颤动一次,持续24小时。
在探讨其治疗效果时,专家们很自然地想到了它的危险性。根据巴黎拉埃纳医院的拉法埃尔·雷维博士的看法,因为它的电流非常弱,刚进入体内时不会有危险。从理论上讲,它的危险有可能来自偶然的断路。断路可能产生火花,而胃或者结肠里充满着各种各样的气体,这就有可能会发生爆炸!幸好这种事故不易发生,就专家们所知,还从未发生过。
不过,可能会发生别的一些危险。例如在“药丸”偶尔打开的情况下,有可能会发生银氧化物中毒事故。此外,化学成分(如不锈钢)的变态反应也有可能发生,但主要危险是引起肠梗阻的可能性。
纯粹从治疗学角度分析,在治疗肠胃功能不良方面,“药丸”会产生良好的效果。电脉冲刺激胃部或肠道中可能存在的惰性肌肉,有助于增强消化功能。但是,俄国人的这种电疗法即便能很好地消除因机理原因造成的肠胃功能紊乱,但却无论如何也不能治愈病人。
(石琳荐自《世界科技译报》,沈李文译自法《科学与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