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拒绝电子宠物
1997-12-28王祥初
王祥初
我国国家教委不久前发出通知:禁止将各类电子宠物带进学校和考场。把电子宠物拒绝在校园之外,实属保护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明智之举。笔者身边就发生过这样一件真人真事:一个小女孩为了照顾好电子鸡,几乎到了废寝忘食的地步,宁愿自己不吃饭,也要喂饱她的“小鸡”。谁知难以服侍的电子鸡竟然“死”了。小女孩为此哭了三天三夜,直到母亲帮她重新“孵化”了一只,她才破涕为笑。电子宠物的负面效应由此可见一斑。
电子宠物其实是一种只有手表大小的电子游戏机。它的软件设计,除电子鸡外,还有鸭、猫、狗、恐龙等动物,通称“电子宠物”。游戏者通过观察液晶显示屏的图案和操作按钮。可以从“孵蛋”开始,“哺育”电子小鸡“成长”。它能随时发出“哔——哔——”的声音,向主人表露它的“生理需求”和“喜、怒、哀、乐”的感情。主人根据它的各种需求。按动按钮,使它得到满足,如喂食、倒屎倒尿、睡眠、教它学文化、陪它做游戏等,渐渐地将它“养大”。电子宠物传入我国时间不长,但发展势头很猛,如今广东有多家组装、生产电子宠物的工厂。据广州市某小学调查,一个低年级班里,有7人拥有电子宠物。超过10%。日前电子宠物已由沿海城市向内地城市纵深进军。
电子宠物所产生的负面效应确实不容忽视。首先是对孩子生活、学习的干扰。孩子为了照顾电子宠物,分散了精力,从而影响了学习,导致成绩下降。电子宠物带进课堂内,不管是否正在上课,随时随地都会发出请求照顾的要求。它发出的声音,会影响周围同学的注意力,扰乱了课堂秩序。还有,电子宠物在夜间也得照顾,有的孩子半夜也要起来看一看,这样影响了孩子的睡眠。种种情况说明,电子宠物已影响到孩子的心身健康。因此,目前韩国、泰国等各小学已三令五申,严禁将电子宠物带进校园。
人与电子宠物之间培养出的“感情”是虚幻的,不能代替现实生活中的真实感情。现代电子技术创造出了完全假想的空间,生活在这种假想空间里的人,有脱离了人世的感觉,将注意力转移到假想的生命上,从而漠视了真实的生命。人们“饲养”模拟的生命,只要付出按几个按钮的代价,就可享受到精神的欢娱,而不用负任何责任。德国一位心理学家认为,电子宠物的流行是这个时代的特征,人们希望能用按钮控制伴侣,却无须与伴侣保持永久的关系。然而,就情感意义而言,任何人造的物体都不能替代真正的生命体。所以,最好还是用布娃娃或真宠物来让孩子体验悲伤和欢乐。
最使人忧虑的是电子小孩的出世。最近美国玩具厂商推出了名为“宝贝娃娃”的电子小孩。这种“模拟生命”的软件突破了“小宠物”的范畴,将兴趣转移到人类本身。前不久又有一种软件问世,目标是“培养”一个游手好闲、无事生非的“黑社会分子”。“教养”的手段包括抽烟、喝酒、赌博等,直“培养”到“六亲不认”、让人心寒方休!真不知道该软件的设计者是否具有变态人格?来自东瀛的消息,如今日本出售一种叫“电子小情人”的软件。游戏者可从3位“女孩子”中选出一位与之“朝夕相伴”一年,“教养”手段包括“日常生活起居”、“学校生活安排”等,相当复杂。如果不小心惹恼了“她们”,这些“女孩子”一气之下还会“离家出走”呢!“电子人”的出现仅是刚刚开始,以后还会有更多、更离奇的软件问世。“电子人”的出现,给人类文明投下了阴影。如果人们都“领养”一个“黑社会分子”,这个世界就可能遭受毁灭的厄运。这是一个值得人们认真思考的问题。
电子宠物,一个让人忧虑的“精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