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婚姻需要“磨合”等

1997-12-25杨司佼等

祝您健康 1997年2期
关键词:心理疾病夫妻婚姻

杨司佼等

婚姻需要“磨合”

杨司佼

杨医生:您好!

我结婚才几个月。却尝到了“结婚是爱情的坟墓”的滋味。婚后。我们常因小事争吵。所以我觉得这日子实在太难过、太没劲了,真后悔不该结婚。

小甘

甘小姐:你好!

看过你的信。我想起“适应”二字,我估计你目前的状况很可能就是对婚姻“适应不良”的结果。其原因不外乎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你们的关系还没有得到很好的“磨合”。结婚把两个单个生活的人牢牢地结成了一体,昔日的“你”“我”成了“我们”,这是人生路上的一次质变。虽然你们经过谈恋爱,双方有了一定的了解和认识,但生活习惯、价值观、世界观及看问题的方式等都不会是一致的,因而常会出现一些分歧和摩擦,需要双方的相互接纳、容忍,才能相互适应。就像穿上一双新布鞋,虽然是量着脚做的,穿上去总会有些碍脚,要过几天才会完全合脚一样。但亦有些人结婚后,不能从单个人生活观念中转变过来,没能把“我”变成夫妻融为一体的“我们”,思考问题、预订计划、处理事物等都缺乏夫妻的概念,言谈举止不考虑另一个人的意见。这种“自我中心”的做法,自然就会引起对方的反感和抗争,亦就很容易因小事而发生争吵。经常争吵,没有理解和谅解,生活自然就没有什么快乐与幸福可言。

其次是对婚姻的期望值太高。恋爱生活是浪漫的,而结婚后的生活却是很现实的,不仅起床就有“油盐酱醋柴米菜”七件事等着你,而且由恋人变为夫妻,即是由客人变为主人,无论是说话,还是做事,态度就完全不一样了。由于对婚后的这种变化缺乏认识和心理准备,就会为对方的这一变化而感到失望和迷惑不解。

再则是否有性生活欠和谐的原因。新婚蜜月的“蜜”,其中就有初尝禁果、心身得到满足的愉悦体验的意思。但不少夫妻由于缺乏性方面的知识,夫妻性生活欠和谐。尤其是女方,没有激动、没有愉悦,内心的渴望没能得到满足,心中难免失落、苦闷和不满。

具体就你来说,是不是有这几方面的原因,不妨对照自我反省一下,调整一下自己的心态和行为,或许你的感觉就不一样了。

杨司佼

摆脱“他尊心”的奴役

一可

编辑同志:您好!

我是一个大龄女青年,感到自己患有心理疾病,这种病已严重影响了我的生活,使我不能像正常人那样谈情说爱,我每天都处在深深地自责和颓丧之中。那还是青春期开始时,我总担心月经会弄到裤子上,被别人看见了多难为情,总以为别人一直在后面看着我,心里有一股莫名的紧张。干起活来也不自然。慢慢地,别人从我身边走过或站在我身边,我都感到紧张、不自然。我知道这种毛病很荒唐,想控制自己却力不从心。现在走到哪儿都看到别人在指指点点议论我,这日子真是太难过了。不知您能不能告诉我这到底是什么病?能治好吗?我盼着您的回信。

一个急需解救的人

急需解救的姑娘:你好!

谢谢你的信任。认真地看过你的信。你确实是患上了一种叫“社交恐怖症”的心理疾病。导致发病的原因,表面上看起来是进入青春期后,受月经来潮的影响而产生,实际上是由于你的“他尊心”太强,以致成为“他尊心”的奴隶所致。

所谓“他尊心”是指一个人想得到他人好评、尊重的心理需求。这是一种每个人都有的基本心理需求,只是强弱不同而已。如果一个人的“他尊心”太强,就会特别注重别人的评价,在乎别人的言行,反过来自己没有了主见,没有了自信,成为一个为别人而活着、几乎无所适从的人。由于你有太强的“他尊心”。也非常注意自己的形象,特别在乎别人对你的评价。因而当你出现在别人面前时,心里就总是“悬”着,这种紧张感又使你在人前不自然,影响了你与别人的交往。别人也为你这种异常感到奇怪和少不了要加以议论。这又使你在人前更加紧张,导致病理性恶性循环,最终导致害怕见人即形成了“社交恐怖症”。

社交恐怖症是一种可以治好的疾病。你能够敞开心扉寻求救助,已走对了第一步。首先你要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和勇气,稳定情绪,从而打断因对疾病的担忧、惧怕而使疾病反复加重的恶性循环链。第二步是进行心理上的矫治,可以运用一种叫“系统脱敏”的心理疗法,基本方法是先练习放松技术,然后由轻到重依次排出恐怖的对象。再从接触最轻的恐怖对象开始,出现恐怖感时即进入松弛状态,直至恐怖感消失再进行下一级的脱敏。这需要在心理医生的具体指导下进行。第三要加强个性修养,凡事应有自己的主见,自尊自信。不为别人的言语所左右,“一人难满百人意”,对同一件事情,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不管你怎么做。仍然会有人评价你、议论你,所以,你要学会不在乎别人的评价,学会“我行我素”,从而摆脱“他尊心”的折磨,真正为自己而活。就会活得轻松自在。再则可以适当地服点抗焦虑药,帮助改善情绪,增强心理治疗的效果。

你的病可以治好,但需要得到专科医生的当面指导,通过系统的心理和药物治疗,你才能彻底摆脱病魔的纠垃。

一可

猜你喜欢

心理疾病夫妻婚姻
婚姻是一门沟通课
莫擅自贴上心理疾病标签
能治疗心理疾病的耳机
婚姻中要“看见”彼此
那场猝不及防的婚姻 外一篇
门当户对的婚姻最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