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健康与疾病走廊徘徊的“第三状态”
1997-12-25金慰群
金慰群
世界卫生组织(WHO)对健康下的定义是:机体没有痛苦,在生理、心理及社会适应能力上均处于一种完美的状态。这种没有疾病折磨、身心调畅,对社会心理应付自若,个人潜能得到极大发挥的健康状态,并非长驻人的一生;而在健康与疾病走廊徘徊的“第三状态”,几乎每个人都曾遇到或伴随相当长的岁月。
“第三状态”是医学界提出的一个新概念,又称作“亚健康状态”或“灰色状态”。自从20世纪中叶医学模式由单纯生物医学模式发展为生物一心理一社会医学模式以来,人们对心理因素与不良的社会生活方式也可引起疾病有了深入的了解。自各种抗生素、疫苗等研制成功与应用以来,现今传染病已退居次要地位,而找不到病原体的非感染性疾病,尤与心身疾病有关的疾病,如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哮喘、溃疡病、肿瘤、心律不齐等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杀手”。但这些疾病的早期往往介乎于健康与疾病之间。呈游移状态。现今的检测仪器及实验室检查尚未能检测出明显的阳性结果或处于临界水平。有的人仅有不同程度、不同表现的不适感,有时俨然“健康”状态。照常上班与生活,仅略有点疲惫而已。如一些满面红光、精力充沛的壮硕之人,尽管没有糖尿病的任何症状。但一检查却可能糖耐量有些异常。这些人若不节制饮食。不加强运动,防止肥胖,朝夕酒筵之间,无需多久,糖尿病、动脉硬化等疾病便会接踵而至。
中医经典《内经》中说,机体发病与否,决定正邪的盛衰,所谓“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第三状态”其实是机体处于正邪相搏的持续状态。中医的虚证,如脾气虚、肺气虚、肾气虚所表现出的一系列症候群,如食少纳呆、大便溏薄、易倦懒言、神疲少气、自汗怕冷、面色咣白、腰酸膝软、男子滑精早泄、女子带下清稀等,有学者认为与此状态极为相似。
肥胖是脂肪组织超量蓄积的结果,中医认为肥人多痰、多湿、多气虚,在尚未发生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胆石症等疾病之前也似“第三状态”。积极以化湿、祛痰、利水、通腑、消导、健脾、疏肝、利胆、温阳辨证调治,或配合食疗、气功、足穴按摩、针灸、运动减肥,持之以恒,对减少各种并发症大有裨益。
由神经、躯体疲劳为主要表现的疲劳综合征也被视为“第三状态”,可能与长期精神紧张、社会心理应激反应等因素有关。有关专家认为强调四时调神、节欲保精、调食益气、动静兼养可望消除此证。近年来生命科学对无机小分子一氧化氮(NO)深入研究发现,人体组织器官至少有2~3种类型的细胞存在由L-精氨酸经一氧化氮合酶(NOS)合成一氧化氮的机制。这个神奇的机制几乎参与了活体器官各种生理与病理过程。有人把一氧化氮比作一把双刃剑。其剑的一刃起调节与保护功能,另一刃却有杀伤、毒性、促炎、致癌作用。伦敦大学的蒙卡达教授指出,适量的一氧化氮气体会使血管扩张、调节血压。对记忆力、胃肠道功能起重要作用。“第三状态”似乎是一氧化氮合酶活性及一氧化氮合成开始偏离正常动态平衡的一种表现。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中早就说过,“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
对形形色色不同表现的“第三状态”不可掉以轻心,应“防患于未然”,“未雨绸缪”而“治未病”。
传统补肾、益气、活血、滋阴、壮阳中药及食疗、针灸、气功、心理疏导、运动疗法等对逆转“第三状态”有积极作用。愿人们摆脱“第三状态”灰色的桎梏,加入阳光灿烂、形神俱佳的健康人群,享受健康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