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共和国首批军事学博士

1997-09-11旁木

中国青年 1997年10期
关键词:学位证书国防大学小黑板

旁木

1997年7月19日,国防大学校史馆多功能厅。

在雄壮的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旋律中,国防大学校长邢世忠中将一一将5位学子博士帽上的红穗由左侧拨到右侧,并向他们授予了博士学位证书。

当天,新华社向全国发布消息;国防大学培养出我军首批军事学博士……

这5位学子是战役学专业的于国华上校、作战指挥专业的李(jing)中校、后勤组织指挥专业的黄成林大校、潘竞科少校、龚飞少校。在此之前举行的论文答辩会上,由来自总部、国防大学、军事科学院、后勤指挥学院等单位的专家组成的答辩委员会,对他们的博士论文在本学科专业领域的开拓性分别给予了充分的肯定。

手抚博士学位证书,他们5个人的脸上绽出平静的笑容,内心却都涟漪难平——毕竟,他们每个人都跋涉了很多年、很多年,才赢得了今天的辉煌和幸运。黄成林以前从不敢想自己能成为博士

45岁的黄成林是5个人中的“大哥”,也是他们5人组成的博士班的党小组长。

他说,他以前不敢想自己能成为博士。

他在“文革”前只读过两年初中;1970年入伍,到成都军区某汽车团;1977年从汽车团调到军区后勤部分部,一直干到1990年。这20年中,他先后当过电话员、通讯员、驾驶员、打字员、保密员、警卫员,并由战士到班长、代理排长、参谋、副科长、科长、正团级仓库主任。

如果不是那一天,他看到了那块小黑板,他的命运或许不会发生这样大的改变。

1990年6月的一天,黄成林出差归来,在走进机关办公楼时,看见一块小黑板上用粉笔写着一则通知。通知的大致内容是:国防大学招收军事学研究生,年龄可放宽到40岁;具有本科以上学历或具有大专学历、在本职岗位上工作满4年并取得优秀成果的部队干部,可以报考。

那一刻,他的心怦然一动,一个仿佛在心里沉睡多年的愿望随之电光石火般地醒来。

这一年,黄成林38岁,此前他已获得党政干部自学考试的大专学历,通过了中央电视大学英语单科的结业考试,并在军内外的刊物上发表了一些后勤专业的研究成果。

他有一种强烈的感觉,这则通知上的各项报考条件似乎都是专为他特别规定的,应该抓住这难得的机会。

接下来,他与国防大学有关部门取得联系,积极做好考前准备,并于11月份报了名。就在备考期间,由于过度疲劳,他突发胸膜炎,住进医院。医生让他静养,他只住了一星期,便开了各种药品出院。爱人见他如此“不要命”,只好请假回家给他做保健医生。1991年初,他到北京应考时仍未痊愈,爱人还是背着药包一路“保驾”。

苦心人,天不负。黄成林终于被录取为国防大学1991级后勤组织指挥专业硕士研究生。

1994年,黄成林毕业,留国防大学后勤教研室任教员;同年,国防大学设立首批军事学博士点,他又考取后勤组织指挥专业博士研究生,师从孙秀德少将攻读博士学位。

在国防大学攻读的6年中,黄成林十分刻苦,以至于同学们总是劝他“不要太玩命!”

玩命苦读的黄成林有欣慰,也有心痛。

他欣慰他的硕士论文《高寒地区抗敌局部入侵后勤组织指挥研究》和博士论文《世纪之交宏观后勤机制研究》都获得了好评;

而他心痛的是,为准备论文开题报告,父亲去世也没能回家送上老人一程。

猜你喜欢

学位证书国防大学小黑板
热闹
智能小黑板
美小学配备防弹小黑板
军民融合如何更好一些怎样更快一些——国防大学学者对军民融合的见闻、探因及建言
浅谈高校学位证书自主制发过程及意义探究
——以四川大学锦城学院为例
2016 年起学位证书由各学位授予单位自行印制
一块小黑板
建议改进高校学位证书格式
解放军制胜之道20 对外海战首告捷,胜利收复西沙岛(上)
解放军制胜之道16 技术兵种,边打边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