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起玉子
1997-09-11金戈
金戈
玉子是个矛盾百出的女孩,大学时住我上铺。
大一时的玉子是我们的“每夜一修”。每次老太太的熄灯“锣号”一过,我们就央着玉子来一段,于是夜色中玉子的声音从梁上悠悠飘来。唐宗宋祖两晋汉,正闻野史大客串。莱克星顿的枪声也许响在秦始皇梦里,但玉子惟妙惟肖的描述只会让你对自己的记忆力产生怀疑。无星无月的晚上玉子就讲聊斋,直讲得屋里鬼影憧憧,我们脊梁骨冷气直冒;去厕所成群结伴,竖着耳朵提高脚跟还不敢左顾右盼。玉子却一个人盘坐在上铺拥着被子乐:“我说勇敢的布尔什维克战士们,打倒一切牛鬼蛇神,唯有物质永恒没有灵魂不灭!”
大二时玉子有了打工的主意,饭桌上一通演说,什么
锻炼能力,见识社会,也要揭竿而起。卓儿与维怡被她煽忽得动了心,预备一起去应聘一家饭店的服务员。刷完盆描完眉,维怡就斜坐在铺上望着玉子发呆:“玉子我不想去了,倘若人多,我说不出话来怎么办?”得,还没上战场就先退下一个来。玉子急忙拉着卓儿出门,这情绪就像感冒传染得快着呢!还没出北院门呢,卓儿看一眼玉子:“如果我妈知道了该说我不务正业了吧?”没出中门,卓儿又拉拉玉子:“玉子,到那可别说我也应聘呀。”结果当然是中饭时只少了一个玉子,她去当钟点工了。中午端着盘子满场飞,红塔山15元,叉烧肉10元,还知道了“蚂蚁上树”这个菜。
从此以后,玉子一面忙学习一面忙挣钱,每晚要到熄灯才从图书馆回来。没了讲故事的温馨,我们都觉得玉子远了淡了。偶尔有一次“回光返照”,让姐妹们纪念至今。那天黄昏,图书馆停电,大家都窝在屋里,除了阳台上等男友的刘湘。我们围在桌边谈红灯笼酒店的“三陪”服务,玉子又撸袖子又皱眉:怎么没让我碰上这种饭店,也算长长见识,不然马路上遇着了,披着一样的人皮戴着一样的面具,你知道哪个是人哪个是鬼?大伙一时没了言语。忽然玉子指着阳台大笑起来:“听着听着,我送刘儿一首诗:望夫湖畔望夫丘,望夫丘上望夫楼;望夫楼上望夫女,望夫之夜望夫愁。”念完小鼻子一扬,自以为一步不挪,比曹植七步成诗更胜一筹。
大四时玉子也谈朋友了。那个小男生,个儿又低,眼又小,除了专业课时拍片子得了个二等导演(我们玉子还是第一呢)外,简直看不出有什么好儿来。尽管大张同志又是西瓜又是瓜子地“孝敬”,姐妹们也没那么容易被堵上嘴。可总归吃人嘴短,拿人手软,玉子就这样被我们拱手相让了。
大张是山里生山里长的苦孩子出身,据说要远到了坝上大草原。虽说有一俯身便能拾个鸟雀蛋的诱惑,可谁愿意真做个新时代的“上山下乡”?所以后半学期的玉子与大张不再做图书馆里的鸳鸯蝴蝶了,他们忙着找单位送礼以期共同留下。大张去拜见主任大人,玉子就坐在楼底下等,还不忘谆谆教导:“你就当过马路时遇到一条狗,挡了你的路,就喂它一块肉。”每当有人收了玉子的礼,她就有一种胜利感:虽然看似当官的得了好处,你吃了亏,可实际上你迈过这一步却有大大的好处在后面等着你。我问她哪里来的这套歪理论?“厚黑学!”她说,“等我当了官再遏制行贿受贿吧……”
大张最终还是回了他的大草 原古战场。玉子在手绢上写了一首诗送别:当汽笛鸣响/我低下头去/我爱/如歌的日子/接踵眼前来//当风烟散尽/我抬起眉来/我爱/草尖上的露珠/随了冬阳去。玉子分到一家电视台忙着她的红绿蓝采录编,她说:“我得先踢响头三脚。”
我曾在《中国青年》上看到玉子的“20世纪我有一个梦”——“户口不再限制,没有两地分居”。玉子还是玉子,唯物又唯心,虚幻又现实。
作者通联:050000石家庄市第一职业中专学校电教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