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母亲河,你是儿子的生命之源

1997-09-11王纾

中国青年 1997年9期
关键词:玉兰大夫长安

王纾

1997年2月13日,张长安心急如焚地赶回故乡。推开家,门他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临窗的方桌上安放着母亲的大像片,像框上缠着黑纱。张长安的脑子霎时“嗡嗡”作响,手里为母亲买的两剂中药“啪”地一声散落在地上,他长跪在母亲的遗像前,一串悲痛的泪珠漫出了双眼……

多少个夜晚,她面对苍天深深长叹:“谁能救救我苦命的儿子啊!”

张长安是难产儿,取名长安,是当工人的父母对平安日子的期盼。可从他出生,他们一家就和平安远离。

1976年11月,刚满月的长安突然上吐下泻,父亲张安生连夜开车将儿子送往县医院抢救。儿子住院期间,张安生白天跑车,晚间又赶去医院看儿子。没日没夜的奔波,疲劳过度的张安生终于出事了。

1977年1月5日,张安生跑完最后一趟车已是晚上9点多了。在开车赶往医院的途中,不幸将车翻进十几米深的山谷。李玉兰抱着丈夫的尸体哭得死去活来。丈夫的突然离去,将李玉兰的希望击个粉碎,这个孤儿寡母的家从此蒙上阴影。

李玉兰含悲料理完丈夫的丧事后,一连几天不吃不喝,不是神情发呆,就是楼着儿子伤心落泪。好心的邻居怕李玉兰养不活这个体弱多病的小不点儿,便劝她将孩子送给合适的人家抚养。李玉兰摇摇头,说为了死去的丈夫,哪怕吃糠咽菜,也要把儿子拉扯成人。

长安长到8个月时,背上突然长了几个又肿又亮的红包。李玉兰抱着儿子跑遍了小镇和县城的医院。夜里,长安因背部疼痛,哭闹着不肯睡觉,李玉兰就将他楼在怀里在屋里来回蹁踱。有时,儿子哭闹得厉害,怕影响邻居休息,她就搂着儿子到门外的马路上游来转去。半个月下来,李玉兰身心交瘁,疲惫不堪。邻居见李玉兰的日子太艰难,就隔三岔五结她搭个帮手,厂里也把她换去看库房,使她有更多的时间照看孩子。

儿子满两周岁不久,正在上班的李玉兰接到托儿所阿姨的电话,说长安高烧得厉害。李玉兰忙将儿子抱到厂卫生所打了一支退烧针。到下午3点,又让大夫打了一针。每打一针,长安都拼命哭喊,急得李玉兰搂着儿子泪水长流。长安的高烧转成了肺炎,被送进镇卫生院住院。半个月后,长安的病好转了,但李玉兰突然发现儿子的双耳已不管用,任凭她怎样呼叫,儿子全无反应。医生告诉李玉兰,孩子有可能失去听力。李玉兰一下子蒙了,搂着儿子久久回不过神来。

从医院回来,李玉兰六神无主,黯然泪下。每当她看到儿子张着小手向她要吃要喝时,她更是心如刀扎。多少个夜晚,她面对苍天深深长叹:“谁能救救我苦命的儿子啊!”可苍天不应,李玉兰开始把儿子的命运攥在自己手里,走上了一条与命运抗争的艰难之路。

她一把将儿子抱住,泣不成声:“安儿,我可怜的孩子,你听见妈妈的声音了吗?”

李玉兰跑遍了当地所有医院。

对当地医院失去希望的李玉兰,一手抱着儿子,一手提着干粮,上西安、下河南、去武汉,深一脚浅一脚地四处奔波求医,饿了啃一口干粮,渴了喝一口凉水。在无数个风霜雨雪中,她脸上流下的已分不清是汗水、雨水还是泪水。

然而,李玉兰的虔诚盼来的仍然是失望和痛苦。

就在李玉兰感到绝望时,朋友说广州有家医院可以治她儿子的病。李玉兰

四处求人借钱,同时变卖了家里所有值钱的东西,背着儿子又一双踏上了南下的列车。

几经周折,李玉兰找到了广州中山医院。老教授仔细检查了孩子的耳朵后,有些犹豫地说:“孩子还小,扎这样的针怕经受不住。”李玉兰抚摸着长安的头无可奈何地说:“为了治好他的病,也只有委屈孩子了,您就用针吧!”当针扎进长安的耳边时,孩子“啊”地一声惨叫,痛得昏死过去。李玉兰吓得脸无血色,扑通一声跪在大夫面前,乞求大夫救救孩子。大夫一把将她扶起,安慰她说:“放心,孩子不会有事的,过一会儿就苏醒了。”20多分钟后,当长安“哇”地一声哭出声时,李玉兰扑过去搂着儿子放声痛哭。以后每次带儿子针灸时,长安都死死抱着她的腿不肯进医院。听着儿子声嘶力竭的哭叫,李玉兰心疼得不忍睁眼看儿子。正值盛夏的广州,气温高达39度,李玉兰一面用毛巾不停地给儿子擦汗,一面轻轻抚摸儿子的身体,以减轻因电针引起的痛苦。几次针灸下来,看着母亲湿透的衣衫和慈祥的目光,长安似乎明白了母亲的一片苦心,渐渐地也就不哭不喊了。每次扎完针后,李玉兰又是给儿子按摩又是给儿子买好吃好喝的,直到儿子吃饱睡去后,李玉兰才用开水干馍充饥。

在李玉兰第3次带儿子针灸后,奇迹出现了,张长安有了微弱的听力。李玉兰一把将儿子抱住,泣不成声:“安儿,我可怜的孩子,你听见妈妈的声音了吗?”母子二人相拥哭成一团,在场的医务人员也感动得热泪盈眶。

李玉兰是个性格倔强的女人,尽管为儿子治病已拖欠了上万元的债,但她坚信世上设有过不去的河,她下决心要让儿子恢复一个正常人的生活。她一面坚持治病,一面在朋友的资助下买了编织机,起早贪黑帮人织毛衣,拼死拼活地挣钱。几年里,她没吃过一顿舒心饭,没穿过一件像样的新衣。一天,李玉兰因加班过于劳累,竟晕倒在编织机上,头上碰了个大口子,缝了3针才止住血。兴许是李玉兰这颗仁爱之心感动了上苍,长安的听力竟日渐好转,李玉兰激动得几夜不能入睡。

长安长到7岁时,在同事的帮助下,李玉兰与本厂职工张伟军结婚。张伟军忠厚老实,对长安视如亲子,十分关心体贴。李玉兰的生活有了帮手,肩上的担子也减轻了一半,一家人过得平静顺畅。

就在李玉兰感到苦尽甘来时,一场新的灾难又悄悄向她的儿子袭来。

“请你们把我的肾摘一只给我儿子。”在这不容置疑的话语里,大夫看到了她的一片苦心。

长安从小因治耳病落下了一紧张就尿裤子的毛病。在上初中二年级时,他逐渐感觉尿少,也不再因紧张而尿裤子了。长安暗自庆幸,但他哪知这是病魔在作怪。

临近毕业考试,长安投入紧张的复习。一天上晚自习,他突然感觉尿憋得慌,赶忙跑进厕所,可在尿池边站了足足10分钟,满脸憋得通红,就是尿不出来,急得他直想掉泪。为了不影响升学考试,更怕给母亲增加负担,他将病情瞒了下来。暑期,李玉兰发现儿子脸色不对,精神不振,关切地问他哪不舒服。面对母亲慈祥的目光,长安吐露了实情。李玉兰夫妇当天就领长安去县医院检查。第二天下午,大夫一脸严肃地对李玉兰说:“你的孩子病情严重,得赶快上西安。”

几天后,一纸诊断书摆在李玉兰面前:“肾功能衰竭,须做肾移植手术。”医生告诉李玉兰:“要换肾,医药费至少花10万元,还要等有肾才能换。”

李玉兰闻言如五雷轰顶,一下瘫软在椅子上。

看到母亲和养父因过分操劳而苍老的面庞和枯瘦如柴的身子,长安轻声向母亲哀求道:“妈,我不想换肾了,我想回家。”李玉兰咬咬牙说:“儿啊,妈妈就是砸锅卖铁,也要让你闯过这一关。”长安

一头扎进母亲怀里失声痛哭。

长安知道妈妈说要办的事,就一定能办到。他萌生了一个可怕的念头。趁母亲回家筹措手术费,他含泪给父母写了封信:亲爱的妈妈:

自从儿子降生的那天起,灾难就一直伴随着我。为了儿子的生命,您老人家失去了一切,从没有过一天安心日子。您含辛茹苦养育儿子17年,本该好好报答您老人家的养育之恩,可病魔无情。每当看到您老人家一天天佝偻的身子,儿就不忍心。我知道,您又回家借钱了。可您借人家那么多钱,将来的日子还怎么过?与其让全家人跟着我受这样的罪,倒不如儿一人承受的好。原谅儿子不能报答您老人家的养育之恩了。别了,我亲爱的妈妈。

永远爱您的儿子:长安

张长安悄悄将信压在枕下,偷偷吞下了他事先准备好的一包安眠药。幸亏被查房的大夫及时发现,连夜进行抢救。

第二天,张长安睁开眼,看到母亲惶惶不安地站在他面前,他羞愧难当,扑进母亲怀里泣不成声:“妈,儿对不起您老人家!”李玉兰抱着儿子的头,浑自颤抖:“你真糊涂,咋能干这样的傻事?记住,千万不要叫娘失望啊!”长安望着母亲眼里闪动的泪花,痛苦地点了点头。

长安的病情开始恶化,可迟迟等不到换肾的机会。这时,对肾病和肾移植有些了解的李玉三,突然找到科主任说:“请你们把我的肾摘一只给我儿子。”从李玉兰不容置疑的话里,大夫看到了她的一片苦心。

接下来的体检、化验、配型等一系列准备工作,都是在长安不知道的情况下有条不紊地进行的。

1993年7月19日,长安换肾手术的前两天。值班护士把李玉兰叫出病房。过了一会儿,值班护士给长安打了一针。注射完后,长安全身涌起一股热流,感觉很舒畅。他哪里知道,母亲为了延长移植到他身上的肾的存活时间,连胃髓都抽给了他。

7月21日上午8点30分,李玉兰的“右肾切除术”开始。

9点40分,张长安开始做“异体活体肾移植手术”。

下午6点20分,李玉兰微微睁开双眼,大夫关切地问:“还疼吗?”李玉兰轻轻摇头:“只要能救活儿子的命,再疼我也能挺得住。”

张长安躺在病床上,心里一片茫然。在手术后第6天,一直不见母亲身影的张长安,终于明白了一切。17年的养育之恩尚未报答,如今,母亲又给了他第二次生命。如果他事先知道是母亲为儿子移植肾,他宁死也不会换。

她伸出枯瘦的手为儿子擦去眼角的泪水:“记住,好好做人,用功读书,按时吃药,不要让我们失望。”

李玉兰为儿子移植肾的消息传出后,引起社会各界的极大关注。李玉兰所在工厂及张长安所在学校,市县团委、妇联、总工会都热情地向他们母子伸出了援助之手,医院也减去了部分治疗费。面对社会各界的关怀,李玉兰不知说什么好。

张长安病愈出院后,经过近3年的调养,身体日渐好起来。经学校特许,张长安又踏进了校门。他下决心要好好学习,以报答母亲的如山重恩和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

1996年8月底,张长安终于收到了汉中某专业学校的录取通知书。手捧这薄薄的通知书,张长安觉得好沉好沉。如果不是母亲历经磨难,一次次将他从死亡线上抢回来,他哪会有今天!李玉兰得知儿子考上大学,激动得热泪长流。

然而,喜悦仅是一瞬间的事,忧愁却像阴影一样笼罩着张长安的心。一个月前,李玉兰因积劳成疾患肺病倒下了。为给张长安治病拖欠的债还没还清,如今母亲又急着用钱,哪有钱来给长安交2000多元的学杂费!张长安把录取通知书藏进了箱底,悄悄擦干脸上的泪痕,赶去医院端水给母亲洗身子。看着母亲瘦得皮包骨头的身子,他忍不任一阵酸楚,泪水滴在母亲佝偻的背上……

李玉兰回头望着儿子,说:“儿啊!咱们是命苦,也受了不少罪,但以后的日子会慢慢好起来的。你要听医生的话,多注意保养,有病及时上医院。”

“妈,我不想上学了。”长安讷讷地说。

“安儿,娘知道你的心思。这么多年来,你受尽了折磨,总算挺过来了,没给你死去的爹丢脸。你要是不去上学,我就是死也难瞑目啊!”

在母亲面前,张长安所有的理由和申辩都显得苍白无力。他哽咽着,长跪在母亲面前。

几天后,养父终于给长安凑足了学费。张长安背上行囊,向母亲告别。李玉兰伸出枯瘦的手为儿子擦去眼角的泪水:“记住,好好做人,用功读书,按时吃药,不要让我们失望。”

张长安站起身,竭力忍住泪水,义无返顾地走了。谁知,儿子这一去,竟成了他与母亲的诀别。

到学校后,长安一封又一封地给母亲写信。李玉兰为了儿子能安心学习,一直对儿子隐瞒着病情。她回信给儿子:“我身体已复原,只望你早日学有所成。”长安不知道,母亲的病很快就转为肺癌,他走后不到半年,母亲就让病魔夺去了生命。

养父告诉长安:母亲在生命的最后一刻还呼唤着你的名字,巴望着见你一面。

巨大的悲痛袭上张长安心头,可痛哭悲伤不是母亲所愿看到的,她希望看到的是一个不屈不挠、能顶天立地的男儿。

张长安长跪在母亲的遗像前,深深地向母亲磕了个头,带着母亲的情和爱,踏上了新的旅程。

责任编辑:邱四维

猜你喜欢

玉兰大夫长安
大海里的“鱼大夫”
我们长安
水VS火
Analysis the Development of Digital Marketing and Social Media Marketing Strategy
进步太快
西游新记 2
邬大夫就诊记
间接性失忆
水与火
用拔河绳上好耐久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