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兴东:时代歌手
1997-08-20刘新平
刘新平
王兴东,电影编剧,先后创作过《蒋筑英》《孔繁森》《留村察看》等剧本,其中6部获中国电影政府奖,3部获“五个一工程奖”。在电影界,王兴东是获奖最多的年轻编剧。
最近,因一部《离开雷锋的日子》,王兴东再次成为公众关注的热点人物。
几年前,为了创作《蒋筑英》,王兴东曾用一年的时间,四处奔波,共采访了60多个人,仅整理出的采访笔记就逾数十万字。此次为创作《离开雷锋的日子》,他更是四赴剧中主人公乔安山生活的铁岭市,与乔安山一次次长谈,熟悉了他独特的人生经历,了解了他内在的思想和情感,挖掘出了许多个性化的人物语言——“别人不信我不能不信,别人不学我不能不学!”“我不救他,我就不是雷锋班出来的人!”——这些掷地有声的语言,如果没有深入的采访,是不可能出现在银幕上的。
此外,王兴东还走访了雷锋生前战友庞春学、于泉阳等人,正是从这些雷锋精神的传播者身上,王兴东最终找到了剧本创作的原动力。“弘扬时代主旋律的作品,不是在家里臆想出来或瞎侃出来的,而是现实生活中可歌可泣的人物形象在作家头脑中反映的产物,是这些人物折射的时代精神在作家心灵中的拷贝。”王兴东说。
做一名时代的歌手——这是王兴东给自己的定位;深入生活——这是王兴东为自己选择的一条创作之路。这种定位和选择,使王兴东在中国电影长廊中塑造出一个又一个感人肺腑、有着独特经历和鲜明个性的人物。
我们欣喜地看到,王兴东的定位和选择,正成为越来越多的作家、艺术家们的自觉意识。“心连心艺术团”的巡回演出,“京九文化列车”的火爆华夏,都向我们传达着这样一个信息:我们的艺术家正更加贴近着人民。在人民的心里,他们将步入辉煌,走向永恒!
当然,文艺界利欲熏心,视人民为阿斗、肆意愚弄的人物也有。这样的人,永远不会登上艺术的圣殿。他们不可能有希望,他们没有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