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姹紫嫣红满洛城

1997-03-31张演生

知识窗 1997年11期
关键词:牡丹园牡丹花洛阳

张演生

每年4月15日,是洛阳牡丹花会开幕的日子。

灯海,人潮,绿草坪。在王城公园、西苑公园、牡丹公园、国色牡丹园等赏花景点,480个品种、200余万株牡丹次第绽放,展示了姚黄威仪、魏紫风情,真是姹紫嫣红满洛城。

不是身临其境,的确难以理喻古人“绝代仅西子,众芳惟牡丹”诗句的内蕴。展现在我们眼前的洛阳牡丹,叶如翠玉,艳丽多姿。单是她的颜色,便有白、黄、粉红、紫、蓝、绿、双色相杂诸色;花型则有单瓣型、绣球型、菊花型、荷花型、金环型等。再看那姚黄、魏紫、二乔、藕丝葵、大棕紫、黑牡丹、绿牡丹、荷包牡丹这些珍品,或如彩霞凤冠、红艳袅烟;或似裁云缀霜、素华映月,令人望而生情,陶醉不已。无怪乎诗人刘禹锡为牡丹挥毫称绝:“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了。

通常有人把洛阳牡丹花会之始,追溯到武则天在长安游后苑时,看到百花俱开,惟独牡丹不放,遂怒而把牡丹贬到洛阳。其实此说不确。首先在洛阳栽培和观赏牡丹的是隋炀帝。

当年,隋炀帝有次到洛阳巡视,当他登上北邙山,南望龙门时,不禁长叹道:“古人为何不在此建都啊?”大臣苏威当即“擦鞋”(拍马屁)说:“那是古人专门留下来给陛下您建都的。”说得炀帝心花怒放,遂决意迁都洛阳。在修建洛阳新都时,炀帝同时也在西苑建造牡丹园。此后,他恣意淫乐,终日在西苑盛开的牡丹园里。和三五十个宫女,设宴饮酒,奏乐歌舞,通宵达旦,还常把自己宠爱的宫女比作牡丹花。皇亲国戚和官宦人家,于是群起效法,使栽种培育牡丹之风在洛阳盛行,并渐渐传入民间。人们三五成群,互相观赏,互为设宴。如相约到某家赏牡丹集会,便称其为“赴花会”,这便是牡丹花会之始。

从唐代到宋代,洛阳观赏牡丹风气极盛。每至花期,赏花之人络绎不绝而来,而且设帐搭棚,携樽带盒,品竹弹弦,热闹异常。外郡之人,也都慕洛阳牡丹之名,前来游赏。“花开花落二十日,一城之人皆若狂”,就是形容当时人们争先恐后地观看牡丹的热闹情景。时人甚至以不玩赏牡丹为耻,并把这种人视同“弱智”。

自宋代靖康之乱后直至民国初期,洛阳饱经战乱,兼之政治地位不断下降,导致牡丹少为人知。1953年,国家确定洛阳为重点建设城市之后,洛阳牡丹得到迅猛的发展。1982年,洛阳市人大常委会通过决议,定牡丹为洛阳“市花”,并把每年牡丹盛开的4月15日至25日,确定为“洛阳牡丹花会”日期。至此,种牡丹热在洛阳迅速掀起。

作为富裕、繁荣、幸福、美好象征的牡丹花,在洛阳人的眼里不只是有姿有态的自然花朵,而是有情有韵的人文景观,当四月的彩笔绘出洛阳春日的繁华,当满城姚黄魏紫灿烂了古都迷人的花季,爱花的洛阳人倾城相庆。“以花为媒,广交朋友”。勤劳智慧的洛阳人。把牡丹视作是最为卓越的公关小姐,引来各路名流,让洛阳人博取广采;牡丹还是洛阳人招引各路财神的摇钱树,只需看看满街飘扬的洽谈会、订货会、展销会广告带,就够令你赞叹不已了;牡丹又是洛阳人的“名誉市长”,在她的感召和“领导”下。洛阳变得天高地阔,洛阳人变得更加文明有礼,热情好客,更加心高志远,雄心勃勃。

花事败,洛阳衰;花事盛,洛阳兴。国色天香的牡丹花,已成为洛阳人民开放的徽章和精神的图腾,是洛阳人民周游世界的护照。

牡丹是洛阳的骄傲!

(责任编辑/丰霖)

猜你喜欢

牡丹园牡丹花洛阳
春日踏青喽
《洛阳十三朝之唐朝·洛阳十三朝之后晋·洛阳十三朝之三国》
河北省保定市:太行深处秀美花田
呵,洛阳铲
蓟州牡丹园
牡丹花的启示
中国国花园园林植物配置调查研究
古今经纬上的洛阳(下)
牡丹花的启示
硬脖子的洛阳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