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第一个跨出国门的官员——斌椿

1997-03-31马淑红

知识窗 1997年9期
关键词:游历荷兰火车

马淑红

1840年鸦片战争前,中国是一个闭关自守的封建国家,长期封闭的社会使人们无法认识外部世界,如同“井底之蛙”看不到广阔的天空。士大夫讳谈外国,固步自封,就连头脑清醒的林则徐、魏源等人,开始也曾以为英国兵“足不能屈伸,长棍一挥即倒”。徒然成了外人的笑料。1840年和1860年的两次战争,使更多的人睁开了眼睛,清政府的一部分人也感到有接触和了解西方文化的必要。于是,官方派员考察成为近代中国和西方交流上的一个特点。第一个获此殊荣赴“泰西”游历的就是斌椿。

斌椿,曾任山西襄陵县知县,是内务府正白旗汉军善禄管领下人。1864年应赫德延之请,到“总税务司”办理文案。他从小读儒经,应科举,喜作诗文,曾“诵读忘寒暑”,是一个传统的读书人,但他的经历和思想却有其独特之处。他曾到外地做官,足迹遍及九州大半。对于远游,他曾有诗云:“久有浮海心,拘墟苦无自;每于海客来,纵谈羡无已,……采风至列邦,见闻广图史。”这种思想在当时中国的封建社会中绝非一般读书人所能有的,正因为如此,当总理衙门准备派人赴欧游历时,大小官员“总苦眩晕,无敢应者。”只有63岁的斌椿“慨然愿往”,尽管周围劝阻的人很多,但他却毫无畏惧,坚定地说:“天公欲试书生胆,万里长波作坑坎。”虽然谈不上有认识新世界和接受新文化的自觉性,但他这份敢作敢为精神,就很可贵了。

1866年正月21日,斌椿正式被派遣出国,他3月18日到达法国马赛。在欧洲游历的时间不到四个月,却历经法、英、荷等11个国家。此行虽称不上硕果累累,却也并非两手空空而归。最宝贵的是他留下了近代中国知识分子最早亲历欧洲的记述——《乘槎笔记》,而且当时一部分士大夫的传统观点在其记述中也有所体现。

斌椿的游历使他大开跟界,不仅印证了“地形如球,自转不息”这一点,而且,也增进了知识。他看到了伦敦的屋宇器具,体验了瑞士的土俗民风……他说:“非亲到不知有此胜境”。这正应了中国这句古话,叫作“百闻不如一见”,确实如此。就拿中国对荷兰的了解来说吧,虽然从明朝起就听说有个荷兰,但当时对荷兰的了解却相距太远了。到斌椿访问荷兰时才算对荷兰有真正了解。斌椿在《乘槎笔记》中记载:

“荷兰纵六百五十里,横三百五十里,西北滨大西洋海,夷坦无山,港道纷歧,民受水害,因习水利,善筑堤,又善操舟行运,南洋各岛国,皆建立埔(埠)头。……”

笔墨不多,却勾勒出了上世纪中叶荷兰的简单轮廓。而《明史·和兰传》中却说:

“和兰又名红毛番,地近佛郎机,永乐、宣德时,郑和七下西洋,历诸番数十国,无所谓和兰者。其人深目长鼻,发、眉皆赤,足长尺二寸。……其所役使名乌鬼,入水不沉,走海面若平地。”

现在看来,这不外是哈哈镜中的形象,令人啼笑皆非,斌椿为越来越多的人直接接触和了解外部世界,由无知到有知,由封闭到开放开了先河。

斌椿此行,不仅领略了当时西方的“胜境”,也看到了近代欧洲的先进技术。同治五年(公元1866年)3月18日初抵马赛,他就做了关于火轮升降机、煤气灯等有关机器的记载,其中对儿童自行车的描写最有趣味。他说:

“肆售各物率奇创,有木马,形长三尺许,两耳有转轴,人跨马,手转其耳,机关自动,即驰行不已。殆木牛流马之遗意欤?”

三天后到了巴黎,他对自行车又做了一番描述。虽然幼稚朴拙,但他以自己的眼光和口吻,来介绍蒸汽时代的新产品,在近代文化史研究上自有其价值,也足以令统治阶级深思自省。

在欧洲,斌椿曾多次乘坐火车游历,故对火车也做了具体的介绍。他描写火车行驶时的情况,以朴实的语言。真实的感觉,描绘出一种新奇感。且充分肯定了火车对便利交通上的作用。这对当时国内“一闻修造铁路、电报”就“痛心疾首”的高官们是一个多大的启示呀!

大数学家李善兰曾慨叹:在“中外限隔、例禁綦严”的社会里,“苟无使命,虽怀壮志,徒劳梦想耳!”如果他能够得到同斌椿一样的机会,那么他对文化的贡献必然远不止于此。

(责任编辑/韩春萌)

猜你喜欢

游历荷兰火车
凡·高
斑斓纵横
火车
登上火车看书去
博物馆之探案游历
“荷兰威尼斯”羊角村:这里岁月静好
游历阳光西班牙
梦游
枷锁 ——阿伦德(荷兰)▲
越来越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