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社会交往的需要与特点
1997-02-05龚建龙王琳琳
龚建龙 王琳琳
交往是人类社会的一种基本的社会活动。通过社会交往,树立正确的交往观念,把握健康的交往内容,培养高尚的交往道德,选择有益的交往途径,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这对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和未来事业的成功都具有重要意义。
一、大学生对社会交往的需要
1.交往是大学生人生发展的需要。人的交往是协调人与人之间心理接触和行为一致的“调度室”,它促成人们相互结合,形成相互关系的准则,加强感情的联系,有利于人的生存和发展;交往也是保证社会安定团结的“镇静剂”和“粘合剂”,以保证整个社会机器的正常运转;一个团结、融洽、充满温暖和友谊的交往群体,能使人得到一种安全感、满足感、幸福感和责任感。大学生与交往对象相互关心、相互帮助、相互尊重,自己的聪明才智和主观能动性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这是他们人生发展和实现人生目标的重要保证。
2.交往是大学生自我完善、逐步实现社会化的需要。人的个体社会化,是指个人向社会、向他人学习,取得社会生活的资格,由自然人变为社会人的过程,它包括传授生活技能、教导社会规范、指点生活目标、塑造文化心态、培养社会角色等。交往是大学生自我完善的基本条件,是实现社会化的必经之路。我们只有在与他人、与社会的交往中才能完成社会化过程。从学习基本的生活技能,到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学会待人接物,培养高尚的道德品质,逐渐成熟,最终才具备了社会成员的资格。
3.交往是大学生实现人生价值的需要。实现人生价值的途径是多方面的,交往是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人们的高尚情操只有通过交往才能影响他人和社会;人们的智慧与才华只有通过交往才能发挥,推动社会进步,转化为人生价值。社会交往不仅是人生价值实现的桥梁,而且是人生奉献的媒介。只有善于交往的人,才能充分利用客观条件,主动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为人类造福。古今中外,凡是伟人,大多数是善于交往的。当代大学生学会与人合作,与人共事,是发展自身、实现人生价值的重要课题。
4.交往是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需要。交往和人的心理健康有着密切的关系。在与别人交往过程中,相互倾诉各自的喜怒哀乐,进行感情交流,能够获得心理上的满足,增进彼此之间的亲密感,使心理、生理系统保持应有的平衡。大学生渴望通过交往,满足生理、心理上的需要,培养良好的情绪、开朗的性格和乐观的生活态度,促进自己的身心健康。
5.交往是大学生学业与事业成功的需要。在社会交往中,人们彼此交流信息、知识、学问、经验、思想和情感等等,这对求知若渴的大学生来说实在是太重要了。在当今信息社会中,广泛的交往能够以较快的速度和频率捕捉新思想、新动态、新信息,从而在高层次上充实和提高自己,这是大学生学业和未来事业成功的迫切需要和重要条件。
二、大学生社会交往的特点
大学生的社会交往一般说来有如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1.注重横向发展,“同龄合群”性增强。大学生正处于生理与心理成熟与发展的重要阶段。随着自我意识的加强和寻求共性需要的增长,在社交中除了与家长、老师以及领导之间的交往关系外,还注重在社会生活中寻求志同道合的伙伴。这种横向交往对日常的生活、工作、学习以及娱乐等方面的影响越来越大。由于趋于与同龄人交往,其交往对象也就年轻化,与同龄伙伴之间的友谊在交往活动占有越来越重要的位置。
2.交往范围广,开放性增强。大学生正处在一生中重要的成长发展时期,面临一系列人生问题,需要向学校和社会寻求答案和满足。他们面对生活,面对社会,结交广泛,逐步形成具有开放性特点的交际网,扩大了社会接触面。交往范围的扩大,为他们吸收社会信息、拓宽视野、丰富知识以及积累社会经验都创造了有利条件。
3.形式多样,选择性增强。大学生的社会交往,既有相互之间的个别恳谈,更有集体组织的联谊活动。诸如聚会、研讨会、联谊会、舞会、郊游、社会实践和其他文体活动等。在这些社交活动中,大学生交往的依附心理逐渐减弱,自主意识增强,能够充分发挥主动性,向往互尊、互助的平等式的交往,交朋结友中的选择性也都明显地增强。
4.内容丰富,高层次的需要增强。大学生社交的内容,既有对党的事业的兴旺、祖国的强大、民族的昌盛和人民的富裕幸福的深切关注,也有政治、经济、文化、社会风气等各个领域的信息交流,又有人生理想、学业优劣、事业成就和友谊爱情等方面的体验感受与憧憬,甚至个人的衣、食、住、行和家庭琐事也尽在其中。他们渴望通过交往得到更多的精神上的满足和补充,在交往中进一步充实自己、提高自己。
5.目的性明显,效益感增强。大学生在交往中,希望通过某些交际,能够使自己有一定的收效,或在精神方面,或在友谊方面,或在物质方面。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在交往活动中常常以交往结果和效益来决定对具体的交往方式和内容的取舍,而不愿意将自己的宝贵时间耗费在毫无意义的聊天和纯粹的消遣和娱乐上。
6.感情成分重,自发性强。促进大学生交往活动的因素,主要是相互共同的兴趣、爱好、利益、需求以及相互的人际吸引等。在社交活动中有较多的感情输入和输出,彼此非常珍重和爱惜友谊和友情,往往把感情是否合得来作为交往的重要前提,注重交往朋友在学习生活、社会生活中的互尊、互爱、互助、互利、互辅等。
大学生社交活动对促进他们的健康成长有积极意义,但是,由于大学生成长过程中的不成熟性和社会消极影响,又有其不可忽视的消极因素。因此学校和社会要加强对大学生社会交往的正确引导,提供良好的交往环境和交往条件。
作者单位:南京理工大学(南京210094)
责任编辑:袁海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