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彩绘音乐
1996-08-28钱俊
不同的艺术门类之间,有着相通之处,这是古今中外的艺术史都证明了的。我们常听说搞音乐的人能从绘画中得到启发,也听说许多画家在作画时喜欢打开录音机,边听音乐边画。但是,你有没有听说过,现在有一位“通感画家”,他作画的方式是,在大型交响乐演出时,一边听着音乐一边在画布上涂抹,在乐曲的最后一个音符落下时完成他的巨幅画作的最后一笔。他就是法国人吉拉尔德。
年逾花甲的吉拉尔德,足迹遍布世界五大洲。他的具有热烈色彩和大力度线条的音乐绘画已成为世界级的美术珍品。他的画展一个接一个在欧洲和美洲举办。法国蓬皮杜艺术中心、美国林肯艺术中心、蒙特卡罗艺术宫等许多著名艺术馆都收藏有他的作品。吉拉尔德每次公开的音乐会作画都被认为是庆典,很多国家的国王、总统都会出席。
1978年,吉拉尔德在巴黎举行了一次题为“一首能看到的乐曲”的绘画音乐会,这是他的通感绘画的第一次成功。1994年12月14日,在里斯本音乐会上,随着“京都交响乐团”奏起的莫扎特《费加罗的婚礼》,吉拉尔德于8米长2米宽的画布上,用斑斓的色彩绘出一幅壮丽异常的大自然风景画。在音乐会一个小时的时间里,他先用淡蓝色和白色在画布上绘出广阔的天空,浩瀚的大海,然后在天空和大海之间绘出五彩缤纷的陆地景观。观众们深为这位艺术家对音乐的感悟、理解和在画布上诠释音乐的能力所倾倒。
吉拉尔德很久以来对中国一往情深,一直渴望能在中国进行一次令世人瞩目的艺术创作。他的这个梦想在赛特文化发展公司和丰联广场大厦有限公司的帮助下即将成真。吉拉尔德决定以古老的黄河作为他在中国进行艺术创作的源泉。他认为,时而缓流、时而激荡、九曲迂回但最终以磅礴力量奔涌大海的黄河,代表了中国的精神。吉拉尔德独自一人静听了上百遍的《黄河大合唱》,翻阅了大量的关于黄河的历史传奇。这一切,都是为了在9月8日那一天,在北京保利大厦《黄河大合唱》将近50分钟的演出中,绘制一幅长80米、宽2米、他生平最大的油画。他视这幅作品为他留在中国大地上的永久足迹。
(钱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