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跨越时空的商界牌坊

1996-08-28骆爽

中国青年 1996年8期
关键词:胡雪岩钱庄

骆爽

A:一半是人才,一半是人渣

○三百纹银铺开“前程”

○“亏本”也要做生意

○高帽不离手,马屁不离口

○花花轿子人抬人

胡雪岩,这个清未暴发的红顶商人,正日渐成为我们时代一些商家的偶像与牌坊,“经商要学胡雪岩”一句流行语,活脱脱地勾画出商界急于脱贫致富、不择手段的嘴脸。

我们今天之所以能这样熟谙胡雪岩,要归功于台湾作家高阳先生的生花妙笔。他的《胡雪岩全传》向我们展示了东方专制主义下官商勾结、暴起暴富的风俗画卷。经由高阳先生之手,将胡雪岩的精明手段、工于心计、巧于钻营生涯再现出来,虽然与历史真实差距如何不得而知,但胡雪岩由一钱庄学徒、市井布衣而跻身于江浙大贾、红顶商人的暴发经历,不能不让“做官发财”哲学门徒、凡夫俗子们悸然心动。

我读胡雪岩,怜其才,惊其识,鄙其行,恶其志。我以为,对胡雪岩及其现象乍道德上的批判是最容易,最讨巧,却是最没有意义的。对胡雪岩现象必须作历史的、理性的批判,方能正视胡雪岩悲剧根源究竟何在,全面、公正地评价高阳先生笔下的胡雪岩其人,以及“经商要学胡雪岩”之谚后面隐藏的世纪末禅机!

胡雪岩是旷世之才,商界枭雄,其纵横捭阖的手段,慧眼识才的能力,不计小怨的宽阔胸怀,足见此人智商(IQ)和情商(EQ)均是处于高位,如果胡雪岩是处在开放社会,公平竞争的法规健全,个人权利受到保障,则胡雪岩也必将出人头地,飞黄腾达。

胡雪岩的才,首先体现在他识人和用人两方面。他知道人才的宝贵意义远胜于区区金银财物。从他出手三百两纹银接济穷途潦倒的王有龄时开始,为自己铺开了锦绣前程。他求贤若渴,唯才是交,用人所长。比方说,他在筹办自己的阜康钱庄时,不惜重金聘请大源钱庄的人才刘庆生。刘庆生,区区伙计也,大源每个月才给四两银子的月薪,可胡雪岩一旦考察确定刘庆生是钱庄出色人才时,就拿出二百两银子做年薪,提拔刘为阜康钱庄的“档手”(钱庄主管),其“不拘一格降人才”的魄力,挖角聘人的手段,恐怕是现代公司也应借鉴的。另一件小事,也能说明胡雪岩知人善用。杭州城为太平军破,清军旋即攻复,饿殍遍野,乱世之中,居然有更夫自觉恪尽职守,胡雪岩要用此更夫,人问他,一个六十岁的老头能做甚?胡雪岩答:像这样忠于职守的人最适合于看库房,守仓库。

胡雪岩的胆识,更是超越常人。他在东方专制主义官僚体系庇护下经商致富,常常要借助官方的力量。“生意越是难做,越是机会。”这是他用险出奇的生意经。他的魄力胆识均不落平庸;当大家都认为官票(清政府发行的一种有价证券)一定不值钱时,胡雪岩却认为:这话武断了些。“信用要靠大家维持。如果官票不是滥发、章程又完善,市面使用,并无不便,加上钱庄、票号支持,官票应可有稳定价值。否则,流弊不堪设想。”他要刘庆生研究官票信用不佳时,可能发生的毛病,如何避免,如何利用毛病来赚钱。胡雪岩的经商辩证法和大局观是令人惊叹的。“世上凡事有两面,这一面占了便宜,那一面就吃亏。做生意,买卖双方,一进一出,天生是敌对的,有时买进占便宜,有时卖出占便宜,会做生意的人,就是要两面占便宜。……顶要紧的是眼光,生意做得越大,眼光越要放远。……只要能帮官军打胜仗的生意,哪怕亏本也做。你要晓得这不是亏本,是放资本下去,只要官军打了胜仗,时世一太平,什么生意不好做?到时候,你是出过力的,公家自会报答你,做生意处处方便。……这还有个不发达的?”

然而以上仅是胡雪岩的“精明面”,胡雪岩的阴暗面则与官僚专制体系互为因果,发扬得淋漓尽致。胡雪岩处世极为圆滑,高帽不离手,随时奉送;马屁不离口,随时拍上。揣摸人性弱点,投人所好,以金牛开路,银子作先锋,打通官府,然后用“公款”作资本,开钱庄,为自己致富。在这一过程中,胡雪岩的奸滑商人言行,又那么让人恶心。

B:经商不学胡雪岩?

○“皮条客”以色邀“友”

○“土鳖”的妻妾成群理想

○公款之妙:挪用与嫖娼

○批判胡雪岩从何下手

自王有龄官场发迹后,胡雪岩即大树底下好乘凉,为王有龄行贿铺路出谋

划策。一次漕运公务,即送二万两银子给浙江巡抚黄宗汉,藩司麟桂五千两,粮道三千两。清末官场,已是无官不贪的格局,“大官大贪,小官小贪”,粮道贪婪已至变态,此公每天临睡前,以数金叶子为快,否则忽忽如有所失,一夜不能安枕。身为一省“父母官”的黄宗汉更是暗示索贿一万两。在这样的专制体制下,“天大的事,地大的银子”“火到猪头烂,银到事好办”成为人们的必修功课。

胡雪岩开钱庄,打点官僚们的太太、小姐、少爷更有绝的,每人送上纹银二十两的存折,一来铺垫关系,二来吸引官资……总之,诸如此类手段,可见胡雪岩熟知“权钱合一、攻无不克”的妙法。

胡雪岩为了收买人心,不仅公款请人赌博、嫖娼,而且不惜重金赎妓,转手奉送高官……他常不惜充当于类似“皮条客”和媒婆的角色,如为王有龄置畹香姑娘于上海,为嵇鹤龄娶瑞香,功夫下在以色邀友上,手段趋于下三滥……他的智商和情商不能去发展产品,多半消磨在这些歪招上。在这么一个特定的环境中,当然是能转眼暴富的。

表面看来,胡雪岩活得潇洒,其实他活得很累。一句马屁措辞,他都得琢磨半天。而送礼艺术更是耗其心智。

胡雪岩的志向就是发财,发财之后置几亩田产,几房妻妾,肉欲人生,整个一“土鳖”“土财主”“暴发户”的理想,与人类进步无干,和行尸走肉无异。此又为志士仁人所不齿。

——那么,究竟是晚清的那个时代造就了胡雪岩,还是胡雪岩等造就了那个时代?

胡雪岩生活的时代,距英、美确立民主宪政体系已近百年。这百年来,英、美在政治上秉承洛克、孟德斯鸠的分权、制衡原则,在经济上推奉亚当·斯密的自由市场原则。在这一套民主、宪政、市场原则下,国家不仅不干预经济,反而保护商人,鼓励合法致富。胡雪岩在19世纪即有体会:“洋人做生意,官商一体,他们的官是保护商人的,有困难,官出来挡,有麻烦,官出来料理。他们的商人见了官,有什么话也可以实说。我们的情形就不同了,官不恤商艰,商人也从不敢期望官会替我们出面论斤争两。”

东方专制主义下的“官”,不仅不恤商艰,而且坚信“你就是个臭虫,也得挤出血来。”他上任时既非走正道,而又无舆论制衡和民意监督,他当然可以索贿受贿,肆无忌惮。在东方停滞、古老的时空下,有税款而无纳税人,有交捐税的臣民而无有票选权利的公民,所以公款之妙,就在于他可以挪用、挥霍、赌博、嫖娼嘛1黄宗汉之流也可能开口闭口、道貌岸然的“为圣朝效力”之大言,转身就可能用公款去“打炮”嘛!反正臣民们是无法制衡、监督他们的。

专制必然导致腐败。像黄宗汉等督抚要员,(上推君主,下至府县吏员)无不是集所有权力于一身。他们既是行政长官,还是财政长官、司法长官,单从道德上去呼唤他们廉洁,无异于缘木求鱼,而且在这权力绝对私有制的世袭王朝里,无官不贪更是无法避免。

胡雪岩就是这样的大环境下的怪胎。他的银弹虽然击倒了不少吏员,加速了一个专制政府的崩溃,但对于国家、人民而言,实在是双刃剑,因为他们耗尽了国家和纳税臣民的财富,中饱私囊以挥霍,从而使国家更加贫困化。从这个意义上而言,胡雪岩也是人渣。

站在世纪末,审视上世纪的红顶商人,我的结论是:由一个专制形态下的道德观、拜权主义的立场来批判胡雪岩的拜金主义和行贿,是无法完成使命的,只具喜剧和幽默效果。只有站在历史进步的角度,来抨击胡雪岩现象,才能正本清源。要知道,是黄宗汉代表的专制体系造就了胡雪岩,而非胡雪岩造就了前者。批胡雪岩现象而不批前者,则无异痴人说梦,至于由黄宗汉之流来批胡雪岩,则更是由娼妓来批卖笑的了。

胡雪岩本人,是一个悲剧时代的悲剧产儿。他身上的恶劣品质我们必须唾弃,但他的聪明才智(如用人爱才、讲信誉)则又值得我们反思。

从胡雪岩到清王朝,从清王朝到胡雪岩,在这“老大帝国,野蛮之乡”(清·茂苑惜秋生之语)里,居然绽放了这样奇艳的红罂粟,我只能说——

惜哉胡雪岩!哀哉老大帝国!

猜你喜欢

胡雪岩钱庄
空口无凭取巨款
积累信誉
山东“5·05”案开启地下钱庄行政查处工作新模式
公安部严打地下钱庄 涉案交易金额近2000亿元
胡雪岩的考题
赢的最高境界
胡雪岩潦倒时不抱怨
胡雪岩巧借巨款
赢的最高境界
胡雪岩与胡庆余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