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透过存折看中国

1996-08-28杨继绳

中国青年 1996年10期
关键词:国民收入储蓄存款

杨继绳

当今的中国,许多的家庭都有一个小小的存折。人们通常从这个存折中看家庭积累,盘算家计。如果我们眼光放开一点,我们从存折上还可以看到天下大事,可以盘算一下国计民生。

当今的居民储蓄相当于国家六年半的财政收入

到1996年6月底,全国城乡居民存款余额为35458亿元。

这个数字有多大?它相当于1995年国家财政收入的6.4倍;相当于国有工业企业固定资产净值的2.6倍;相当于1995年全国消费品零售总额的1.72倍!

我国居民储蓄的增长速度是惊人的。改革开始的1979年,全国居民存款余额不到300亿元。10年以后的1989年,就增长到5000亿元。当时人们觉得数字大得惊人,有人说它是“虎”(关在笼子里的),有人说它是洪水(关在水库里的)。谁也没有想到,在4年以后的1992年,就突破了1万亿元。接着,仅过两年,到1994年底,又突破了两万亿元。又过了一年,1995年年底,竟然接近3万亿元大关!

我国居民第一个1万亿元用了40多年;第二个1万亿元用了两年;第三个1万亿元用了一年,可见加速度之高。这样的加速度,连一些资深经济学家也目瞪口呆!

我们的经济数字中常有水分,居民储蓄也不例外。严格意义上的居民储蓄是居民的净收入扣除他的实际消费以后的结余。实际上有相当多的储蓄并非居民的消费结余。其中,一部分是公款私存;一部分是私营企业或国有企业承包人的经营性资金;一部分是商业承包后小商小贩的贷款。这几部分资金在整个储蓄中占多大比重呢?我曾请教过一位这方面的专家,他的回答是:约占20%。

就是扣除了这20%的水分,我国居民的储蓄也是巨大的。

庞大的数量、超高的速度,包含着多少社会奥秘?通过对它多角度的剖析,可以看到我国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

国民收入分配:天平向个人倾斜

居民储蓄快速增长,说明老百姓手中的钱越来越多了。老百姓的钱从哪里来?国民收入分配的结果。改革以来,国民收入分配的天平不断向个人倾斜。

在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中,1978年居民个人所得为1624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44.8%;1995年,居民个人所得为33889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58.7%。与1978年相比,1995年居民个人所得增长了19.9倍。国民收入再分配后,1978年居民个人所得为1795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49.6%;到1995年,分别变为37930亿元和65.7%,与1978年比,居民所得增长了20.1倍。

国民收入向个人倾斜,居民口袋里的钱比过去多了,这是储蓄逐年大幅度增加的原因。

改革前实行高积累、低消费政策,居民收入的比重太小了,把老百姓搞得太穷。改革初期国民收入向个人倾斜是合理的,带有补偿性质。改革进展了十几年之后,还大幅度地向个人倾斜,说明资金这个闸门还没有把好。现在,哪一个单位不千方百计地多发一点?国家只能控制工资,控制不了各种名目的发放。现在,工资只占收入的50%左右,有的比重更小。

对国民收入分配向个人倾斜的利与弊,学术有着不同看法。不过,有一点是可以一致的,即国民收入倾斜以后,居民并没有把这笔钱消费掉,其中的大部分还是通过银行这个中介,增加了国家的积累。

家家都是万元户

如果用全国人口数除以全国储蓄余额,会有这样一个结果:1996年6月底,全国人均储蓄2900多元。4口之家的储蓄就超过了1万元,家家都是万元户。如

果你对这个数字信以为真,那就大错特错了。多数家庭存款不到1万元,还有相当多的家庭没有存款。

这是因为,这35000多亿元存款分配很不平均。1996年第6期《求是》杂志公布了一个数字,占全国2%的高收入者的储蓄占储蓄总额的30%。

近年来,居民收入差距明显拉大。据国家统计局城调队调查,1985年,最高收入组与最低收入组的差距是2.9倍,1993年扩大到3.8倍,平均每年以34%的速度扩大。《求是》杂志还公布了一个数字:全国拥有100万元以上资产的人已经超过了100万人。另一极是,全国有7000万人的人均年收入不足300元,城镇有2000万人月收入不足200元。由于灰色收入的存在,人们对收入差距的感受比上述数字还要大。

储蓄的城乡分布也是很不均衡的。城镇人均储蓄存款相当于农户人均存款的10倍。在东部发达地区和西部欠发达地区,人均储蓄存款的差别也很大。从居民储蓄的分布,可以看到贫富差别、城乡差别、东西部差别还在拉大。

收入差距拉大以后,高收入者的收入增长超过了消费能力的增长,即使他们中间有些人畸形消费,钱也花不完;中等收入者对高档次商品消费能力不足,对低档次商品的需求已经饱和,出现了消费断层。这两种人都增加储蓄。低收入者考虑到将来子女上学、住房改革、养老保险都要花大笔的钱,他们也要节衣缩食,尽可能多存一点钱。

居民储蓄超高速增加,当然说明居民对经济社会发展充满信心,对未来持乐观态度。但是,不能排除在相当程度上还有被迫储蓄的性质。

这里说的被迫储蓄并不是有什么人对居民进行强制,有钱非存银行不可,而是指居民在处理收入节余时,不得不做出把钱存入银行的选择。

如果通货膨胀率高于银行的利率,存款利息就是负值。在负值情况下,存款当然是不合算的。所以,在通常情况下,一出现负利率,储蓄就要下降。

但是,最近两年出现了反常情况,连续两年的负利率,却连续两年储蓄超常增长。1994年,通货膨胀率高达21.7%,储蓄却增长了42.8%;1995年,通货膨胀率14.8%,储蓄又增长了38%。这一情况不仅有悖于常情,也有悖于过去的实践。1988年,通货膨胀率高到18.5%的时候,当年的储蓄比上年就下降了13.6个百分点。

你问周围的朋友,利率比通货膨胀率低这么多,为什么还要存钱?你的朋友一般会这么回答:“不存有什么办法。”这就是被迫储蓄。

谁都希望自己手中的钱能够增值,要增值就得投资。前几年股票火热了一阵,有人发了财。但是,后来想发股票财的人,大多数吃了亏。现在城市居民手中谁没有几千元的“烂股”?最近几年,股市持续低迷,靠买卖股票增值的想法更是没有了。据有关部门统计,北京市股民投入股市的资金有13.5亿元,只占北京市城乡居民储蓄余额的1.6%。北京市每百人中,参与股票投资的不到两人。直接融资(如靠发股票融资)是居民承担投资风险,以银行为中介的间接融资则由银行承担了投资风险。在股市不景气的情况下,把钱存进银行,也是一种理智的选择。

住房制度改革进展缓慢,想买房保值的人,想改善居住环境的人,都无法买到房子。但是人们也明白,房改总有一天要实行的,那些居住环境恶劣的人不得不存钱。

银行是唯一的中介

目前,企业改革需要成本,如降低资产负债率,安置冗员,分离企业办社会的职能,都需要数以千亿计的资金。要调整产业结构,要进行技术改造,需要的资金也是以千亿计。由于缺乏资金,企业的改革和发展寸步难行。这是一方面。

另一方面,居民手中三四万亿元资金要保值、增值,他们希望找到理想的投资处所。

这中间需要一个中介。现在银行是唯一的中介。

银行把千家万户的消费节余集中起

来,再把这些借给需要钱的企业。银行承担了全部投资风险。

企业通过银行向社会取得资本称为间接融资;企业直接向社会取得资本(如发行股票、债券等)。称为直接融资。我国实行间接融资为主的方针,这是符合国情的。但是,间接融资的比重太大了,它带来了以下问题:

第一,加重了企业的利息负担。现在,国有企业的大部分固定资产投资和90%以上的流动资金,都是来自银行贷款。近年来,银行的贷款利率一般高于国有企业的资本收益率。企业嫌的钱不够还银行的利息,这是国有企业大面积亏损的原因之一很多企业技术水平低,不技术改造就缺乏竞争能力,而搞技术改造,技术改造项目的收益率低于银行利率。厂长们说:“不搞技改等死,搞技改找死。”全国国有企业年支付利息达1500亿元以上。

第二,造成了企业对银行的过度依赖。据调查,1993年末,天津市648家预算内工业企业固定资产贷款余额121.8亿元,占企业固定资产净值的96.25%。这就是说,企业的固定资产几乎全是银行的资款形成的。现在,企业投资靠银行,流动资金靠银行。生产靠贷款,还贷靠举债。企业完全躺在银行身上了。“银行感冒,企业发烧”,银行完全决定企业的生死。企业对银行的依附性又和国家的金融政策紧密相关。银根松,经济过热;银根紧,“连环债”猛增。这是宏观经济不稳定的一个原因。

第三,财政挤银行,“倒逼”银行发票子,是通货膨胀的原因之一。过去,财政通过透支的方式挤银行。现在不让透支,却通过另外两个渠道挤银行。一是通过国有企业这个渠道,二是通过地方政府这个渠道。国有企业,本应由财政注入资本,现在却由银行注入资本。本来流动性很强的银行资金却变成了长期性垫支。信贷资金财政化。企业套住了银行的资金,银行就得维持企业生存,不得不继续贷款。地方政府也常常压银行向亏损的国有企业发放“安定团结贷款”,用来发工资,这样的贷款基本上有来无回;地方要上项目,地方财政没有钱,也压银行贷款。国有企业和地方政府迫使信贷财政化,加大了银行信贷资金的供应量,而这些资金很多都投向了无效的地方,这是通货膨胀的原因之一。

第四,影响了银行改革,加大了金融风险。国有企业对银行有过度的依赖,把国有经济的各种风险都集中到银行里来了。过度间接融资和国有企业效益差,使银行的资产质量大大降低,公布的不良债权为20%,这使专业银行无法商业化,也加大了银行的风险。而银行的风险实际就是老百姓财产的风险,因为银行的钱大部分是老百姓的存款。

这种过度依赖间接投资的情况,是资本市场不发达造成的。我国资本市场已经起步,但发展十分缓慢,它在企业改革和经济发展中,还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在观念上对资本市场还有很多偏见,在政策上对资本市场有所抑制。在银行存款利息是“爱国储蓄”,把钱投入股票市场被认为是“投机”;股票红利要交税,银行利息不交税。社会舆论和政策取向都是鼓励人们把钱存进银行,限制人们把钱投向资本市场。

要解决过度依赖间接融资带来的问题,就得适当加大直接融资的比重。即使我们选择间接融资为主的方针,我国的直接融资还有大的发展空间。就股票市场来说,1994年股票总市值和国内生产总值之比(称为证券化率):美国70%;日本30%;法国136%;德国97%;韩国149%;瑞士79%;荷兰60%;加拿大51%;印尼85%(1990年数);马来西亚119%;新加坡140%(1990年数)。而中国的证券化率只有6.76%,这还包括不流通的国有股和法人股。如果扣除这两项不流通部分,中国的证券化率只有1.83%。这些数字表明,我们的股票市场还刚刚起步,发展的空间还很大。假如我们的证券化率提高到30%(这还是以间接融资为主),则一年要实现直接融资股票总市值就是1.5万亿元。这是一个多么巨大的融资潜力!

市场经济是将市场作为配置资源的基础,而资本市场是配置资源的有效手段。因此,市场经济需要有相应的资本市场。到那时,居民手中的存款才会有真正的用武之地!

责任编辑:杨晓升

猜你喜欢

国民收入储蓄存款
追回挪走的存款
爱心储蓄
储蓄方法面面观
负利率存款作用几何
生命的存款
对“破窗理论”与“破窗谬论”的探究
试论民国时期外国在华有奖储蓄会
讲清国民收入分配,助力高中政治教学
国民收入初次分配公平性对农村消费的影响
国民收入循环视角的土地出让金性质及相关政策乘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