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承受生命之重

1996-08-28孙雅君

中国青年 1996年10期
关键词:学前班孩子

孙雅君

房增富用手搬着两只蜷缩的残腿,一点一点几乎是“爬”着,把自己搬到了我的面前,仰头笑了笑。

他一生注定要保持这种蹲的姿态,从不到一米的高度去看周围的人们,看这个世界。

我无法想像,在这个小山村里,他是怎样“爬”着为孩子们办起了这个学前班,无怨无悔地义务执教整整8年。

生命需要释放,即使是并不完满的生命

增富,这个很有乡土气的名字,是父辈对他这个新生命朴素美好的期待与祝愿。然而这符号本身的祥瑞之意却注定难以兑现——可怕的婴儿瘫突然横在那双期待跃动的小腿前,一个人最基本的人生权利就这样被无情剥夺。这就是命运。

含辛茹苦的父母四处借钱求医问药,能做的都做了,只是无力回天。他依旧不能像别的孩子那样轻易就站起来然后毫不费力又走又跳……与同龄的孩子相比,他显得格外沉静、内向,苦涩的童年奠定了他最初的性格基调。

别的孩子上学了。

“我也要上学。”

“没有腿你怎么上学?”母亲放下背上的儿子,蹲下来,狠狠心说。

小增富让父亲给他做了对拐杖,默不作声地在院子里苦苦练习走路。父母再也不忍心打击这个不幸的孩子了,算作一种补偿吧,房增富背上了书包,而两个姐姐却从此离开了校园。

他比别的孩子更懂得珍惜。上学在别的孩子是一种苦差,而在房增富眼里却是一种快乐、一种荣耀。正因为这样,从小学至初中,他的学习成绩一直优秀。1984年7月他以优异的成绩初中毕业,但因双腿肌肉进一步萎缩,40里外的高中与他无缘。

16岁,房增富含泪告别校园。村里分派他去河边看树,他不作声地去了。早熟的他已不再是个心理脆弱的孩子。他知道这是照顾,但同时也知道他必须做点儿什么,因为从这一天起,他不允许自己再累赘家里,他要自食其力,担当起自己的生活。

那是一个全民学习张海迪精神的时代。房增富庆幸自己遇上了这样的时代。那时读书是一种潮流,就如同今天休闲一样时髦。村里复员军人当宝贝似的带回来的好多的书,房增富便常常去拜访,借了书便到河边,边看树边读。他记得很清楚,有一本书他从头至尾一口气读了两遍,那就是《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保尔·柯察金唤起了他对生活的热望,并开启了他写作的念头,不久他真的发表了处女作《海迪姐姐给我力量》。

这一切,在今天看来可能过于程式化,甚至有些难以让人相信。但的确是这样,他寻得了那个真正给了他希望并奠定他人生道路的标题:海迪姐姐给我力量!

一个死去的孩子和房增富的学前班

1986年夏天,岩底村死了一个孩子。孩子的父母下地干活了,没人看着小孩,小孩便自己跑到河里洗澡,却再也没有上来。

一个鲜洁的生命就这样凋谢了。看着那呼天抢地痛不欲生的父母,房增富

恨不得以自己的半截身子换回那个活蹦乱跳的孩子。农村的孩子比不得城里的孩子,都是遍地乱跑的,地里活儿多,没人也没工夫管孩子,指不定哪天一不留神出什么差错……

“城里的孩子有幼儿园上,农村的孩子也可以上。”房增富动了心思,他不能再眼睁睁地看着那些孩子出什么闪失,身为一个残疾人,他更知道生命的美好和珍贵。房增富找到教育部门,说出了他想办学前班的想法。

“你?不行!我们这儿高中毕业生都多的是,更何况你……”

“我只是想做点事儿……”

“不就是想混口饭吃吗?没饭怎么给你吃?”

被抢白了一顿,房增富有些蔫了。可他静心一想,孩子们还是应该上学前班,这想法没错呀。不就是没钱吗?我自己解决。房增富又去找村支书:“咱村有些孩子已到了学前班年龄,农忙时放在家里,大人又不放心,我是个废人,在家闲着也没事,我想把咱村和邻近几个村的小孩组织起来办个学前班,不收学费,不要报酬。您看行吗?”

支书通过了。可谁又放心把孩子交给一个瘫子呢?孩子皮得很,在家没少挨打找骂,打完骂完还是一样淘,当爹当妈的都管不了,一个瘫子,能管得了吗?房增富就爬着,一家一家去动员。那感觉倒像房增富暗藏了什么私心,不然你死气白赖求人家干嘛?没好处的事傻子才干。

“正常人不会干傻事,傻就傻到底吧。”房增富村东村西挨家挨户地游说。遇到通情理的,看着房增富那张诚挚的脸,端碗水摇摇头;要碰上那直性子又不懂事的,还要甩上两句:“你看你这样儿,让人怎么放心?”房增富的父母本来就不落忍,这会儿终于耐不住了:“在家里呆着不好吗?惹这些伤心事!常言说:家有五斗粮,不当孩子王。哪有你这追着赶着要当孩子头儿的?”

可这回房增富是铁了心了。就仗着一双还算有力的手搬动那对早已不听使唤的腿一步一蹭着爬遍了几个村的家家户户、街街巷巷。高高低低、沟沟坎坎的山路,房增富那个冬天摸了个烂熟。人心都是肉长的,乡亲们再也不忍看房增富一步一挪的身影,再看不得房增富那双磨出了血泡又磨成了厚茧的手,他们终于答应让孩子进学前班。湖涡村的周书记感动地说:“你不用来了,我用大喇叭为你广播,到时候我把孩子给你送去。”与其说他们是被说动了,不如说是被感动了。至于房增富的学前班能办成什么样,他们根本就没指望。

学生有了,房增富更是信心百倍。没有教室,他请小学校长借给他一小间仓库收拾收拾作教室;没有课桌,他向做木匠的叔叔借来十多块长木板垫上石头搭成课桌;没有黑板,他求母亲给他一扇门作黑板;没有课本,他借来用过的小学一年级的旧课本。

为了吸引那些尚在犹豫的孩子和家长,他拿出自己积攒的稿费为孩子们买本子、铅笔。

1988年冬天是房增富走路最长,说话最多的一个冬天。正月二十这一天,岩底村学前班终于开学了。房增富爬上讲台,面对着讲台下自己千言万语“骗”来的27张小脸,房增富的喉头一紧,半天说不出话来。

一个瘫子和一群猴子一样的孩子

学前班是办起来了,可这只是一个开始。虽然游说那些父母的时候房增富口口声声说只当是让孩子们来玩。可是他更清楚地知道他不能玩,即使别人不抱指望,他自己不能不抱指望。他指望着能把班办好,他要正正规规把学前教育办起来。他求助于《教育学》《教育心理学》《早期教育444》,规规矩矩上了路,想当好这个孩子王。

孩子王不好当,尤其是面对这些尚不很懂事却又偏偏知道了怎么调皮捣蛋的孩子、这些家里地里没人管疯惯了的野孩子,房增富爬上讲台的第一天就有孩子上着课忽然站起来自顾跑掉了。他眼睁睁地看着,却又无能为力。那一刻房增富清醒地意识到了自己的处境:一个瘫子试图管住一群猴子一样的孩子,别无他路,只有凭借意志的力量。

课堂之外,房增富面临的是从家到学校之间、那段于他人而言轻而易举对他来说却非同平常的艰难行走。两里路,这个靠手搬动脚一步步挪行的人却要走上两个小时。一天两趟,房增富就有4个小时在路上,而这又是怎样的4个小时啊!

山路本来就不平,雨雪天就更难行走。1989年初秋的一个中午,天下起了小雨,地面又黏又滑。房增富从学校回家,要路过一条两米多深五六米宽的土沟,他小心翼翼地滑到沟底,却怎么也爬不上去了。坐在沟底,房增富掐着自己那双不听使唤瘦得出奇的残腿,恨不得剁下来变根棍儿给自己支上去。最后,他双手支地,顺沟沿倒着向上蹭,一点一点,终于把自己蹭上了沟沿。但这时,他的草帽却又被风刮到沟底,房增富不得不又一次滑下去,等他再蹭上来已成了泥人。

这每天4小时的跋涉,对房增富简直成了一项事业。为了节约时间,有一段时间他中午干脆不回家,早上随便带点干粮应付了事。母亲不忍心本就多病的儿子日渐消瘦,就让家人每天中午送饭。房增富办学本身就是想走出他人的怜悯荫庇,释放出自已的生命能量,他不愿再让家人为自己受累,于是房增富不说什么,又回家吃饭了。母亲了解儿子,也不多说什么,只是暗暗垂泪。

学前班终于走上了正轨。看着讲台下一双双眼睛透露出愈来愈浓的敬意与眷恋,房增富终于舒了一口气。他请在区里工作的堂弟每周回来给孩子们上一节体育课。房增富先天失去了健全的可能,这是命运,不可抗逆,他只能承受,可他知道健康多么美好。他一定要让孩子们,健健康康,强强壮壮!

孩子们渐渐乖觉起来,知道了听话,知道了帮父母做事,也知道了疼人。有一次房增富正蹲在椅子上讲课,忽然眼前一黑,一头扎下去,医生说是因长期蹲在椅子上,膝部压力过大瘀血所致。养病的那些天,孩子们手中捧着自己省下的水

果、点心,每天守在房增富的床头,怎么拉都拉不走。

8年了,他只渴望一个名份——人民教师房增富埋头工作着。

房增富默默承受着。

他节省下自己生活中的每一分钱用于教学。学前班的前两期,粉笔、铅笔、练习簿全部是房增富用自己几年来积攒的稿费钱买的。150元,对他那样的一个偏僻山区的贫穷家庭来说,不是一个小数目,对房增富自己一个丧失部分活动能力的人而言更不是一个小数目,更何况房增富所做的一切都是“义务”,没有人发给他工资。几年来,房增富没有添置一件新衣,身上的衣裤已挂满了补丁,一条发黄的棉线蚊帐也是多处开花。

1990年,《枣庄日报》刊登了房增富义务办学的通讯,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省、市、区各级领导纷纷前来看望慰问。年逾花甲的枣庄市红十字会会长为房增富的执著与坚韧深深感动:“这才是人道主义精神的本质啊,我一定要帮助你。”回去后,他立即派人送来学生们的课桌、板凳,还有一张轮椅,房增富的走路问题至此才得以解决。

1992年岩底村小学一年级一名老师被送去进修,学校没有经费,请不起老师也没有现成的老师可以请,校领导找到房增富,想让房增富兼任一年级的老师。一向谨慎的房增富心里没底,怕教不好,耽误了孩子。区里一位搞教育的朋友深知房增富扎实的根底和强烈的责任心,鼓励他摸索着干,房增富这才接了。从此,他更是起早贪黑备课批改作业,一间教室里左边是学前班,右边是一年级,房增富轮流上课,忐忑不安地迎来考试。出人意料的是,他教的一年级成绩在整个区的9个学校中成绩最好,总分语文排名第二数学名列前茅。连续两年,他带的班成绩一直居高不下,而他每年教出来的二十几名学前班的孩子,在小学里,已占据了优秀学生的绝大部分。人们这才意识到房增福为他们带来了什么,人们的眼睛里生起了崇敬的目光。

房增富以默默的作为,以平实的人格,赢得了人们的敬意。在人们眼中,他是一名当之无愧的人民教师,而事实上,房增富不是,直到今天依然不是。基于房增富对教育事业的特殊贡献,1993年民政局以救济的方式每月发给房增富120元钱生活费,这在民政局是史无前例的特殊照顾。房增富口里不说什么,可他多么想成为一名名副其实的人民教师!1995年,房增富的学前班终于得到教委承认并正式纳入教育体制,由上级教育部门统一领导,统一管理,可身为学前班的老师和创办者,房增富却依然是编外。

“领导也有领导的难处。”房增富并不抱怨,虽然他也渴望,渴望名正言顺。

8年了,学前班一批又一批孩子们长大了,上小学,读初中了,一个个从淘气的小毛孩子变成了健壮的小伙子,腼腆的大姑娘。可他们忘不了自己的启蒙老师,那个自己不能走路却带他们走上人生之路的人,那个衣衫破旧却用自己的钱为他们买纸买笔的人,那个教了8年书却没有教师名份的人……

(感谢枣庄市第一毛纺厂倪波提供采访线索)

猜你喜欢

学前班孩子
学前班
幽默故事
工资收入
把所有名次都考上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
熊孩子爆笑来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