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陈凤霞:希望的使者

1996-08-28旁木

中国青年 1996年10期
关键词:失学任教清远市

旁木

生长在侨乡,又是家中的娇娇女,陈凤霞离贫困本来很远。但从那一天以后,她一步步地走近了贫困。那是1992年的一天,在宾馆里工作的她偶然地读到一个宣传口号:“少饮一杯茶,资助失学儿童重返校园。”她被打动了,她写信与省“希望工程”办公室联系,资助了两名清远市白湾镇的失学儿童。以后,她利用假期去了一趟素有“广东的寒极”之称的白湾,去看她资助的两个孩子。这次白湾之行,使她的心受到了强烈震撼。要不是亲眼所见,她绝不会相信就在离广州一百多公里的地方,居然还有很多家庭没解决温饱,居然还有很孩子因为贫穷而走不进学校。她深感自己仅资助两个孩子还不够,还应该能做得更多。于是,她辞去宾馆月薪2000元的工作,洒泪告别父母,只身到白湾镇的希望小学任教。她的事迹曾被很多传媒广泛传播,人们称她是“希望的使者”。

陈凤霞小档案:1990年毕业于广东江门市礼乐职业中学;1991——1993年在新会县葵苑宾馆工作;1993年9月——1995年8月在清远市白湾希望小学任教,并兼任白湾镇团委副书记;1995年9月至今,在华南师范大学外语系学习。1996年5月被共青团中央授予“优秀共青团员”称号。

猜你喜欢

失学任教清远市
山西省推动优秀退役军人入校任教
清远市第一中学实验学校2021年招生简章
寂寞
广东省清远市清城区凤翔小学
英政府要给“失学”儿童请私教
补考
世界多半失学儿童在尼日利亚
从失学现状窥探乡村教育
梦开始的地方
——101中任教有感
失学的一百个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