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玉林:踏平坎坷成宝路
1996-08-28刘新平
刘新平
当过电工,倒过服装,卖过蚬子;
广州失蹄萌死志,大连惨淡再经营,
回首,石盘磨风物依旧;“宝路”,极望眼前程似锦
一股阴飒飒的凉风从他头顶一掠而过……
睡眼朦胧中,马玉林看见前面的那辆天津“大发”在一个拐弯处晃了一晃,很快又恢复了正常行驶。
因为布料太长,“大发”的后挡板放下来,遮住了车牌号;浅绿色的篷布将一车阿巴丁布料罩得严严实实。马玉林吁了口气,绷紧的神经松懈下来。
这是1989年的3月8日。2天前,马玉林从大连飞到广州,马不停蹄地在48小时之内,与不久前结识的潘老板谈妥了这笔价值20万元的布匹生意。潘老板是个精明的小个子,颧骨突出,眼窝深陷,脸上的表情总是让人捉摸不透。开始马玉林还真有点吃不准,打不定主意是否要与潘老板合作。后来想明白了:商人嘛,自然要比一般人多些城府。也就放了心与潘老板交易。但直到他亲眼看见布料上了车,才将预付款之外的15万元交到潘老板手里。
“马先生,你很会做生意呵!”潘老板说。
“几十口人的生计,我怎敢不谨慎。”马玉林说,多少有些不好意思。
随后,他打了辆出租车,跟在“大发”车后面,向码头驶去。几个小时后,将有一艘名叫“紫罗兰号”的货轮开往大连。
到码头货场,马玉林下车,正准备办理托运手续,心里突然涌起一阵不安。他看了看“大发”,似乎确实有点异样。他疑疑惑惑地走过去,掀起篷布。这一掀不打紧,马玉林瞬间如遭电击,惊怔得三魂荡荡,七魄悠悠——一车的布料竟变成了一台台电视机。“这不是我的货,不是我的货!”马玉林疯了似地大喊大叫。“大发”司机踱下车,不明所以地看着马玉林,嘴角隐隐挂一丝冷笑。如果那时能有现在的练达与沉着,马玉林会揪住“大发”司机,因为很明显,眼前的司机与原先的那位是同谋,共同受雇于潘老板。驶往码头途中,马玉林曾看见“大发”车在一个路口晃了一晃,也就是在那时候,两辆一模一样的车掉了包。别说马玉林终日奔波,已是身心疲惫,昏昏欲睡,即使是一路大睁着眼睛,也很难识破这几乎是完成于瞬间的伎俩——那时的他已在巨大的慌恐、惊惧中乱了方寸,根本无暇顾及司机是否可疑,只是带着一身冷汗钻进出租车,急速向市区驶去。他知道潘老板的住处。他要抓住那个阴险、歹毒的家伙,追回他的20万元。那可是全部的银行贷款和厂里所有的积蓄啊!
“308号房间的潘先生已经退房了。”服务小姐一脸职业性的微笑。
“什么时候?”
“大概一个多小时了!对了,他在前台订过一张今天下午去深圳的车票。”
马玉林迅速追到了深圳火车站。他在站台四处转悠,寻找那个足以将他置于死地的骗子。站台转遍了,站前广场转遍了,压根就没有骗子的影踪。他找了家小旅馆住下,以后的几天里,他在深圳市区到处搜寻。股票交易中心、大酒店、夜总会……凡能想到的地方都去过了,依
然一无所获。而他就像一个困顿不堪的猎人,咬牙坚持着,等待着那个也许今生注定了永远都不会出现的猎物。渐渐地,他的心被一股空前的绝望所吞噬。他意识到自己这一次真的是在劫难逃了——一股阴飒飒的凉风带着死神的狞笑,从他头顶一掠而过。他惨呼一声,瘫软在地。
4年以后,宝路——一个庞大的中国民营企业集团,就从这个一念之间超越了死神诱惑的人手中,横空出世,光耀一方!
晚,广州新大帝饭店10楼。马玉林站在窗前,看着远远近近、明明灭灭的万家灯火,发愣!此时,他已心如枯槁,万念俱灰。死神的翅膀在他身前身后扑打着,回旋着。
他木然地打开窗子。他知道,自己只须迈上一步,倾刻间便会融入无边的黑暗里,便会轻而易举地摆脱掉世上一切的喧嚣、嘈杂和利来利往的纷争、扰攘,包括他应尽的责任、义务。他唯一需要的便是摆脱掉一切尘俗后身心的宁静了。可他能摆脱得掉吗?
在距广州千里之外的大连,为了那个叫作丽美服装厂的小企业,他曾付出过巨大的心血。当初他以7000元承包这个厂的时候,简直就是接过了一堆千疮百孔、难以修补的破烂。人有十几口,素质极低,机器差不多都趴了窝,还欠着工人数月的工资。这些没能难住他。他带着职工,想方设法上新款式,加班加点、起早贪黑地干,居然很快就整出了点新模样。那年,电视里播连续剧《玛丽亚娜》,女主角穿的衬衫极有特色,他心念一动,画下图样,让裁剪师如法炮制,投入生产。这种后来被称为“玛丽亚娜衫”的新潮上装竟一直打到了哈尔滨,全大连的服装小贩齐聚丽美门前等货。有时,成衣尚未上好纽扣,就被小贩们蜂拥着一抢而光。一般小厂,成衣制作3个月就得改版,而丽美的“玛丽亚娜衫”生产近半年未改型,很是火了一把。当年和来年的夏天,大连满街都晃动着一片由各种花色的“玛丽亚娜衫”组成的时装风景。这场面总能让丽美的职工们自豪一番:“这是俺们厂子生产的。”瞅准机会,马玉林又从广州引进刚在南方时兴的“高尔夫”布料。衣饰上一向求新求异的大连人马上就接受了这种柔软又不失挺括的面料。丽美服装厂又一次领风气之先。
头三脚步步带响,马玉林算是为自己趟出了一条生路。但大小活计,他依然是事必躬亲,亲历亲为。厂里进布料,每捆均在70米以上,重达150多斤,女工们两人抬不动一捆,就合力在地上拖,有的布料竟被拖烂。他瞧着心疼:“都歇了,往我肩上搁。”他一趟一捆,往库房里运。几十捆布料运完,他已是全身汗湿,东倒西歪。厂里在商场租了几个柜台,他和妻子到广州进服装,60个装满服装、40多斤重的托运袋都是他一个人背到船上去的。开始时十分轻松,20袋背下来便备感沉重。再往后,每次都得把头低得差不多靠近舷梯,才能走到船上。80个托运袋堆在船上,跟座小山似的。最后一袋上了船,他这个1米80的大汉,竟一下趴在袋子上,连爬起来的力气都没有了……如此长期的毫不惜力,给他的身体增添了一份副产品:腰肌劳损。
作为一厂之长,马玉林的居住条件可以说是全厂最差的,因为他压根就没有自己的房子。厂长办公室有一张破旧的沙发床,白天坐人,晚上摊开便是床。办公室里跟车间没什么两样,地上堆满了剪下的碎布料。布料特爱招蚊子,夏天的晚上,即使不停地打扇子,身上红包的数量还是会不断增加。半夜里他常会被蚊子咬醒,起来一看身边的妻子睡得却香,便挥着扇子替妻子赶蚊子。冬天更惨。外面大雪飘飞,屋里寒冷彻骨,他就整宿整宿地将妻子拥在怀里,用自己的身体暖着妻子。妻子常会问:“咱啥时能有自个的房子呢?”他总柔声安慰妻子:“会有的。这不,我昨天还做了个梦,梦见我们有了新房,宽宽敞敞的两居室,暖气特热,连毛衣都不要穿……”听着听着,娇弱的妻子幽幽地叹了口气,就有两行泪爬过面颊,滴在丈夫胸前……
想到妻子,马玉林撑在窗台上的手下意识地松开了。
在这个世界上,他欠妻子的实在太多。平时,作为他的左膀右臂,妻子替他分担着厂里的一份责任;他外出联系业务,厂里的事便全靠妻子一人打理。他每天的时间排得满满的,很难想到妻子的存在。晚上,身心俱疲,倒下来就想睡。他究竟给了妻子些什么呢?是安逸富足的生活,还是体现于时时处处的温存、关爱与体贴呢?——都没有。甚至,很长一段时间以来,就连正常的夫妻性生活都没有了。那次,妻子拿出几张票根给他看,那是他们结婚以后一起看电影、逛公园时留下的。他掐指算了算,结婚这么些年,他总共只陪妻子逛过一次公园、看过两场电影。面对那几张票根,他深感愧对妻子。
如今,难道就这么窝窝囊囊、不清不楚地自蹈死地吗?他曾和妻子携手度过那么多艰难的日子。在许多个寒冷的夜晚,他曾一次次向妻子讲述过那个带暖气的房子的梦——难道他有权利将这一切轻易丢弃在异乡的黑暗中吗?马玉林抬起头,听见冥冥中有一个声音向他大喝:马玉林,你还是个男人吗?
如醍醐灌顶,马玉林终于大彻大悟。他走上前,将开启的窗户关闭。
从决心赴死到关闭通向死亡的窗户,这一过程对未来大连乃至全国的私营企业,都具有不容小视的意义。因为,4年之后,宝路——一个庞大的民营企业集团,就从这个一念之间超越了死神诱惑的人手中,横空出世,光耀一方!
马玉林望着拾蚬的渔民和收购蚬子的小贩,万千感慨,涌聚心头……
马玉林的第一次创业始于1984年。
离大连市区30公里外,有一片叫七盘磨的海滩。潮汛时,渔民们都聚在海滩上拣蚬子。马玉林骑一辆飞鹿自行车——大连人唤作“大国防”——以每斤3分5的价格去海边收蚬子,放自行车上运回市里,以每斤7分的价格售出。每次他都要收300多斤蚬子,往返一趟,也就能挣上个10来块了。运气好时,能跟卖
主以3分的价格成交,赚头还可以多些,但大多得到海滩里边去收。他自己做了个竹排,将一筐筐蚬子从海滩里边向外拖。多出一份力而已。那时,50元、100元的大钞尚未发行,他手里一有了5元的钞票,就急忙忙去银行存上,脸上漾一缕满足的笑意。虽然,那钱挣得实在是太过艰难了。带着数百斤的蚬子,骑行两个多小时,对他的体力和毅力都是个不小的考验。冬天风大,他的自行车就像大海狂涛中一叶濒于灭顶的小舟,飘飘荡荡,摇摆不定。有时把握不住,连车带人翻将下来,摔得鼻青脸肿。那时他觉得通向市区的道路真是漫长啊!这时他就会幻想着有朝一日能拥有一辆自己的货车,拉得多,跑得快,还不用出力。这么憧憬时,他根本就没有想到10年以后自己会成为一个名叫“宝路”的大公司的大老板,光小轿车就有20辆。
卖蚬子之外,他还去郊区收购玉米,拿回来煮熟了卖。一根熟玉米差不多能挣1毛钱。然后,他承包了一家连年亏损的小饭店——伸海饭店,干得意兴正酣时,却为暗箭所伤,神情黯然地告别了“伸海”。
接下来的第二次创业便是丽美服装厂的惨淡经营,眼看着已有了一片新天地、新气象,却在广州沉船灭顶,血本无回,顺带着还在鬼门关前走了一遭。但在外人眼里绝对是元气大伤的马玉林,却奇迹般地站了起来,又开始了东奔西走、南北颠簸的商旅生涯,而且,比前两次更要艰苦卓绝。去沈阳倒服装,货上了车,口袋里已是一文不名,腹中空空如也,只好将几张邮票卖了,买一块烧饼、一根辣白菜;去山东运草莓,无钱买一份盒饭,就一杯杯喝白开水,硬是不舍得动一颗鲜红欲滴的草莓,受着饥肠辘辘之苦,直至船到大连。
这种几近残酷的经商方式,使他很快积蓄了足够的资金,创建了绿茵和西苑两家歌舞厅。因经营有方,利润丰厚。1992年6月,马玉林创建大连宝路企业有限公司,这也是后来的宝路大厦中出现的第一道风景。随后,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马玉林相继创建了宝路皮装有限公司、宝路装饰工程公司、宝路彩印公司、宝路科技信息咨询发展有限公司……马玉林和他的“宝路”渐成气候。
1993年下半年,宝路企业集团成立;同时建立了全国民营企业中第一家党委——宝路集团党委。一年后,集团荣膺“中国百家最大民营企业”。
如今,马玉林常会想起他在广州准备跳楼时的情景。想起那时的茫然无措、神智昏乱,不禁唏嘘。那次,他让司机拉着他去七盘磨海滩,10多分钟就到了。下了车,他望着拾蚬的渔民和收购蚬子的小贩,百干感慨,涌聚心头。风物依旧,只是,现在的小贩已不似他当初那般,他们大多骑着摩托车,神气多了!
马玉林(本期封面人物)小档案:男,35岁。大连宝路企业集团董事长兼总裁。辽宁省工商联执委、省青联常委,辽宁省五四奖章获得者。其座右铭,也即“宝路”企业精神:为人诚,为国忠,为学勤,为业精。平生三戒:酒、色、赌!
责任编辑新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