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罗庚勇战病残
1995-12-30
郎中摇头
孟子说:“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劳其筋骨,苦其心志……”这段话虽含有深厚的唯心主义成分,但在华罗庚的身上却应验了。1929年冬,当18岁的华罗庚带着刚刚在上海《科学》杂志上发表论文处女作《六次方程简式之研究》的喜悦,正满怀信心走向数学迷宫深处时,他染上了可怕的伤寒,从旧历腊月廿四开始,足足病了半年。请来的老中医摇摇头留下一句:“不用下药了,他想吃什么就给他吃点什么吧。”便不再登门。
奇迹出现
就在华罗庚卧床难起的1930年春天,上海《科学》杂志刊出了华罗庚的成名作《苏家驹之代数五次方程式解法不能成立的理由》。当清华大学数学系主任熊庆来教授看到这篇文章并得知推翻著名数学家苏家驹教授论断的华罗庚还只是一名19岁的初中毕业生时惊奇不已:“这简直是奇迹,应该请他到清华来!”
1930年端午节,“奇迹”出现,华罗庚并没有像医生断定的那样天亡,他竟能起床站立了。这“奇迹”或许正是由于他被那神圣的数学召唤。才死里逃生吧。
可是,由于医治不及时,加之长期卧床,营养不良,抵抗力减弱,“奇迹”的出现并未能使他恢复如初,而是造成了终生残疾——左腿胯关节骨膜粘连,变成僵硬的直角,瘸了。
华罗庚得知腿将残,眼前变为雾朦朦的一片,他诅咒病魔,更期望通过科学驱除病魔、给人新生。这。也许是他日后从事应用与科普工作的最早动因和潜意识吧!正是这种意识造就他成为自学成才的一代数学泰斗、科普宗师!
身残志坚
右腿向前移动一步,左腿随之在空中划一个圆圈。华罗庚自嘲为“圆和切线”的运动。1980年,华罗庚第三次回母校——金坛县中学时就以此谈到了卫生常识的用途。“……不幸我的母亲在那年死了,我也生了重病。我病在床上6个月,腿就坏了。要是在今天,我的腿是不该坏的。现在都知道,如果生病睡在床上睡久了,不翻身会发生组织坏死。所以不管疼不疼要翻几个身。那个时候我们既请不起医生,也没有哪一个人告诉我这个常识,所以病后起来,就不能走路了。本来不生病、身体好,还可以多参加一点体力劳动,可是我的腿坏了。我们家里原不宽裕,我一生病,那就更穷了。”
这时的华罗庚,真是“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我别无他择。”他说:“在这种情况之下。我当然也不知道有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只感觉我们应该为国家出一点力,争一点光。学别的东西要到处跑,或要设备条件。我选中数学,因为它只需要一支笔、一张纸——道具简单。”就在他“为国出力、为国争光”的志气下,简单的道具造就了中国数学史上一位很不简单的自学成才的数学家。
跃越崔嵬
华罗庚在1975年的《病中斗》一诗中写道:“我身若蒲柳,难经九秋风。我行虽行,岂敢伏枥哀。驰驱绝广漠。腾跃越崔嵬。扶危解困惑,飞示下九霄。虽今日,还淹留病塌上,论斗志,早已直上九重霄。往事历历知多少,衷情难述描,莫过今朝。”走进华罗庚纪念馆,从遗像上看,与病残有关的道具莫过于三个:眼镜、拐杖和氧气袋。
戴眼镜的第一张像片是1925年摄的,这说明他14岁之前便已经有近视了。
拐杖是华罗庚左腿残疾后的伙伴。“走起路来左腿左手都要吃力地划个弧圈”。1946年,华罗庚受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之聘去美访问,各大学纷纷请他讲演。1947年春。在麻省理工大学时,该校数学教授勒文荪建议并介绍他的好友——霍浦金斯大学医学院一位名外科医师为他施行手术。4月14日,美国的外科医生从没有毛病的右腿上割下一条好的肌肉移植到左边的病腿上,手术后,两条腿总算可以靠拢了。只是左腿略微显短了些。
医生花了4个多小时做手术,竟使16年的痼疾一旦去除。左腿也伸直了,可谓巧夺天工。为了活动筋骨,听从医生的话,又学游泳,每天故意多走路。自行车也学会骑了。从遗照上看,华罗庚在50~60年代确实是不用拐杖的,而70年代末起又无处不离拐杖了。现在。在北京崇文门外华罗庚陈列室,在遗像旁还挂着他的一根拐杖。
1975年8月,华罗庚心肌梗塞一颗优秀的数学心脏受到致命的摧残。从此,他不得不带上氧气袋去跋山涉水。“夏战浙豫冒酷暑,冬战松辽斗寒冰”,真诚地使“大哉数学之为用”。他在1979年3月25日的入党申请中写道:“虽然现在蒲柳先衰,心颤、眼花、手抖、头发白,但决心下定,活1天就为党工作1天,活1小时就为党工作1小时……”他从1975年起心脏病曾多次复发。医生一再嘱咐:“冠心病、心肌梗塞恢复期,需要休息,不要参加任何活动。”可他就在这种情况下,还是多次出访美、荷、英等国。作为“科学大使”传播“中国数论学派”的成就与新中国科学风貌。粉碎“四人帮”后。“他每当活动、讲演或会议结束回家后,保健医生都迅速给他吸氧。”“他年岁渐高,血压渐高,有足疾,患心脏病,医生嘱咐每日只能工作小半天。但他争分夺秒。忘了医嘱。在穿梭式的巡回讲学中,他经常是带了氧气袋上讲台,有时讲着讲着身体支撑不住了,就站在台上吸氧气,乃至多次心肌梗塞。”
1985年6月12日下午,他在日本东京大学演讲。日本朋友听说他身体不好,为他准备了轮椅,但他几乎一直是站着讲的,讲着讲着。他兴奋起来。中间,他讲得满头大汗,脱掉了上衣,解下了领带,擦了擦额头上的汗水,继续侃侃而谈。可当他讲完,暴风雨般的掌声响起时,就突然咕咚一声从椅子上滑了下来。他眼睛紧闭,面色发紫,失去了知觉。这一次,心肌梗塞使他再也没能站起来。一颗巨星陨落了。
他想并曾一次次挣脱病残困扰,但他毕竟是科学家,他说:“人总是要死的,与其死在病床上,不如死在工作岗位上。”正如贝多芬所总结的:“我们这些精神上无限而生命有限的人就是为了痛苦和欢乐而生的。几乎可以这样说:最优秀的人物通过痛苦才得到欢乐!”
——华罗庚正是精神上无限,并从挣脱痛苦以求欢乐的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