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穿刺活检并不可怕等
1995-12-30贾力
贾 力
临床上常常遇到这样的病儿,反复发作血尿数年,经多家医院化验检查,不能明确病因;或者肾病综合征患儿激素治疗不敏感、频繁复发,这时医生会提出进行肾穿刺活检,但家长往往顾虑重重,不少人会问,“肾穿刺是不是对肾脏有损害?是否安全?”
其实,肾活检术在国内外早已被普遍采用,它是诊断弥漫性肾脏疾病的重要方法,对肾脏病的诊断、指导治疗和估计预后具有重要价值。虽然肾穿刺是一种创伤性检查,但对肾脏损伤甚小,正常人体有200多万个肾小球,而每次肾活检只取约20个小球,进行病理分析。另外,肾穿刺一般在静脉肾脏造影x线屏直视下,或者B超导向定位下进行,所以比较安全、准确。
哪些患儿适宜作肾穿刺呢?一般认为,肾病综合征激素治疗无效、激素依赖或频繁复发者;急性肾炎综合征临床经过不典型、病程迁延或伴有肾功能受损者;原因不明的血尿、蛋白尿;疑为急进性肾小球肾炎者;继发性肾小球疾病;遗传性肾炎;急性发作的肾小管一间质性疾病;肾移植术后等均为肾活检指征。及时地进行肾活检。不仅可以明确诊断,而且对治疗也很重要。例如,有一孩子持续血尿4年,经肾活检电镜检查后,诊断为“薄基底膜病”,这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不需特殊治疗,其预后良好。如果不进行肾穿刺,就无法和临床表现非常相似的“lgA肾病”相鉴别,无法避免不必要的药物治疗。另外,像急进性肾小球肾炎起病急,病情迅速恶化,死亡率高,若能及早肾穿刺明确诊断,尽早施以激素冲击、抗凝、血浆置换、透析等联合治疗,病情的进展并非不可逆,肾功能可以得到改善。至于小儿常见的肾病综合征,虽然临床表现相似,但病理分型可以是微小病变型、系膜增生性肾炎,也可能是膜性肾病、膜增殖性肾炎,它们在治疗方案和预后上也不尽相同,因此,对这些患儿我们也积极主张做肾穿刺检查。
当然,也不是所有肾脏病患者都适宜做肾穿刺,凡有肾脏畸形(先天性多囊肾、孤立肾、对侧肾发育不良、肾动脉狭窄等)、肾肿瘤、肾囊肿、肾内感染(含肾结核或肾周围脓肿)、出血性疾病、恶性高血压、尿毒症、抗凝治疗期间、大量腹水等情况下,均不宜行肾穿刺。随着穿刺针及穿刺方法的不断改进,穿刺成功率及安全性大大提高,而并发症逐渐减少。最常见的并发症为镜下或肉眼血尿、轻微腰痛,一般在1~5天内自行消失,无需处理,对患儿肾脏无影响。其他较为少见的并发症有:肾周围血肿、感染、组织脏器损伤、大出血等,极少报道因出血行肾切除。总之,只要我们掌握好适应症,认真做好术前准备,定位准确,操作熟练,并发症可以大大减少。可见肾穿刺检查并非如某些患儿家长所想的那么可怕,对患了肾脏病的孩子来说,肾活检可能是利大于弊。
尿液的家庭自测
胡明昌
1尿量。医学上,将24小时尿量小于250ml/M2体表面积称为少尿,小于50ml/M2体表面积称为无尿。
尿量明显减少多见于急性肾炎、肾病浮肿期,无尿更多见于急性肾衰:屎量增多一般为病情好转的标志,但是若病程较长患儿,尿量增多尤以夜尿多,则可能提示疾病慢性化,已向慢性肾衰发展,须及时就医。
2尿色。正常新鲜尿呈淡或深黄,主要是尿色素所致。血尿是肾炎的主要表现,在碱性尿呈洗肉水色或烟灰色;在酸性尿呈酱油色或浓茶色。随着疾病的好转,血尿减轻或消失。但是要注意有无服用药物和肾外疾病存在。
3混浊度。初排出的正常尿是透明的,但也随温度和pH值而异。尿浓缩时稍混浊,碱性尿时磷酸盐和碳酸盐沉淀而混浊,但加温或/和加酸后混浊即消失;尿酸盐存在时,尿液静置后,尿盆壁有微红色沉淀。其他病理情况下如屎路感染乳糜尿也出现混浊尿。蛋白尿时,尿液主要表现为泡沫多,而非混浊。
4气味。新鲜尿有特殊的弱芳香气味,受食物影响较大。当新鲜尿呈腐败臭味要高度怀疑存在尿路感染。
家庭自行观察尿蛋白的方法:
家长可自行将清晨尿5~8ml置于试管内,用蜡烛或酒精灯加热试管内尿液的最上段。待上段尿沸腾后加3%冰醋酸数滴,再加热至沸腾。如尿液从混浊变为透明,表示存在无机盐结晶;若混浊呈云雾状为屎蛋白+,有细小颗粒出现为++,有絮状白色沉淀为+++,凝块出现为++++。一般情况下,尿蛋白出现提示患肾炎、肾病。随着尿蛋白减少或消失,常提示病情好转和恢复。但是必须指出,尿蛋白不反映肾小球滤过率,当进入慢性肾衰后,尿蛋白并不是增加,而是有一定程度减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