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都市金环蚀

1994-08-24黄蔚伦

中国青年 1994年4期
关键词:银行

黄蔚伦

他们都还很年轻,他们所选择的职业,或者说他们以自己的能力所抓住的机遇,是我们这个时代许许多多的青年所梦寐以求的,生活才刚刚微笑着向他们招手。

然而……

因为一切都太真实了,为了他们以及他们家人今后的生活与前程,本文不得不隐去他们的真名实姓。

黄金铸成的十字架最沉重

H才25岁,因熟悉电脑技术,又从事过数据统计工作,被商调到某银行担任会计和电脑管理员。进银行后,他努力学习业务,一丝不苟地工作,加之其为人正派,工作认真,上上下下口碑极佳。

1993年春天,银行筹建证券营业部,组织上很自然地想到了他。作为骨干力量配备,发挥他懂电脑的特长,领导将他调任证券营业部第一个驻场交易员——“红马夹”。多么诱人的职业啊。股票是市民们于街头巷尾议论纷纷的热门话题,“红马夹”更是被誉为“蛋糕上的奶油”。H成了家人的骄傲,同学朋友们艳羡的对象,无数双关怀和羡慕的眼睛注视着他。H的心头也洋溢着兴奋与自豪,似锦的前程令他有点飘

飘然了。

一天,H的好友C在人头攒动的证券营业部找到他,握着他的手极为诚恳地说:“你现在可是青云直上了,别忘了朋友哦!”H不好意思地说:“不会的,我哪是那种人呢?”C马上接着说:“哎,帮我一个忙吧,我有些钱想炒股票,朋友你拉兄弟一把,怎么样?”“有多少?”C伸出三个指头。H明白是3万,他问C:“你要什么价位买?买什么股票?”c说:“我对股票一窍不通,你精通,你就看着办吧,随便你买什么!”

朋友的诚恳与信任使H有点惶惶然,他答应了朋友的请求。

作为一个经过专业培训的“红马夹”,H应该知道也完全知道证券从业人员是不得替亲朋好友买卖股票的。但是他要面子,讲义气。就他的经验和心眼而言,做一点手脚绝不成问题。何况他还占有“红马夹”的有利条件!在股价上扬的时候,帮朋友先拉进,再抛出,吃个差价,神不知鬼不觉就能赚它一票。他拿定了主意。

一念之差铸成千古大恨。

那一天,都市股市直线上升,冲破1300点大关。而实际上,整个股市当时已是在走钢丝了。H错误地判断跑差价的时候到了,此时不为朋友效力待到何时?于是,在上午9点多钟,他以16.15元的价位为C买入2000股真空电子股票。但由于股价继续上涨没有成交。他便把买卖股票的委托撤销了。

事后回忆,如果就此打住,也算悬崖勒马。可对于H来说,事情没有办成,无法向朋友交待,这面子也丢大了。他已经不再冷静,强烈的虚荣心使他头脑热得无法自控。面对着风险越来越大的股市,他孤注一掷,又以18.90元的价位买入3万多股电真空股票……

老天爷偏偏和他对着干。他刚刚成交,股价顿时下落。无奈中他于当日上午以17.80元的价位将刚买入的股票卖出。一来

一去,亏损5万多元。

H慌了手脚,亏损5万多已经无法向朋友交待。而帐上出现红字,更无法向领导交待。

再跑个差价,抹去红字!H已经利令智昏!在临近收盘前,H最后一次下赌注,凭空用公司的资金又买入了3万股电真空和2万股豫园商城股票。怎奈无情的股市一跌再跌,至当天收盘,H损失惨重,共亏损17万元。

当晚,同事们个个兴高采烈,因为当天的交易量创该营业部开业以来的最高纪录。而H却满腹心事,一言难发。他把经理请到会议室,痛苦地说:“经理,我出事了……”

17万巨款,个人怎么还?H悔恨,内疚,甚至想到了死。当他把这一切和盘托给父母和即将分娩的妻子时,犹如晴天一声霹雳,一家人除了捶胸顿足、抱头痛哭而外别无它法。

H的家境本来就很困难,他是依靠叔叔每个月挤出来的一点津贴上完中专的。现在,为了使国家不受损失,更为了挽救自己的侄子不受到严厉的制裁,他的叔叔发动村上38户人家近70口人筹集了17万元帮H退赔给了证券营业部。70口人中,有几位80多岁的老太太拿出了自己省吃俭用攒了无数年的几百元钱。

H背上的十字架何等沉重?他要背多少年?一辈子?

精心筑就的并非安乐窝

Z出生于1987年,共青团员,1985年从银行学校毕业后,进了某银行的分行工作。他利用业余时间读完了大专课程,正抓紧攻读外语以期拿下本科文凭。对于这样一个勤奋的青年来说,等待他的将是一个绚丽多彩的前景。他的父母分别是高级工程师和工程师,女友也在银行工作,两人的收入都令同龄人眼红。

z与正在读大学的妹妹同住一套宽敞的三居室房,这是当教授的祖父去世后留给他们的。谁知,最近从祖父曾经任教的学院传出消息:凡本院职工居住的住房折价出售,对职工遗属也照此办理,价格是每平方米建筑面积2200元。z粗略一算,买下这套教授房需要近20万元。他自1985年参加工作至今,虽然有七八年了,目前月收入也有800元,可毕竟是工薪阶层,难以筹措这笔巨款。于是,找机会发财买房的念头就时时在脑海里翻腾着。

6月初的一天晚上,Z照例赶到外语学院上课。在学院,他的好友J求他帮忙办件事。J说,汕头有位朋友想用99万元人民币换10万美元,划到上海汽车工业供销公司购买汽车,请Z帮忙,事成之后,J与z每人可得好处费5000元。

突如其来的“发财”机会引起Z的极大兴趣。他想:既是朋友所托,又可借此发财,为何不干呢!经过一番考虑,他答应了J,并在此后先收下了5000元的好处费。

行动之前,他酝酿了两套方案:一是凭借自己在营业二科工作的便利,找一个熟悉的中外合资企业,通过关系用人民币调换外币。但当时外汇调剂中心美元的调剂价已超过1:10的价位,这样做难度大,而且只能得5000元好处费,似乎不值得。发财购房的贪婪心理驱使他想用更加隐蔽狡诈的手法攫取私利。他凭借进银行工作时间长、熟悉外汇业务往来各个环节的优势,利用自己复核员的岗位便利,实施了另一套犯罪方案。

他将汕头客户从农行某分行营业部6月4日开出的99万元本票,通过支行向农分行托收后,宕在帐上,然后私做传票,偷盖经办员私章,将99万元分几批转入外汇人民币帐户。就这样,在没有外汇管理局批件和外汇额度的情况下,他将99万元人民币按国家当天外汇牌价,凭空买成172946.91美元。他将其中10万美元划到上海汽车工业供销公司帐上,余款72946.91美元转入丙种存款,私自借用同学姚某的姓名,开了一个为期3个月的个人存单,攫为己有。

大功似乎告成!

然而,具有高度警惕性的z的同事察觉并向领导报告了发现的疑点。经过连续两天的查帐,z私做传票、套取外汇、贪污7万余美元的罪行终于败露。支行领导一面火速通知分行追回已划入企业的10万美元,一面用电话通知调休在家的Z立即上班。Z接到电话后,又从J处得知划入上海汽车工业供销公司的10万美元已被划回支行的消息,自知东窗事发,于当晚到女友家痛苦地告别说:“我出事了,我们的关系到此为止吧!”

翌日上午,z向领导自首,坦白了犯罪事实,并交出了以姚某为户名的丙种储蓄单。检察机关接到银行对Z的指控书后,依法对z进行了拘捕和起诉……

Z铤而走险,精心筑就的是什么呢?

聪明反被聪明误

“S在学校一直是个学习刻苦、尊师守纪的好学生……”在S的母校采访时,教过S的老师众口一辞。

然而,走上社会后的S变了。五光十色的经商浪潮刮得他眼晕头花,看到那些挥金如土的大款,想起那些一夜之间暴富的个体户,再对照自己的安分守己入不敷出,他的心里产生了极大的落差。他觉得自己被时代嘲弄了。为了一种连他自己都说不明白的报复心理,他向人借钱做起了服装生意,他要向那些个体户挑战,他要超过他们。在一年的银行储蓄员见习期间,他无视劳动纪律,旷工做生意并不思悔改。为此,银行对他作出限期离行、自谋职业的处理。就在此期间,他因经营不善,亏损数万元。

1993年年初,才进银行一年半的S面临着1月31日前辞职离行、自谋职业的最后期限。一个离行之前捞它一把的罪恶念头萌生了。

春节临近,银行的业务格外繁忙,加之两位老同志生病,人手更显短缺。这时,S一反常态,积极上班。他乘人手少,业务忙之机,于1月22日窃取了空白活期存折和正副帐卡各一份,在家伪造活期存折帐户,并虚构了1992年11月27日存入9万元,12月某日又存入6.2万元的存款手续。随后于1月27日上班时乘人不备,偷盖了他人私章和业务公章,将伪造好的帐卡正本插入卡箱。

当晚,他邀请初中时的同学娄某密谋策划,S要娄背熟伪造存折上的姓名、住址和帐号,并约定了娄于第二日上午到银行取款的时间。1月28日上午,S离开自己的岗位,跑到柜面接待储户。娄某按约定的时间准时来提款,由S经手付给娄14.9万元。然后,S将伪造的副本底卡夹入帐户组的帐簿中。下午,S谎称去医院看病,与娄碰面取款和伪造的存折,给娄2000元作为报酬。

作案后,S将其中的4.5万元交给父亲还债,为女友买了1000多元的衣服和500元的皮鞋,给女友的母亲2000元现金,自己到中国银行存了两张面额为3万元和4万元的存单,然后将存折和帐卡抽出烧毁。

S自以为这一切干得天衣无缝。正当他准备离行后好好享受一番的时候,一张无形的大网已经向他的头上撒下来。检察机关在银行监察室、保卫处等部门的支持配合下,经过实地勘查和到S的女友家调查取证,在掌握了大量证据的情况下,把S请到了检察院。在铁证面前,S不得不低下头……

1993年8月,上海市中级人民法院以贪污罪依法判处S死刑,缓刑2年,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刚刚踏入社会的青年们,上面3位青年的悲剧难道不足以使我们引以为戒吗?

猜你喜欢

银行
破产银行处置成本分担论
把握银行独立保函的相对性
噪音银行
欧美国家银行处罚案的启示
10Gb/s transmit equalizer using duobinary signaling over FR4 backplane①
中关村银行、苏宁银行获批筹建 三湘银行将开业
把时间存入银行
保康接地气的“土银行”
走马观花东北边业银行旧址
“存梦银行”破产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