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们有理由对世界和人性不悲观

1994-08-24刁明章等

中国青年 1994年12期
关键词:美德共青团志愿者

刁明章等

我从心底感激和敬重青年志愿者

刁明章(71岁,青年志愿者活动受助者,北京市宣武区政协副主席)

去年底,我很荣幸地被选为北京市的100名接受志愿者服务对象。我们宣武区只有7位,我是其中之一。作为一个受助者,青年志愿者活动为我解决了很多实际困难,提供了特别的方便。

我是一个老病号,患了20多年糖尿病。在一次视察工作中,乘直升飞机,由于眼血管硬化破裂导致左眼几乎失明,右眼只剩0.2的视力。不久,我的脚又患了末梢神经炎,走起路来基本没有触觉。多种疾病缠身,上医院看病就成了我的最大困难。我老伴70多岁了,身体也不好。大女儿在浙江。二女儿倒是在北京,但小孩小,要工作,还有公公婆婆。三女儿工作忙,又在进修大学本科。谁都不能总抽出时间陪我上医院,而没人陪,我就走不了。就是在这种情况下,青年志愿者为我提供服务,真是雪中送炭。

结对子帮助我的志愿者是宣武区中医院的团总支副书记周咏梅。每次我上医院,她都先给我打电话,约好时间在医院门口接我,扶我下车,替我挂号领药,我上厕所她都要送到门口。看完病后,她还要替我打好“面的”,嘱咐司机我的眼脚不便,要他们照顾我。司机们总是问我,她是不是我的孙女或者学生。当他们知道她是志愿者为我服务,都深受感动。多数司机都很热情地扶我下车,有的还扶我到家门口。

她这样耐心细致地帮助我,不是一次两次,而是几十次了,已经将近1年,真是不厌其烦,也没有任何报酬。这中间,一些同事见她工作繁忙,都提出要替她照顾我,她不愿意,说她已熟悉了我的病情。

我从心底里感激她,尊重她,对所有像她一样的青年志愿者也同样地感激和尊重。在现在的商品经济形势下,相信不只是我们这些老年人需要青年志愿者,就是从改善社会风气和青年人自身的成长来说,青年志愿者活动也是不可缺少的。

只是做了自己应该做的事情

周咏梅(22岁,青年志愿者,北京市宣武区中医院团总支副书记)

作为一个志愿者,又是团干部,在刁老看病时照顾照顾他,我不过是做了自己应该做的事情。我觉得这事实在没有什么值得说的,你既然找到了我,我就简单地谈谈吧。

年初的事了。区卫生局团委通知我,有位老人,是市里选定的志愿者一帮一服务对象,医疗关系从大栅栏医院转到了宣武中医院,让我们团总支把这事承担下来。我当时想,这事要分配给下面的团干部团员负责,也行,但他们大多是在一线工作,要三班倒上班,时间上不易保证,我来负责还方便一点。就这样,我和刁老结成了一帮一的对子。

刁老基本上是一星期来我们医院看一次专家门诊。我做的事情其实很简单,就是在他来前先打电话联系好时间,到门口接他,帮他排队划价、取药,然后再替他打好回家的“面的”。时间久了,这事也就成了我工作的一部分。你问我划价、取药也要排队?当然要排。那么多病人看着,我不排队不好,而且我的心里也会过意不去。当然,有时候时间太紧,取药时我也会用一下刁老的老人优先证。

我能把这事坚持下来,主要是从心里觉得这事应该做。和刁老接触久了我才知道,北京市选作志愿者一帮一服务对象的100人,都是老知识分子老专家,他们都是有贡献的人,年龄大了,身体不好,我们年轻一代为他们提供服务,是理所应当责无旁贷的事情。拿刁老来说,当了几十年的小学校长,现在眼和脚都有毛病,谁遇上了都会照顾他的。我既然已经照顾上了,没有理由不照顾好。退一步说,就算刁老只是个普通老人,我们也该照顾他,不是说尊老爱幼吗?当初我也不知道刁老还有这样的身分和地位。

我的父母和弟弟都不知道我照顾刁老的事。我没跟他们说,我一直是把这事当成我的工作来看待的。在单位也只有我办公室里的领导和同事及几位大夫、团干知道,他们在这件事上都给了我很大的支持和鼓励。

对于青年志愿者活动,我想,使需要帮助的人得到帮助,感受到社会的温暖只是一个方面,另一方面还能使青年人在帮助别人时培养起同情心,保持住对人对社会的一片真情。这有利于自己的身心得到健康成长,养成健全的人格。

青年志愿者活动将造成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刘敬民(中共中央宣武区区委书记)

我是共青团组织锻炼、培养出来的,对中国青年志愿者活动十分赞赏。在我看来,在商品经济迅猛发展的今天,青年志愿者至少有三个方面的积极意义:其一,青年志愿者活动既继承了学雷锋活动的精神实质,又与商品经济社会中人际关系的变化相适应,它以更为现实的态度和普遍性在现代社会中调剂着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趋于协调,青年志愿者的行动净化着社会风气。其二,青年志愿者活动对广大青年是一个难得的锻炼机会。这一代青年在顺境中成长,尤其是在校青年,阅历相对较浅、社会化过程单薄,理当投身社会接受锻炼。而对国营大中型企业的广大青年来说,在企业经营机制交换的过程中,青年志愿者活动实际上也是让青年广泛地了解社会、将自身与社会融为一体的过程,所以青年志愿者活动对培养青年的品德、综合素质普遍有益。其三,在商品竞争、生存竞争激烈,各种舆论、声音驳杂的今天,共青团这面旗帜及时、勇敢地亮出青年志愿者这一鲜明口号并实施这一活动,带头走上社会,塑造跨世纪文明工程,令人振奋,它将在社会中造成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北京宣武区地处老北京区域,历史悠久、民风淳朴。我区共青团组织的“综合包户服务”及街道组织的“邻里互助”活动已坚持了10余年,其中有不少感人的事迹,也受过各级组织的表彰。我区党政机关将继续全力支持这些活动,并力争将青年志愿者活动与社会保障制度结合起来,不断注入新的生机,使之能够得以深入持久地开展。

团组织转化职能的一种尝试

陈建华(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副研究员、博士)

从社会学的观点看,共青团是一个组织,其生命力在于不断地扩展和转化职能,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广大的社会青年确实需要相应的组织形式来为他们的成长、发展以及为社会作贡献服务,共青团组织的生命力正在于此,其发展的潜力也在于此。青年志愿者活动是共青团组织职能转化的一种尝试,它体现了共青团的社会服务功能及以社会服务功能为主兼顾教育、团结青年的功能。

过去10多年,共青团也搞过各种各样活动,但都反应不大,未能持久,根本原因在于没抓到点子上。这次搞的青年志愿者活动至少可以从两个方面说是明智的、深思熟虑的:其一,跟社会客观需求相适应。现在我们的社会保障服务体系还很不完善,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相当一部分人的生活、工作和发展。而这种影响对于社会是不稳定因素。党和政府为解决这些人的困难虽然作了很大努力,但由于物力、财力和精力所限,不可能完全解决。动员社会力量,为社会保障服务体系的建立健全作贡献,是一种强烈的客观需求。其二,符合于青年人对服务社会、贡献社会的精神需求。青年人热情好动,在追求自我的成长和发展过程中,愿意为社会作贡献。以前我们不太注意到青年人的这种需求,或者是赋予了这种需求以太重的其他色彩,把青年们吓回去了。青年志愿者活动以志愿为主,志愿两字本身对青年即具有相当号召力。正是基于以上这两条,人们对青年志愿者活动反映强烈,好评如潮。这一活动如果组织得当,相信会有很长很强的生命力。

但是有几条必须要注意,否则就会走向反面:①不要把青年志愿者活动内容仅局限在做好人好事这点上,忽视了比较完善的服务体系的建设和服务技能的培养。这个活动要存在下去,必须要注意培养提高志愿者的服务技能,鼓励具有各种专业专长的人搞专长志愿服务。除非在救灾这种特殊情况下,不要把志愿者活动的格降低了。②在宣传青年志愿者活动及其精神时,不要拔得太高。应多从广大青年已有的思想意识水平和特点出发,着重强调这些活动对社会基础文明建设的突出作用,但不要无限制无范围地抽象、概括和提炼。③一定要保持青年志愿者活动的民间色彩。这样才有利于不断地巩固扩大青年志愿者活动的群众基础,同时也对推动现代化的社会服务体系的建立提供有益的尝试。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不可能干好所有的社会事务,需要借助群众组织的力量。另一方面,群众组织也需要和政府有关部门协调好关系。只有充分发挥民间和政府两种力量的综合优势,才能将社会和国家的事办好。

善行是一种超凡脱俗的追求

杨东平(北京理工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副研究员)

青年志愿者活动是一种善行,要理解这种善行,有必要先说说关于善行的动机。

自从有了“人人为自己,上帝为大家”这一说,具有利他行为的人便成为不合于众的少数派,成为行为异常的一类,关于他们的动机,也就有了种种解释和说法。

最容易被接受的是功利主义的解释。作为一种社会行为,利他的慈善行为是维系人类群体生活所必不可少的,因为人人都会有孤独无援、需要救助的时候。这被归纳为一句名言:“我为人人,人人为我”。付出实际是有偿的,虽然是一种延时的回报。

如果行善是一种有利可图的投资,那么为什么还有那么多的人并不倾向于这样做呢?功利主义对具有利他倾向的人的解释之一,是“心理利己主义”:人都是自利和自爱的,不过满足的途径不同。乐于助人者同样在追求“快乐原则”,他们采取的利他行为,是为了获得自己心理的满足而产生愉快。显然,我们每个人都体验过被感谢、被爱戴和被报恩时的这种快乐。

伦理学家不满意这种解释。他们相信归根结底是人们愿意过一种符合道德的生活;人不仅追求快乐,也追求美德和道德完善。古希腊的学者认为人类有四种基本美德:智慧、勇敢、节制和正义。基督教传统中有七种基本美德:信仰、希望、仁爱、审慎、坚韧、节制和正义,前三种是“神学”美德,后四种是“人类”美德。近世的道德学家,更倾向于将慈善和公正看作是最基本的道德美德,其他的一般美德如爱、勇敢、节制、诚实、感恩、宽容等等,都是从这两者派生的。如果仔细想一想,我们会觉得这一立论大致是能够成立的。

还有人从心理学、行为学和其他角度探寻这一答案,它至少有条件地否定了人性是自私的这一定论。对动物的直接观察和实验表明,许多动物即使在没有物质报酬的情况下仍然乐意从事困难的工作。对人的实验也证明了这一点:当工作人员被告知是在参加一项实验时,他们对枯燥乏味的工作忽然充满了兴趣和热情。这正像人们所悉知的:战争和苦难比和平生活更能唤起人的牺牲精神。

因而,在这个道德远非完善的现实世界中,有那么多的战争、罪犯、伤天害理的大逆不道,也有同样多的悲悯、慈善、浩然正气和天地良心。这至少说明,形似软弱的善良有着与私欲和贪心同样深刻的根柢;在每个人内心深处,或多或少都有一种超凡脱俗的追求,它使很多在庸常生活中的凡人能够在某一时刻闪出亮光,甚至成为勇士或英雄。

也许,我们没有那么乐观,企盼歌中所唱的“人人都献出一点爱,这世界就变成欢乐的乐园”;然而,当我们看到身边这些志愿者身上闪现的善良之光时,的确有理由对世界和人性不那么悲观。

猜你喜欢

美德共青团志愿者
志愿者
诚实是美德
第二课:共青团的创立之时代背景
我是志愿者
2020年警院共青团大事采撷
为志愿者加油
她是自立自强的美德好少年
逝前的美德
我是小小志愿者
相约二零一七,遇见魅力共青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