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为了能够紧紧地握住一双手

1994-08-24毕淑敏

中国青年 1994年12期
关键词:院落杜鹃小姑娘

毕淑敏

女孩,你真的不怕死人吗?

我在北京隆冬碧蓝色的天穹下,这样问一个美丽的小姑娘。站在临终关怀医院晒满了白色被单的院落里。

她穿着一件1994年初最时髦的红色太空棉短大衣,裹在黑色健美裤里的双腿挺拔有力,脚登一双黄色皮短靴——整个身躯灵巧得像一匹香獐。

我从来没见过香獐,但它是我想像中最灵动活泼的生物,我愿以它来命名这位年轻的志愿者。

我不怕。不怕这些就要死去的人。人要死的时候,都非常善良。和他们在一起,我觉得很温暖。女孩说。

北京的这所临终关怀医院,坐落在亚运村附近。在高楼大厦之间,有一套小小的院落。几十张病床,经年累月住得满满的。风烛残年的老人,把这里当作最后的驿站。他们得到周到的治疗和细心的照料,直到走进永恒的宇宙。院长告诉我,这里入院病人的平均时间是13.7天。

您明白这个数字的意思吗?院长问我。

我明白。我说。它的意思就是所有走进这医院的病人,在不到两周的时间内,都永远地离开了我们。

是的。院长说。他们在告别这个世界的最后日子里,都格外地渴望温情。

有一个小姑娘,在一个偶然的机会里,知道了有这样一所医院。她告诉了她的伙伴们。志愿者这个名词是与世界同步的象征,半是好奇,半是女孩天生的爱心,她和她的伙伴们就到这里来了,在一个星期五的下午,像一群小香獐跑进这白色的森林。

刚进院们,他们就后悔了,甚至不敢迈进充满药气的病房。她们像黎明时分凝结的露珠,幼小而清凌。她们无法理喻什么是死亡。

在护士的陪伴下,我战战兢兢地走进病房。穿柿黄靴子的小姑娘说。

一个老人一把抓住我的手,连连叫:杜鹃……杜鹃!

我刚要说我不是什么杜鹃,护士使了个眼色。我就紧闭了嘴。老人望着我,眼神里有一种深沉的眷恋,嘴边荡出微笑。我和他对视着,恐惧渐渐散去,心里充满了从天而降的感动。

那一天,别的同学忙着擦玻璃、给病人喂饭,我几乎什么也没有做,只是被那个濒危的老人握着手。他的手很瘦,可是很软,好像用旧的手巾。

护士后来告诉我,老人的女儿远在美国,名叫杜鹃。电报发了一封又一封,女儿就是不回来。他的神志已经模糊了,把我当成了杜鹃。

因为学校里的功课很紧,我们只能一周来一次临终关怀医院。我真的觉得我成了杜鹃,急切地盼望着下次志愿者活动的日子。时间终于到了,我第一个跑进病房,再也不觉得害怕了。推开房门,在老人躺过的病床上,他已经像烟一样地消失了,现在是一位老奶奶了……

我明白了什么是死亡,它就是一个人永远地不在了。我们每一个人都会老的,我们每一个人都会死的。我希望在我死的时候,身边能有一个女孩,我能紧紧地握着她的手……真的,我就是为了这个,因为我们都会有那一天。为了那一天到来的时候,我不会太孤单,我现在就要付出。所以我要做一个志愿者,所以我不怕死亡……

听一个如此晶莹如此年轻的女孩,在晴朗的天气里谈论死亡,有一种苍凉凄婉的美丽,盘旋于我们的头顶。

您的问题问完了吗?穿柿黄靴子的女孩很有礼貌地问我。

哦……完了。我说。我还有许多问题想问她,但看出她心不在焉。

那我就走了。我还要到病房里去给他们唱歌呢。她转过身。

哦,问最后一个问题:你给他们唱的是什么歌呢?我说。

唱“柳堡的故事”,就是“18岁的哥哥,他坐在小河旁……”那首。她轻声吟起来。

你还会唱这么古老的歌哪!我有些吃惊。这是30多年前的流行歌曲了。

原来不会唱的。后来一位老人对我说,他年轻时最喜欢这首歌的。我就让我妈妈教会了我。我想,一个人年老的时候,唱起以前的歌,就会回忆起年轻的时候。等我老了,也许要让那时的志愿者,唱一支“潇洒走一回”了。不知道他们会不会给我唱?

女孩子略微有些忧郁地说。

会的。她们一定会的。我十分肯定地说。

清脆的歌声,像鸽哨一样,在白色的院落上空翱翔。

九九那个艳阳天,18岁的哥哥,他坐在小河边……

猜你喜欢

院落杜鹃小姑娘
采茶小姑娘
院落(外二首)
春天的小姑娘
杜鹃红
杜鹃
百里杜鹃百里歌
百里杜鹃
采蘑菇的小姑娘
采蘑菇的小姑娘
院落里的黄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