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蚂蚁王传奇(五)

1993-12-31陈识金

祝您健康 1993年6期
关键词:新凤霞志成贝蒂

陈识金

“吴大夫,‘巧儿这厢有礼了!”这喜剧性的台词,不是在戏剧舞台上说的,而是回响在北京全军首届院校科技成果展览的博览大厅里;这清脆、有韵的道白。是当年的“刘巧儿”扮演者、著名评剧艺术家新凤霞面对吴志成的虔诚表演。新凤霞在“文革”期间因受迫害患了脑血栓,右手、右腿失去知觉,右边脸神经麻木。20余年来,她备受疾病折磨。吴志成得知这一消息后,于1990年初赶到北京新凤霞居处,说服她试用他研制的蚂蚁药。一年后,奇迹出现了,新凤霞23年无知觉的右面部恢复了知觉,右手、右腿也能活动了。她听说吴志成研制的蚂蚁药在博览会上获大奖,便与老伴、著名戏剧家吴祖光专程赶来祝贺。

1993年5月,吴志成在北京喜获丰收:他和南京政治学院“蚁疗中心”在全军院校科技成果展示博览会上捧回了三枚金牌、两枚银牌——他们参展的“蚂蚁类风湿灵”、“蚂蚁乙肝宁”、“蚁王口服液”和“蚂蚁壮骨酒”、“宫廷蚁酒”等5项蚂蚁系列产品全部获奖。真是一个了不起的成就!

5月10日和11日,中央电视台和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分别报道吴志成和“蚁疗中心”的蚂蚁应用科研成果“处于世界领先地位”。6月2日,《人民日报》在《蚂蚁助你健康》的报道中,开头就借用了一位外国权威人士的一段评语:“国际昆虫学会主席加伦教授在第19届国际昆虫学会上称:‘对蚂蚁的药效研究,中国走在世界前列。这位学术权威是在洞悉了现代化的中国金陵蚂蚁治疗研究中心的成就后,做出以上表述的。”6月10日,《解放军报》在显著位置进一步揭示了蚂蚁系列产品畅销不衰的奥秘。该院门诊部副主任凌华农向记者透露说:“我们之所以能使蚂蚁食疗产品长久占领市场,靠的是科技这个坚强的后盾。”1988年,门诊部聘请蚂蚁食疗专家吴志成等人组成蚂蚁科技攻关小组,成立了金陵蚂蚁治疗研究中心,5年中,他们自筹近百万元资金,利用当代最新医学科研成果和先进科研手段,对蚂蚁的食用和药用价值,先后进行了氨基酸、细胞因子的测定,并进行了蚂蚁药效的镇痛、抗炎、免疫、抗衰老、急慢性毒性等10多项科学实验。为了研制治疗类风湿的良药,他们做了上千次实验,治疗了来自30多个国家和地区及国内20多个省、市、自治区的近百万患者,并在上海、福州、广州、北京等地建立了20多个蚂蚁诊所,与10多个国家建立了蚂蚁研究开发应用的业务往来。

回忆走过的道路,吴志成感慨地说,成功的金字塔以其辉煌的魅力。令所有人仰慕;但最终能登上去的,只有那真正痴迷钟情于它而又执著攀登的人。想必这就是吴志成在事业的征途上拼力搬掉一块又一块路障而最终到达理想目标的内驱力。他也确实就是这样一位既痴迷钟情于蚂蚁而又执著攀登蚂蚁科学的先驱者。他悉心于蚂蚁食疗40余年,两度入狱,妻离子散,矢志不移,终于成为国内外著名的蚂蚁食疗专家,登上了蚂蚁科学的金字塔——赢得了“金陵蚂蚁王”的盛誉。

夜已经很深了,但吴志成仍在认真地拆阅办公室医案上的许多信件。突然,两封外国来信,深深吸引了他。一封是中国留学生周题从澳大利亚写给编辑部的,信中写道:“当我读了《乙型肝炎的头号杀手——蚂蚁》一文后,觉得很有意思,因为文中提到的澳大利亚麦克利大学的贝蒂教授就是我们的系主任。……”

另一封信则是澳大利亚麦克利大学安德鲁·贝蒂教授写给吴志成的信,信上写道:“吴大夫:您的《乙型肝炎的头号杀手——蚂蚁》一文,我很感兴趣,我就是您文中提到的贝蒂。您的大量的临床实践进一步证明了我在实验室中研究的结论……今年56岁的我,为找到您这位知音而感到无比兴奋,希望能有机会在‘蚂蚁王国里与您相会……”

读了这对师生热情洋溢的信,吴志成当即挥毫疾书,写了回信,殷切期待异国知音的到来。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黄沙始到金。吴志成经过40多年的顽强拼搏,终于与南京政治学院蚁疗研究中心的同事们一起,使我国对蚂蚁的研究跃上了一个新的台阶。他们结束了蚂蚁仅用于民间偏方的历史,使之登上了医学科学研究的殿堂。今日吴志成虽然功成名就,但是他在叩开“地宫”之门和捧回众多金牌银牌之后,并没有满足已有的成果,而是又开始向蚂蚁王国的纵深进军。他决心要用汗水和心血去填补世界医学蚂蚁食疗的空白,并使之从实际应用上升到理论高度。发扬光大中华医学……

猜你喜欢

新凤霞志成贝蒂
连志成:一心向战
上帝的手艺
周志成:我们要从跟跑迈向领跑
赔自个儿茶壶
天天都是感恩节
新凤霞为齐白石打圆场
你是我的另一半
贝蒂的项链
金钱买不到的东西
En bloc resection of semi-facet and lamina for thoracic ossification of ligamentum flavum with epidural ahs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