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阿平的梦与真

1993-08-27田禾

中国青年 1993年4期
关键词:嫁人车工命运

田禾

阿平步履沉沉地来到了编辑部,想从我们这儿知道她今后的路到底该怎么走。如果是恋爱、婚姻、家庭之类的问题,倒还可以慢慢解决,可阿平的问题不在这里。

她是一位没有户口、寄人篱下的“外来妹”,当她从电脑培训班结业,怀着十二分的期望在京城四处求职时,得到的答复是:

“像你这样的年龄,我们很难考虑。”

“恕我直言,你现在最应该考虑的是嫁人。”

“我要是你,宁肯守着不自在的‘铁饭碗,也不出来受罪。”

阿平是不小了——29岁。为何要离乡背景呢?

——“在我寂寞的童年,每当看见有汽车开出偏僻的小县城,我就想,这车去哪儿?高考落榜后,我走向社会当了一名车工。每当我和比自己大十岁二十岁的师傅一起上下班时,我就想:生活就是这样吗?他们的现在就是我的将来吗?”

阿平不甘心这辈子就当车工,她考上了电大,然后求情、送礼,终于在家乡找了一份比较理想的工作——办公室秘书。如果阿平很知足,这种工作对她来说自然是再合适不过了。她可以像她周围的那些女人一样,织织毛衣、拉拉家常,整天轻轻松松的。可阿平不是这样的女孩子,她爱琢磨事儿。

——“我越来越感到这种被动空虚的生活是多么没意思。长期呆在一个地方,什么都太熟悉了,甚至麻木了,最痛苦的是周围没有一个可以交流的对话者。”

阿平带着改变命运的梦离开了家乡。

——“拿出所有的积蓄,我来到楼群入云的深圳,到处求职,屡屡碰壁。从深圳回来已经一无所有,并为此付出了代价。我震惊了!过去不满现状,自认为比别人强,被埋没。出来之后才明白自己不过是支小小溪流,既缺乏生存的本领,又没有谋生的才能,更无法去抓住各种机会来改变自己的命运。十多年来,我认为周围的那些只知道带孩子、做家务的女人是愚昧的、不幸的,而自己随心所欲地看书、写作、幻想才是脱俗的、不平庸的,这种小天地造就的自己却无法适应外面竞争的世界。”

阿平终于觉醒了,认为一切必须从头开始,重塑一个适应时代和社会的自我。

她冷静下来考虑自己的今后时,觉得过去的一切都可以随时间而改变,但唯有一点却无法改变——她已经29岁了。——29岁的女孩还会有梦吗?

她想到家乡人那些不解的目光时,就对这个问题画上了巨大的问号。离开家乡时,她听到了太多的责问:“29岁了不去嫁人,跑到外面干什么?”出来之后,仍然有人问她:“你这么大了,放弃过去舒服的工作出来打工不感到压抑吗?你这么做真的能实现自己的想法?是不是太天真了?”

阿平一遍又一遍地想:“如果我不是29岁……”

难道一个人对命运的抗衡真的取决于年龄吗?

她来到北京,准备用新的尝试打破“年龄论”。一个单身女孩,出门在外面临的困难是可想而知的。好不容易找到了一个可以栖身的地方,但是不能白住。

于是阿平晚上就在她栖身的这家旅馆打工,白天的时间则在外面学英语、学打字,一天紧张的学习结束后,晚上还得值夜班,这种生活比原来要辛苦十几倍。

阿平的心情常常是复杂的,一方面,她终于让自己走进了宽广的北京城,并且是在做自己想做的事;另一方面,找不到工作的压力时时压迫着她,使她的信心几乎濒于崩溃。她也想过是否回到原地,但最后,一种更为坚定的决心,总是能留住她。

“我想过一种新生活,不想重复过去。”

这是一个再真实不过的理由了,它是阿平对自己的选择作出的诠解。但解释归解释,现实归现实,她无法找到工作,29岁的女孩只能重复别人、重复过去吗?

矛盾始终困扰着她,在北京的半年,究竟得到了什么?

一一“我的收获远远少于我付出的代价,也许我像唐·吉诃德一样,和风车作战得不偿失。但我不想退却,也决不后悔,因为奋斗的艰辛比起从前那种无所事事的痛苦更能让我忍受,而且这种艰辛后面还存在着希望。我要为那些困在底层、没有勇气走出来改变自己命运的姐妹作个榜样!”

这就是阿平的所得。

两个月后,阿平去了海南,等待她的将会是什么?

对此,阿平已经有了足够的精神准备。在离京之前,她去了趟香山,登上烟雾缭绕的鬼见愁峰顶,阿平的耳边响起的是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泪水禁不住蒙住了她的眼睛。

她说:“我强烈地感到我的梦想在向我召唤——过一种和过去不同的生活。虽然29岁不再是做梦的年龄,可我必须把我的生命交给我的梦想并为之奋斗下去,否则我无法安宁。司汤达在自己的墓碑上写着:活过、爱过、写过……有一天我的生命即将结束时,我也会坦然地说:我活过、爱过、写过、奋斗过……”

猜你喜欢

嫁人车工命运
嫁人就嫁油菜坡
命运的更迭
命运秀
道岔车工电联合整治管理经验
女性年龄大了就不好嫁人了吗?
“我要嫁人”
命运
命运是否掌控在你手中
中职数控车工专业一体化教学探析
关于车工实习教学的几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