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得陇望蜀的中国文人们

1993-08-27阿今

中国青年 1993年5期
关键词:张贤亮下海文人

阿今

中国文人历来有“文以载道”的传统,自身的使命感过于强烈,追逐名利的同类往往会受到耻笑。在改革开放前几十年,名利成了文人的万恶之源,谁有名利思想谁就会被打入另册,很多大文化人仅仅是“三名三高”便成了反革命。这道名利的“堤坝”使多少文人望而生畏,不敢越雷池一步。当中国社会的巨大变革把文人抛进商品经济的大海,他们中的不少人先是牢骚满腹,不满于“写书的不如读书的”,不满于歌星笑星一场戏就相当于自己半辈子的积蓄,后来索性不再叹息,以笔为桨,弄潮商海,完全换了一种活法。

江浩:一年稿费能买一部车

内蒙古著名作家江浩是搞纯文学创作的,他10年前创作的《猎场札撒》被誉为具有超前意识的影片,是第五代导演的代表作。无奈这种“超前意识”不被广大影迷看好,全国买下这部影片的拷贝仅仅两个。江浩另一些很有层次的作品如《盐柱》等也是圈内的人叫好圈外的人一无所知。江浩也在反省自己:难道作家就该这样漠视市场?这位自小因父母离异而被命运抛在内蒙大草原的作家有着独特的经历,他被土匪教唆当过少年盗马贼,他挖掘了那段经历,搞出了《盗马贼》《英雄无泪》等受欢迎的影片,并在编导《烈火金钢》后创下卖出357个拷贝、为国家赢利数百万元的纪录。但他认为文人仍有着悲哀的一面,仍然很难把握自己经济上的命运。有的影片他创收的是天文数字,而得到的只是糊糊口的钱。他又做出一个惊人之举,不找出版社而找到书商当自己的经纪人,他的一切力作都委托书商出版,书商对他的作品按经济效益论价,由于屡有受广大读者欢迎的佳作,他的稿费标准已是国家标准的几十倍。他一年的稿费就可以购买一辆轿车——尽管他尚无购买的计划。

卢宏:既要艺术又要钱

有相当一批文化人是为艺术而下海的。

卢宏从中央工艺美院毕业后在一家出版社当美编,但他独立创作的喜悦很快被不少烦恼湮没了,一个年轻的大学生供职讲究资历的官办机构,他的能力不得不受到怀疑;作为一个颇有个性的画家,他的棱角不时受到误解,而最终他不能不服从行政命令。过了而立之年,他见自己的成就仍是平平,预感到他将像不少有才华的前辈,在听话和不断磨平棱角的过程中度过平庸的一生,于是决计跳槽下海,到一家民办的广告公司当艺术总监。他拍出了一个个短而精的广告片,为公司带来声誉,他也尝受到创作自由的甘甜。后来他又执导了一部6集专题片《难圆足球梦》,尽管受到观众的欢迎,但公司却对他因艺术而影响生意有些不满,他感到要玩艺术不能不“单练”,于是又辞掉艺术总监之职自己成立了久久世纪艺术广告公司。这家广告公司与别家不同的是,它用艺术形式进行广告宣传。针对“广告人”这一题材尚无人触及,他与北京电视台广告部共同策划了30集大型电视连续剧《广告人》,由文坛大腕王朔领衔。这个点子很快引起许多厂家浓厚兴趣,不到半年时间,他已筹集了近200万元资金,而这部片子的总导演就是卢宏。他说,如果他不下海,仍在国营单位熬,很可能10年后甚至到退休,他也未必轮得上这个机会。不过,他也很清醒,下海固然能带来机遇,但不能保证艺术上的成功,他将尽量为下海的文化人树立一个成功的形象。

张桦:文人经商有自己的优势

文人下海与始终在海中的商人不同,文人有经商的弱项,但也有自己的强项,商人与文人的互补常能产生奇佳的效果。这是原北京外国语学院教师张桦的体会。这位当年以《京华建筑沉思录》名噪文坛的作家身不由己地下了海。在这之前,他曾想写一本《老板们》的书,在与老板们的朝夕相处中,他发觉这些企业家说得少,干得多,他们代表着中国经济的现在和未来。但文人也有自己的长处,那就是擅长策划,知道怎样煽动人心。一个产品出来,应该用最简洁、生动的方法让消费者知道。张桦先是帮助一家矿泉壶制造厂扩大影响,他得知《编辑部的故事》有可能打响,便与企业家一起策划用这部片子推销自己。这个厂家花费了一笔不小数字的广告费,起初效益不大,随着电视剧越演越红,矿泉壶的知名度也越来越高,厂家颇为满意。张桦又成立了一个“爱迪尔公司”,用英语翻译便是“思想、主意公司”。这家公司不少成员是博士生、研究生,他们为多家企业搞了策划,各种奇妙点子令人拍手叫绝。比如他们为光翌公司在劳动人民文化宫策划了光翌城,不仅公司知名度大增,也带动了北京夜间一片灿烂的灯海。张桦认为,外国有报业大王、电视大王,他们本身就是大企业,更是其他企业产品不可缺少的媒介。中国的文人似乎还走不到这一步,但把特长和智慧做为资本也是颇有前景的。

张贤亮:自己给自己落实待遇

著名作家张贤亮在银川的一次座谈会上说:“改革14年来,我一共发表了300多万字的作品,其中6部被搬上银幕,3次获全国小说大奖,我的作品被翻译成17种文字介绍到国外。英国《卫报》邀请15个国家的作家开辟了一个‘作家专栏,中国唯一入选的作家就是我。目前我还是中国作家协会主席团成员,西北五省我是唯一一个。作为宁夏文联主席,我又是一个正厅职干部,可整个自治区的正厅职干部中,唯有我一个没有小汽车。我花了3年写成的一部作品《烦恼就是智慧》,稿酬只有4100元,还不值刘欢唱一首歌。中国现代作品集从鲁迅开始仅出过20多本,我的作品集也出版了,仅仅有320元稿费。我曾试图劝阻许多改行下海和走出宁夏到外面‘捞世界的同仁,然而他们一句话就把我顶了回来:‘你张贤亮这么高的成就,就这么个低待遇,你让我们指望什么?我知道这些同仁都是深深迷恋文学的夫子,是无可奈何,被逼得下了海的。在这种情况下,怎么能让专业和业余作家安心写作,严肃写作?”

现在,张贤亮自己也被逼到了非上“梁山”不可的地步。他说,若再不成立自己的股份公司投入经商的大潮,那么宁夏的文化人和文化事业非散了摊子不可。他们也要经商“脱贫”了。

说干就干。张贤亮利用自己的社会身份和关系,在短短几个月里就办起了艺海实业发展有限公司、宁夏商业信息有限公司、宁夏艺术家装潢集团,集三家大公司和董事长于一身,别是一番风光了。往日充满书卷墨气的办公室,变成摆着传真机、微电脑,每3个小时就可以收到一份来自全国各主要城市的商情简报的商业信息机构中心。大经理写字台后坐着的俨然是大董事长张贤亮。张贤亮也不讳言说:他的公司除国家政策法律明令禁止的项目外,其他什么贸易都做。而且用他自己的话说,他对经商已经上了瘾,有了极大的兴趣。今后可以不写60年代劳改生涯,不再写“烦恼就是智慧”了,而要写90年代的市场经济大潮。

文化人毕竟是文化人,尽管纷纷下海也是“携笔从商”“为文从商”。要不是文化到了不能养家糊口的地步,谁也不愿丢了文化人的斯文。从文人下海经商的范围看,也多是围绕文化商品市场打转转,那种纯商业的下海仍不多。

猜你喜欢

张贤亮下海文人
文人与酒
我没有和张贤亮合过影
文人吃蛙
宋代文人爱睡觉
文人与石
FORBIDDEN MONEY
Forbidden Money
不听课的尊重
蒸发波导下海杂波对雷达探测的影响分析
著名作家张贤亮病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