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奇异的“亲和”现象

1991-12-30宋文发

祝您健康 1991年1期
关键词:艾滋病毒乙肝病毒联合体

宋文发

大家知道,当病菌、病毒、寄生虫等入侵人体以后,人体的免疫系统就会自发地组织起来,勇猛顽强地去消灭入侵之敌。免疫系统的这种天职,往往是使我们得以健康地生活的重要因素。

然而科学家们观察到,人体的肝细胞却对入侵的乙肝病毒有着不可思议的“亲和力”。据研究,它们之间有着能够相互识别、相互联系的特异受体,通过这类受体,乙肝病毒就能容易地与肝细胞结合在一起。肝细胞内的卫士——溶酶体则对入侵的乙肝病毒麻木不仁。令人惊奇的是,肝细胞还甘愿“借出”自己的酶系统帮助乙肝病毒繁衍后代。

与上述情况相似,人体的T淋巴细胞也对入侵的艾滋病毒有着不可思议的“亲和力”,它们之间十分容易地结合在一起,T淋巴细胞也会“借出”自己的酶系统帮助艾滋病毒繁衍后代。真是怪事!

专家们研究认为,艾滋病的高发年龄在30~39岁之间。按理,这个年龄期正是人体免疫机制最旺盛、最强有力的时期,可是人体的免疫系统却对艾滋病毒的反应不敏感,不能产生出足够的抗体去消灭它们。

如何解释这种令人费思费解的现象呢?有差学者提出了“内源性病毒”的新概念,但至今仍无公认的科学理论模式。据笔者看,这类病毒原本就是人体自己的成份,它们原本就是组建为人体这个“庞大联合体”的下级生命单位。可它们后来背叛了联合体,由于它们曾经是人体这个庞大联合体的一员,所以它们还保留着与这个联合体的某些联络信号、某些识别系统——即某些“自组织”的属性。例如,有的学者发现,乙肝病毒的遗传分子是不完整的,必须依赖于宿主细胞(肝细胞)的DNA上的重叠序列的启动才能完成编码任务,才能表达自己。还有学者发现,在乙肝病毒的蛋白质外壳上杂有靶细胞膜的相同的抗原成分。为什么病毒与宿主(靶)细胞会有一定的亲和力并能避开免疫系统的监视、攻击呢?显然与它们曾是“自组织”有关。

生命应是进化和顺演的,某些下级生命单位“背叛”人体这个大联合体,则是一种退行和反演。有的专家认为,恶劣的生活环境,恶劣的外界刺激,不良的情绪和习惯……是诱发下级生命单位背叛联合体的重要原因。如果此学说成立,那末,如何防止下级生命单位发生背叛,同时又提高自身免疫系统对背叛者的识别能力与镇压能力,则是保证人体健康长寿的一个尖端研究课题。

猜你喜欢

艾滋病毒乙肝病毒联合体
乙肝病毒感染在妇科恶性肿瘤发生发展中的研究进展
乙肝病毒携带者需要抗病毒治疗吗?
胡蝶飞:面对乙肝病毒,乙肝感染育龄期女性该怎么做?
选择一线抗乙肝病毒药物治疗的重要性及必要性
我国女性艾滋病毒携带者的生育权选择探析
关于艾滋病毒/艾滋病的10 个事实
创新思维——打造智库联合体
归脾汤加减联合体针治疗心脾两虚型失眠48例
世界卫生组织:关于艾滋病毒/艾滋病的十个事实
工程联合体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