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疳积的治疗
1991-12-29贝国新
贝国新
疳积多发生于生活贫困地区三岁以下的儿童。它是一种严重威胁儿童健康的慢性常见病、多发病。我院每年接受此类患儿治疗万余例,设疳积专科。即自端午至立秋前这一段时间,为疳积发病高峰期。
三十余年来,我们采用一些独特的传统治疗方法,疗效理想,有效率98%,治愈率达91%。
就诊的患儿,症状一般很典型,面色腊黄,形体消瘦,皮肤干燥而无光泽,头发干枯成束,肚大,眼青,青筋兀露,或腹凹如舟,身倦无力,多有低热、腹泻、呕吐、厌食、嗜冷饮、小便混浊等症状。严重者不仅影响生长发育,还可并发其他疾病,以致诸病恶性循环,迁延难治。故历代医家,都把疳积列为儿科四大重症之一。
本病发生原因是多方面的。小儿发育未臻完善,脏腑娇嫩,消化机能较弱。若母乳不足,或断奶过早、过迟;或饮食不节,嗜食生冷甘肥,饥饱不均,使运化失司;或患有其他疾病,如痢疾、寄生虫病、慢性肠炎、腹泻、呕吐,以致脾胃损伤,消化吸收功能障碍,造成气液耗伤,肌肤失养。长期的营养不良,“积”与“疳”症,则逐渐形成。
“积”是停积、积滞之意。伤食后,食物停聚脾、胃,积而不消。为此,营养不足,机体自然日渐消瘦。
“疳”,一指“甘”,即病因;一指“干”,谓形体消瘦。积与疳虽名异而源同,前人有“积为疳之母,无积不成疳”之说。
治疗原则,一般先应去积滞,然后再调补脾胃,怯邪扶正。根据患儿的体质和病情,辨证施治。我院所采用的治疗方案及方药是;
1、先服疳积散(方一)及生津止渴液(方二),一同时将药粉(方三)敷小肚处,敷之前将药用鸡蛋白、面粉、白酒适量调匀。晚上睡觉前敷上,包扎之,次日早上去除。并结合采用割治鱼际肌(手掌部位)疗法,局部经严密消毒后,用手术刀片划破,挤出少许黄色内容物,绷带固定之,三天后解去。有的也可用三棱针刺四缝穴,挤出黄色粘液。
2、待消积后再运脾(一般10天以后),服消疳健脾糖浆(方四)。
附方(均为3岁儿童量,不足或大于3岁,按比例增减,服药期间忌鱼腥、冷饮、辛辣及不易消化之食物。)
(方一)疳积散:疳积草500g,疳积根150g,疳积粉100 g (五谷虫10g,淮山20g,花片10g,山楂肉20g,麦芽15g,木香5g,胡黄莲2g,内金3g,力曲15g,陈醋少许,烘炒研制而成)分为10等份,加水,每次煎1份(疳积粉用白布另包一起煎),日夜当茶饮,以小片猪肝或鸡肝为引,10天为一疗程。
(方二)生津止渴液,红参须5g,麦冬20g,芦根5g,五味子5g,加水煎好,分10等份,每天一份,掺入(方一),同服。
(方三)敷肚药粉,以栀仁为主,研成药粉,备用。
(方四)消疳健脾糖浆:党参15g,淮山15g,熟地10g,力曲15g,焦山楂15g,炒麦芽15g,白术10g,丹参15g,知母10g,伏苓10g,淫羊藿15g,甘草6g,红糖50g,加水熬成240毫升,分6天服完,1天3次。
如无条件到我院接受治疗,也可选用下列民间验方:
1、鸡内金30g,用瓦片焙黄,研为细末,每日1~2g,开水冲服。
2、青蛙一只,洗净,去内脏加少许生姜蒸熟,淡食。
3、力曲、麦芽、山楂各6g,加槟榔3g,水煎服。
4、鲜疳积草、葱姜各15g,捣烂加鸡蛋白一个搅匀,外敷脚心。
5、槟榔、使君子、苦栋树皮和根各5g,用文火烤焦研末,开水送服,每次1g,每日3次。
6、猪膀胱一个,洗净,用100 g白酒灌满,将口系紧,睡前敷小肚处,可治食积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