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本月日历上(3月)
1991-09-27寇伟
寇伟
1861年3月:外国公使开始驻节北京
根据不平等的中英、中法《天津条约》中外国公使可以“常驻北京”的条款,1861年3月,法国、英国相继在清政府的统治中心北京设立使馆。俄国、美国也随后在北京设立了使馆。按照国际惯例,有外交关系的国家之间互设使馆是很正常的事情。但在半殖民地的中国则具有完全不同的性质。外国公使是以征服者的身份驻节北京的,他们凭借不平等条约凌驾于清政府之上,直接干预清政府的内政外交,彻底改变了以往那种既想控制又鞭长莫及的状况。美国公使就曾说:“中国政府,从远方不能驾驭,到了它的身边,它就变得驯顺多了。”清朝的一些官员也说:“夷酋住在京城,中国虚实,无不毕悉,始不过侵我利权,近复预我军事,举凡用人行政,渐行干预。”从此中国的半殖民地化进一步加深。
1862年3月:“洋枪队”改名“常胜军”
1860年,为阻止太平军对上海的进攻,清苏松太道吴煦与买办杨坊出钱雇用美国流泯华尔,在上海召募一批外国冒险家和亡命之徒组成洋枪队。但洋枪队在与太平军的交锋中屡吃败仗。1861年8月,华尔改组洋枪队,以欧美人为军官、中国的兵痞流氓为士兵,组成中外混合军,并配备了新式武器和进行新式训练。1862年3月,正式改称“常胜军”,队伍扩充到5000人。“常胜军”配合清军和英法侵略军在上海、嘉定、青浦、奉贤、松江、金山及浙江宁波、余姚等地进攻太平军。但太平军很快夺回青浦,并活捉其副统领法尔思德,华尔也一度被围困在松江城内。“常胜军”从此“闻风丧胆”,不敢与太平军交手。当时统帅太平军进攻上海的忠王李秀成就说:“洋鬼并不敢与我见仗,战则即败。”9月,华尔在浙江慈溪县城(今慈城)被太平军击伤毙命,美国人白齐文继任“常胜军”领队。1863年3月,由英国侵略者戈登任统带。1864年5月解散。洋枪队乃至“常胜军”,是外国侵略者与清政府相互勾结的产物,在镇压太平天国革命运动中为非作歹,对中国人民犯下了不可饶恕的罪行。
1885年3月:镇南关大捷
1885年,法国茹费理内阁疯狂推行殖民扩张政策,在越南得手后,把侵略的战火烧向中国。2月13日,法军占领谅山,23日,攻占文渊,闯入镇南关(今友谊关),25日,法军退到关外,临走前炸毁了镇南关及其附近工事,并在关前插立木柱,狂妄地用汉字写上:“广西的门户已不再存在了!”清廷起用年逾七旬的老将冯子材帮办广西军务。冯子材赶到后,即命部队在关前隘附近抢修了一条横跨东西两岭的长墙,并在两岭上修筑炮台。3月23日清晨,法军主力2000多人向隘口扑来,冯子材指挥士兵奋起抵抗,双方展开激战。次日,法军在炮火掩护下,扑至墙下,有的已经爬上长墙,形势十分险恶。冯子材“以帕裹首,赤足草鞋,持矛大呼跃出”墙外,率先杀入敌阵。全军感奋,一齐涌出,与法军展开肉搏战。当地壮、瑶、汉等族人民和1000多名越南义军也赶来助战。法军伤亡惨重,加之后援不继,全线溃退,逃出关外。此战,毙、伤、俘法军1000多人,缴获大量枪炮弹药。这就是威震中外的镇南关大捷。消息传到巴黎后,法国朝野震动,茹费里内阁被迫倒台。
1913年3月:宋教仁被暗杀
1912年8月,宋教仁以同盟会为基础,联合统一共和党等几个小党派,成立国民党。宋教仁,湖南桃源人,早年曾赴日本留学,对西方资产阶级议会政治十分欣赏。民国后,出任唐绍仪内阁农林总长,坚主“责任内阁”,为袁世凯所不满,被迫辞职。1912年冬,宋教仁离京南下,到处发表演说,批评时政,宣传国民党“政党内阁”主张。1913年2月,国民党在第一届国会选举中获胜,获参、众两院共392个席位,在议会中占绝对优势。宋教仁随即草拟《国民党之大政见》,准备进京组阁。就在3月20日,宋教仁动身时,在上海车站遭到袁世凯党徒的枪击,22日身亡。袁世凯暗杀宋教仁真相揭露后,许多国民党人开始认识到通过和平手段建立资产阶级民主政治是不切实际的幻想。孙中山更是从宋案血泊中看清了袁世凯的真面目,毅然发动了武装反袁的“二次革命”。
1915年3月:全国掀起抵制日货运动
1915年1月,日本乘袁世凯梦想复辟帝制之机提出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日本的侵略野心和袁世凯的帝制梦想,激起了全国人民的强烈愤慨和反抗。3月,上海各界人士奔走呼号,组织罢工、游行示威,成立“国民对日同志会”。广大市民还召开群众大会,愤怒斥责袁世凯的卖国勾当,并决议抵制日货。上海日商工厂中的中国工人几乎全部罢工。全国各地纷纷响应,迅速形成声势浩大的抵制日货热潮。在汉口,游行群众高呼口号,捣毁日本商店;在沈阳,愤怒的群众向日本商店投掷炸弹;在厦门,群众散发禁用日本货币的传单。1915年上半年,日本输华商品价值较上年同期下降了1790万美元。这场由上海发起并波及全国的抵制日货运动,表现了中国人民的极大爱国热情和反抗外来侵略的伟大力量。
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逝世
1925年3月12日上午9时30分,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因患肝癌医治无效,在北京铁狮子胡同行辕逝世。噩耗传出,全国人民无比悲痛。当天,北京市民到行辕吊问者络绎不绝,铁狮子胡同交通几乎断绝。至14日,行辕所陈花圈不下500余。19日,孙中山灵柩移至中山公园举行公祭。4月2日暂厝于西山碧云寺石塔中。全国各地纷纷举行追悼会和纪念活动。孙中山临终时,留有国事遗嘱、家事遗嘱和《致苏联遗书》。遗嘱指出:“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必须唤起民众及联合世界上以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奋斗。”并嘱宋庆龄代他访问苏联,以实现他未遂的愿望。中共中央为孙中山逝世发出唁电和《告中国民众书》,号召全国人民“加倍努力”,为实现孙中山先生的遗愿而斗争。苏联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发来唁电,称赞“孙中山的事业将活在中国的工人和农民的心里”。
1926年3月18日:“三·一八”惨案
1926年3月16月,日本帝国主义炮击国民军遭到痛击后,纠集英、美等八国公使向北洋军阀段祺瑞政府提出最后通牒,无理要求中国撤除津沽防务,限48小时答复。帝国主义列强的野蛮行径激起中国人民的极大愤怒。18日,在共产党人李大钊、赵世炎、陈乔年等领导下,北京各界民众5000多人,在天安门前举行反对八国最后通牒示威大会。会上,李大钊号召人民联合起来,“反抗帝国主义的联合进攻,反对军阀的卖国行为”。大会通过了反对八国最后通牒、驱逐帝国主义国家公使、立即撤退驻津外国兵舰、组织北京市民反帝大同盟等项决议。会后,2000多人前往铁狮子胡同段祺瑞执政府请愿,当行至执政府门前时,段祺瑞竟命令卫兵开枪射击,当场打死47人,打伤200余人,李大钊、陈乔年都负了伤,造成“三·一八”惨案。鲁迅悲愤地称这一天是“民国最黑暗的一天”。血的事实使中国人民更加认清了帝国主义侵略行径和军阀政府的卖国嘴脸。中国共产党发表《告全国民众书》,宣布段棋瑞为“彰昭较著的卖国凶犯”,号召人民“立即起来团结、武装和革命”。在全国的声讨下,4月9日,段祺瑞政府垮台。
1930年3月15日:国民党邮政储金汇业总局成立
1930年1月,为控制邮政财权,国民党政府交通部提议将邮政储金、汇兑、保险、代收贷价等业务从邮政总局划出,另设邮政储金汇业总局。3月15日,邮政储金汇业总局在上海成立,由刘继蕃任局长。刘继蕃雇用英籍邮务长任会办兼会计处处长,充分暴露出这个机构的官僚买办性质。除以上业务外,邮政储金汇业总局还经营买卖股票、抵押放款等银行业务,以大量吸收存款,直接为国民党反动统治服务。8月,当国民党政府为发动内战筹集经费而发行公债时,该局一次就认购250万元,相当于当时上海全部邮政储金的一半。1935年,邮政储金汇业总局改称邮政储金汇业局,由直属交通部改直属邮政总局。1942年7月,徐继庄任局长后,把储汇局纳入国民党四行两局,成为四大家族金融垄断资本的一部分。
1938年3月27日: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成立
1938年3月27日,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简称文协)在汉口宣告成立。这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文艺界的统一战线组织。在成立大会上,周恩来发表热情洋溢的讲话,说:“今天到会场后最大的感动,是看见了全国的文艺作家们,在全民族面前,空前的团结起来”,这种团结“象征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一定可以凝固的团结起来,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大会主席团由郭沫若、邵力子等10余人组成。大会推举周恩来、蔡元培、罗曼·罗兰、史沫特莱等13人为名誉理事,推举老舍、郭沫若、茅盾等45人为理事,老舍为总务部主任。文协在全国各地设有数十个分会和通讯处,出版了会刊《抗战文艺》。中国共产党通过文协中的党员和进步人士,广泛团结全国文艺工作者,有力地领导与推动了抗日救亡宣传工作,为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同年8月,文协迁往重庆。抗战胜利后,改名中华全国文艺界协会。
1949年3月:中共中央七届二中全会召开
1949年3月5日至13日,中国共产党第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在河北平山县西柏坡村举行。到会中央委员34人,候补中央委员19人。毛泽东主持会议并作了重要报告。报告提出了促进革命迅速取得全国胜利和组织这个胜利的各项方针,指出在革命即将取得全国胜利之时,党的工作中心必须由乡村移到城市,今后的中心任务是恢复和发展生产,使中国稳步地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指出了由新民主主义社会转变为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方向。报告还阐述了全国胜利后在政治、经济、外交等方面的基本政策,强调巩固无产阶级在国家政权中的领导权,并特别告诫全党同志警惕资产阶级“糖衣炮弹”的侵蚀,说“夺取全国胜利,这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今后的路“更长,工作更伟大,更艰苦”,要始终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和艰苦奋斗的作风。会议认为召开没有反动分子参加的新的政治协商会议、建立民主联合政府的时机已经成熟。会议还决定禁止给党的领导人祝寿,禁止用党的领导者名字作地名、街名等,反对对个人歌功颂德。会议在政治上、思想上为夺取全国胜利和建设新中国作了准备,解决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转变的重大理论和政策问题。23日,七届二中全会的新闻公报由新华社向全国播发。同一天,毛泽东、朱德、刘少奇、周恩来、任弼时等率中央机关离开西柏坡,踏上了进入北平的征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