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世纪寻找
1991-09-27聂北茵
聂北茵
回眸90年代第一年,中国青年思想的热点到什么?透过一片片真切的目光,我们看到的是——
漫漫人生,终生寻找;
一息尚存,就别说找不到。
……当我们回眸90年代第一个年头的中国知识界时,不难发现,在这一年,青年思想苑地里相继爆出的一个又一个热点,几乎每每都与“寻找”有关。青年们执著寻找着的是什么?而这种种寻找又说明了什么?
寻找雷锋与寻找“自我”
随着3月春风的徐徐吹拂,90年代第一春,学雷锋活动一下子热遍了中华大地。然而,很快人们便发出忧虑的感叹:
“雷锋没户口,三月里来四月走!”
雷锋哪去了?
雷锋是中国老百姓观念中的好人。在生活中,人们需要好人的理解,在困难面前,人们需要好人的相助。然而,曾几何时,人们—很少有人自己再愿意做好人。因为好人要吃亏,甚至牺牲自己的—切……人们似乎困惑了。
生活是平凡的,但来自生活的启示往往比说教更加深刻。当歹徒持刀行凶的时候,当儿童不幸溺水的时候,当火灾突然发生的时候,当有人病倒街头的时候,总是有人挺身而出!经过27年的风风雨雨,雷锋依然深深扎根在人们的意识之中,雷锋并不是神。
不可否认,在那个曾经扭曲的时代,雷锋也被扭曲。当我们否定了那段极左历史的时候,雷锋应该恢复他本来的面目。雷锋精神是亿万中国人价值观念和道德准则的旗帜。有些青年曾经十分推崇寻找自我,而把雷锋视为缺少自我个性的典型。然而不断的实践与思考,使青年们惊奇地发现,雷锋的一生是在一种明确的主体自觉意识指导下的人生实践,这本身就是一种个性意志的实现方式。
北京的青年学者陈晋在一次理论研讨会上的发言很发人深省:“当劳动转化为一种主体价值实现的需求,劳动而诚实,便是对这种需求的自觉;工作事业,就是印证自我价值的一种实践对象,一种象征;崇业,就是自尊,就是对自我价值的令人满意的确认。由此观之,像雷锋那样,用一种‘螺丝钉的精神诚实劳动,热爱工作,看起来简单而正常,但却包含了人们最基本的也是最崇高的人格价值取向。”
这便是人们寻找雷锋、寻找“自我”所做出的理性思考。
寻找悲怆与寻找青春
人头攒动,摩肩接踵。
时近1990岁末,“魂系黑土地—北大荒知青回顾展”又在京城掀起了一次寻找热。
从11月25日~12月9日,仅仅15天,参观人数突破10万大关!
一位中年妇女带着自己的女儿在售票处买了3张门票。进门时,工作人员很是奇怪,她解释说:“一张是我的,一张是孩子的,还有一张—买给我丈夫的,他也是北大荒人,但他已经去世了,如果他在世,他一定会来……”言者声音哽咽,闻者无不落泪。
参观者大大超出了“知青”的范围,七八十岁的老人,十几岁的娃娃都来了……北大荒人在寻找什么?人们在寻找什么?那是一段不堪回首、苍凉悲怆的故事。
有人不解:“那个年代又有什么可感慨的呢?那一代人不过是极左思潮的牺牲品罢了!”有人疑惑:“今天还有谁会像当年的北大荒人那么傻呢?”
然而,北大荒回顾展上的每一件展品—一捧黑土,一只茶杯……仿佛都在回答:“正是在那片土地上,中国的落后,民间咄咄逼人的贫穷和疾苦,使他们心中留下了中国的‘国情。
“他们—当年的北大荒知青们,对祖国对人民的特殊感情,就奠基于当年!”
悲怆中闪耀着火红的青春。
寻找导师与寻找真理
中国大地悄然兴起的“寻找毛泽东”热,始于青年知识分子集中的大学校园,波及出版、影视界,1990年达到高峰。
在北京最有名气的王府井新华书店,值班经理张超发现:书店里积压了近10年的250套《毛泽东选集》在2月底全部销完,以至供不应求。
据北京市新华书店总店当年10月对东城、西城、海淀文化知识界集中的三大区的调查表明,毛泽东著述也十分畅销。
与此同时,有关毛泽东的生平传记显得更加抢手:《走下神坛的毛泽东》、《领袖泪》、《红墙内外》、《生活中的毛泽东》,都已不容易买到。而电影院中,比如《开国大典》、《巍巍昆仑》、《四渡赤水》,过去认为政治色彩过于浓重的影片,今天却场场爆满,观众又多是小青年。
于是人们苦思冥想:被称为“第四代人”的新生代,为什么会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依然执著地去寻找毛泽东?他们在寻找什么?
中央某研究单位的青年理论工作者龙平平在毛泽东97诞辰之际,发表了一篇极开思路的文章,立即引起了思想界的注目。龙平平认为:“青年们寻找毛泽东,实际上是在寻找毛泽东一生都在寻找的精品,即引导中国兴旺发达的科学道路。青年们渴望从毛泽东奋斗的足迹中获取新的人生启迪,毛泽东的求索轨迹足以使青年受益和借鉴。”
的确,毛泽东曾经有过失误,但他一生追求的是在中国实践社会主义的真理,这正是追求真理的青年人们执著寻找毛泽东的根本所在。
寻找延安与寻找家园
离延安几千里之遥的中国青年政治学院的12名大学生竟骑着自行车,跋山涉水来延安考察。
距延安不远的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安政治学院,则把延安做为教学基地,每一届学员都在这里进行延安精神的教学实践。
据延安革命纪念馆提供的数字,1990年1~9月共接待参观者达12万多人次。仅延安地委安排接待的外地赴延安参观的青年就达15000余人。
于是难免有人困惑:改革开放的典型首当其位是“沿海”,那么寻找延安不有些“过时”甚或落伍吗?
解放军西安政治学院的青年军官李洪甫在一次延安精神理论研讨会上作出颇有见地的发言:“寻找延安精神是不是过时呢?那要看你找什么。我们今天学习延安精神,不是说今天的青年只能唱陕北民歌,而不能唱流行歌曲,只能扭陕北秧歌,而不能跳迪斯科;只能穿破衣服,而不能穿戴‘新潮……如果仅仅是这样,延安精神就失去了她博大精深的意义。延安精神的本质是共产主义旗帜下的理想信念、开拓奋斗,那么无论是搞改革还是搞开放,谁能离开这基本的两条呢?”
延安大学年轻的哲学副教授、延安学创始人郭必选则说得更加深刻:“寻找延安,实质是寻找我们的精神家园。青年人从崇尚‘一无所有,到迷信‘跟着感觉走,归根结底是迷失了自己的精神家园。而延安精神实质是一种中国气派的人生哲学,是走向未来的中国主体人格。”
写在本篇的结束
这种种寻找现象,归根结底说明了什么?
这是一种信仰寄托的寻找。
这是一种价值观重建的寻找。
从寻找自我到寻找雷锋;从寻找悲怆的北大荒到寻找火红的青春;从寻找导师的足迹到寻找真理的拓展;从寻找延安的热土到寻找我们的精神家园。应该说,这种种寻找,是刚刚拉开帷幕的90年代里青年知识界寻找新价值而显现出的一种向上的有规则的运动。
也许有人会问:为什么此起彼伏的寻找热点都集中出现在90年代初,而不是前几年呢?的确,寻找这个答案不能离开文化历史发展的社会背景。
随着10年改革开放,我们经历了一个价值变迁的转化。当我们否定了那个扭曲的“文革”时代,那段异常极左的岁月,当我们力图拨乱反正,对传统的信仰、精神寄托进行反思的时候,在我们的思想空间里难以避免地出现了价值迷失现象—人们曾一度轻易地否定了本来很有价值的文化传统、思想传统,而无可奈何地陷入了“一无所有”的困惑。
当我们经历了10年改革开放的洗礼,日益走向成熟之时,我们的思考轨迹又经历了一次新的“否定之否定”之后,我们便对曾经被自己轻易抛弃的传统价值,给予实事求是的肯定。我们终于懂得了,传统并不是凭主观意愿便能消灭的,它是我们民族的一种积累。我们终于明白了,传统并不是固守不变、恍若隔世的“死古董”,它是一代又一代人不断拓新、弘扬的有生命力的活的精神。虚无主义,目空一切,只能走向否定一切,最终也否定自己。当我们站在传统的大地上,开始新的创造时,我们感到那样的充实。
只要有人类,就会有思想:只要有人类,就要有寻找。在这个意义上,崇高的求索、不懈的寻找是同义的;在这个意义上,我们说跨越世纪的寻找,将是一代又一代人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