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的“妻子”与“情妇”

1991-08-20高孟平

中国青年 1991年8期
关键词:消得人情妇散文

俄国文学家契诃夫说过:医学是我合法的妻子,而文学则是情妇。然而我呢,却把文学当“妻子”,语文当“情妇”。

1984年,我随人才流动的大潮,从山青水秀的江南流到戈壁瀚海的西北边陲,与其说是支援边疆建设,不如说是找一块“净土”,能安下心来读书、教书。

5年多来,我只身一人在天山脚下,生活在教室、办公室、寝室三点决定的圆圈内。其间只回过一次家,而且在家只呆了3天。说实话,探家的目的是观赏丝绸之路上的风光。

5年间,有女大学生闯进我的宿舍愿和我结为朋友,也有同龄女性来关心体贴我,欲与我结为伴侣,而我却漠然置之。

这一切,在别人看来不可想像,不可理解。“离妻别子,抛家不顾,想必是另求新欢。”“他想独身,才30多岁!”“他不是一个男人。”“他生活一定很孤独。”……有人开始对我观察、盯梢,看我与女人接触了没有,了解我的工资怎么花,但他们都不知道我心中的一切。我有口难言,只好走自己的路,让他们猜去。

8小时之外,我“躲进小楼成一统”,遨游在文学的太空。读托尔斯泰、巴尔扎克、曹雪芹、鲁迅、巴金……我同情安娜、高里奥、林黛玉、觉新……我结识了卡列宁、杜大心、钟亦成……他们是活生生的人,生活在我的周围、我的房间。我也气壮如牛地写杂文,绞尽脑汁地构思散文、小说,但文学对我太吝啬,很难尝到自己劳动的果实。然而我仍然“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8小时之内徜徉在语文园地。备课是一目10行,批改作业是行云流水,课堂上唾沫横飞,口若悬河;我讲杨朔散文、莫泊桑小说,苏东坡词、龚定庵诗;我研究钱梦龙、学习魏书生、关注高润华。

大概是“工夫在诗外”,抑或是“有意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我教的学生大多语文成绩好,,很多考进了重点大学中文系,我也被推上了模范教师的领奖台。我的教学经验、论文也常被人介绍、采用,学校还要我当业务负责人。

我自知是平庸之辈,干不出什么惊人的成绩,但人们却夸我干工作忘我忘家。其实,这要感谢我的“妻子”与“情妇”。

新疆安宁渠试验场中学高孟平

猜你喜欢

消得人情妇散文
散文两篇
散文两章
纸上的故土难离——雍措散文论
“警界精英”携情妇“免分免罚”受贿上千万
贪官的情妇
顾工
郑振铎:为股消得人憔悴
为伊消得人憔悴
做我的情妇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