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点江山与营造江山
1991-08-20樊竞等
樊竞等
《人民日报》今年3月11日刊发了一条消息:甘肃天水营养化学厂开发成功“霉天敌”系列产品,从而使我国成为美国、日本之后,第三个能生产这种高科技产品的国家。这则消息很短,又谈不上什么重大,只得委屈地卷伏在版面的一角,任人遗忘。不过,假如你知道“霉天敌”是以贾爱元为首的天水师专的青年教师试制生产的,天水又是比较偏僻落后的地方,你也许会重新掂量它的份量。
今年30挂零的贾爱元原是天水师专的化学系教师。在大学任教,每周上几节课,课余泡泡实验室,翻翻资料,看看闲书,日子虽然清苦,倒也悠闲自得。他不甘心这种打发生活的方式,又无可奈何。唯一能给他平淡的时光带来些许波澜的,便是和青年同事们聚在一起神聊,他们管这叫“过嘴瘾”。年轻的读书人旁征博引,指点江山,或慷慨激昂,或感叹嘘唏,痛切陈词中夹杂着牢骚怪话,满腔热忱中隐露出自艾自怨。他们是学化学的,言谈中免不了涉及本行。“我们的化学工业至少落后20年。发达国家的化工产品,不下10万种,咱们呢,撑死1万种。”“可不是,一个简单的塑料油封,人家的5年不老化,国产货3个月就完。”“原料是一样的,关键是人家的添加剂厉害!”“我看,主要是科技体制有问题。”说起身边的天水,大家更泄气了。刚有人感叹天水没有化学工业,马上就有人尖刻地反驳:“谁说天水没有化学工业?做粉条我们至少有100年的历史!”
渐渐地,作为神聊主角的贾爱元觉得自己太无聊。一番高论,几句妙语,数落天水和中国的不发达,即使博得人们的几声喝采,又能于事何补呢。我们还是按照原来的轨道生活,天水还是没有像样的化学工业。他在思考,为了振兴天水乃至中国的化学工业,我们这样的人该做些什么,能做些什么。
1988年3月,命运给了贾爱元一次机会,师专的校办工厂亏损,校领导让他放下教鞭去当厂长。他犹疑着。教师和厂长,完全是两回事。如果去当厂长,这意味着稳稳当当的生活被打破了,他不再是商品经济大潮的看客和评论家,必须亲自入水搏风斗浪了。他反复用这几个问题进攻自己:一、贾爱元你常有宏论,中国工业的进步要靠高科技推动,谁去推动?二、你常评判中国的许多企业家文化水平低,素质差,你自己呢?三、你常批评中国的知识分子喜欢清谈,不愿务实,你能不能改掉这个毛病?
他被这几个问题打垮,底气渐渐足了。我豁出去了!
当时的校办工厂,实际上只有一个长满野草的院子,几间盖着油毛毡的土屋,主要业务是搞建筑维修,修理摩托车,贾爱元起初心有点凉,但很快调整到最佳温度。他明白,谁也不肯把金银铺地的企业白白交出去,正是这一张白纸,给了他描绘心中彩虹的天地。他一门心思地想,砌墙修摩托车,这和高校办的企业不相称,我要瞄准一流水平,要干就干最好的!
他认为,我国工业之所以落后,科研教学和生产实际、市场需求相脱节是重要原因之一。我国不乏优秀人才,但他们主要集中在大专院校和科研单位,不愿流向企业。许多专家学者搞出一流科研成果,由于没有企业生产推广,接受市场检验,往往束之高阁,难逃展品——礼品——废品的命运。只要他的企业一手抓市场,一手迅速把一流科研成果转变成商品,就能立足于不败之地。
贾爱元上任以后,用了一年多时间稳住校办工厂的阵脚,同时组织教师翻阅国内外化工行业的大量资料。他还走出天水,绕了大半个中国,一边拜访有关的专家学者,一边了解市场需要。终于,他捕捉到一个重要信息:我国有数万家食品和饮料生产厂家,有十多万瓜果蔬莱生产基地,每年对防腐保鲜剂需求量很大。由于中国不能生产这种防腐剂,每年须花1个亿外汇进口尚不能满足需要。中国科学工作者已研制出国际上领先的“富马酸二甲酯”防腐防霉生产技术,至今仍被冷落、无人问津。他眼睛一亮,校办工厂就上这个项目!
高效防腐剂属高科技产品,需要严格的设备和工艺流程,小小的校办工厂一无资金,二无设备,生产谈何容易。许多人根本不相信,贾爱元等几个书生能搞出什么填补国内空白的产品。在这里,笔者不必细说他们是怎样筹集到近百万的资金,怎样在7个月时间内建起厂房,怎样通宵达旦地试验研制,又是怎样到处打通关节。读者想也想得出,他们着了多大急,犯了多大难。
纵有千难百难,1990年深秋“霉天敌”系列防腐防霉剂终于问世了。贾爱元抚摸着白花花雪一样的产品,百感交集。他立即带上样品,前往10个省市的饲料生产厂家,请他们试用。起初用户不相信偏僻的天水能生产出高级化工产品,一试用,赞不绝口。“霉天敌”的防腐保鲜效果在使用成本相同的情况下,比美国日本生产的产品高2~6倍,完全可以取代进口产品。接着,安徽、河北、新疆等省份纷纷来人来函,要求贾爱元帮助解决瓜果贮存、草编工艺品、纸制品的防腐防霉问题。一时间,天水营养化学厂名声渐起。
与那些发愁产品卖不出去的厂长相比,贾爱元却发愁生产能力不足。作为国内唯一生产此类防腐剂的厂家,无法应付雪片似飞来的订货单。两种发愁,滋味不同。他愁中带喜地说:“全国的市场需求量至少4万吨。我们目前的年产量只能有200吨。我们打算成立‘天元防腐保鲜总公司,进一步扩大生产规模。从今年的生产销售情况看,产值180万,创利90万当不成问题。明年,我们争取完成产值1160万,创利550万。总之,困难不少,前景看好。”
短短一两年时间,贾爱元从一介书生成为一家高科技企业的董事长,变化之快,连他自己都恍若梦中。他说:“青年知识分子走出书斋,创办高科技企业,利国利民,也有利于实现自身的价值。我的主要体会是不要怕。无非是别人说你贪图挣大钱,无非是副教授不要了。怕这怕那,背上包袱,你一步也迈不开。”
国务委员、国家科委主任宋健在谈及我国高科技发展时指出,发展高新产业,大专院校、科研院所是主力。可以考虑从这里分流出一部分人,搞院办企业,自负盈亏。要大力吸引青年人,让博士生、硕士生、大学生转移到发展高科技产业的新战场上去。宋健还特别强调,这部分人必须是强有力的,
年轻的知识分子朋友,让我们变得“强有力”些吧。假如我们中间能涌现出成千上万的“贾爱元”、“超贾爱元”,则中国幸甚,中国知识分子幸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