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说《狱中示复生》
1991-07-15钱行
钱 行
《读书》一九九○年第七期《林旭与<晚翠轩诗>》一文中评析了作者《狱中示复生》一诗,认为“千里草系董福祥,本初隐喻袁世凯”,并认为后二句是悔吝不慎看错了人,没去求助甘军首领董福祥而轻信了袁世凯,导致开门揖盗,发生了戊戌政变,辜负了皇恩。恐不确。
原诗“青蒲饮泣知何补,慷慨难酬国士恩。欲为君歌千里草,本初健者莫轻言。”这前二句是讲青蒲饮泣与慷慨赴死同样的无补于国,难报皇恩。后二句“千里草”与“本初健者”二典均出《后汉书》,董卓在朝中专权时,有民谣说“千里草,何青青,十日卜,不得生”,是说董卓的日子长不了,“本初健者”是董卓要想废掉汉帝另立,与袁绍商议,袁不同意,董卓就说“天下之事,岂不在我,我欲为之,谁敢不从?”袁绍报之曰“天下健者,岂惟董公!”然后“横刀长揖径出”“悬节于上东门而奔冀州”。以上分别见《后汉书》《五行志》及《董卓传》,所以二句意思应是我虽认为董卓是长不了的,但袁绍这样公开与他顶撞也不好,那么,以古喻今,千里草应指反对维新的后党,本初则应指维新志士。
如果这样理解,全诗应是对当前局势与斗争策略的分析,谭嗣同是主张慷慨赴死,认为西方革命都流血牺牲,我们这儿,就请自嗣同始,所以有逃走的机会而不走,而被捕入狱,林旭可能有不同的想法,诗中“慷慨难酬国士恩”“本初健者莫轻言”二句,都婉转地表达了这种想法,劝告谭嗣同改变策略。应采取什么策略,诗中没有言及,但言外之意,或许当是“留得青山在”,期望他日的死灰复燃东山再起吧。
又,“国士”,原文说“国士指光绪帝”这句话也不确,应是“国士恩”指光绪帝以国士待我之恩,典出《战国策·赵》,是豫让说知伯以国士待我,所以我要以国士报之,“慷慨难酬国士恩”则是说慷慨一死有负皇恩。
原文分析说:该诗无论从形式上还是从内容上推敲,用典均十分贴切,全篇饱和着林旭壮志未酬的沉痛心情,告诫了后继者血迹斑斑的深刻教训,如果是这样的话,诗题应作狱中书怀而不应作“示复生”了。如果我们再能找到谭嗣同的答诗,则本文的推测可获旁证。不过林旭虽然未采取谭嗣同那样慷慨骂贼的斗争策略,当时的“千里草”还是没有放过他,七君子中的六人包括谭和林,终于慷慨赴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