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现代化道路的选择

1991-07-15

读书 1991年2期
关键词:现代化农业经济

楚 天

中国应该选择一条什么样的现代化道路?在这方面,《中国国情报告》给我们提供了一些启示。

《中国国情报告》从自然、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方面对中国国情进行了具体、综合和科学的分析研究。从而在读者面前展示出了一幅比较清晰而且又有立体感的画面。

首先,中国在现代化的过程中,应该确立一种节约和合理利用资源的生产方式及适度消费生活资料的消费方式。传统现代化道路有两个显著特征:一是对资源特别是不可再生资源的高消耗为代价来实现经济增长;二是依靠对生活资料的高度消费刺激经济增长的。中国由于人均资源占有量少、人口众多的国情特点,没有条件采用高度消耗能源的生产方式和高度消费生活资料的消费方式推动经济发展。从能源状况看,一九八五年,中国总人口占世界的百分之二十二,能源生产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百分之九,能源消费量占世界生产总量的百分之八点四,人均能源消费量为零点七三三吨标准煤,这不仅远低于欧、美、日等,而且低于世界人均消费水平(一点八五吨标准煤)。若按现代化方式所需人均能源消耗的最低界限标准一点三五吨标准煤计算,到二○○○年中国总人口为十三亿,能源消费需求总量为十七点五五亿吨标准煤。若到二○二○年,中国总人口为十五亿,能源消费总量将达到二十点二五亿吨标准煤,中国的能源供给远远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能源需求量。而世界资源短缺日益严重的现实使利用国际廉价资源的条件也丧失殆尽。因而,中国在现代化的过程中必须在资源组合方式方面作出新的选择,确立一种节约和合理利用资源的生产方式及适度消费生活资料的消费方式。例如,在饮食的生产和消费上确立和选择动植物平衡的方式,避免以动物食品为主的生产和消费方式;以自行车、良好的公共交通运输系统为主的居民交通运输体系,避免选择以普及小汽车为主的交通运输体系;以较多的劳动力集约化的经营和管理农业,发展生态农业,避免石油型农业的生产方式等,此外,大力扩展、完善物资与资源的回收和重复利用,尽量延长物品的使用寿命等等。

其次,中国在现代化的过程中应抛弃以经济增长为主的现代化发展战略,代之以持续、协调发展为主的现代化发展战略。传统现代化道路,无一例外地选择了以经济高速增长为主的发展战略,特别是一些二战后取得独立的发展中国家,一种摆脱贫穷落后的不发达状态的紧迫感使它们始终把经济增长和赶超发达国家作为优先考虑的目标。不可否认这种传统的现代化发展战略带来了生产力的巨大发展和经济繁荣。但是,它同样带来了诸如生态环境恶化、农业生产停滞不前,通货膨胀,严重失业,收入分配不均,人口膨胀,城市拥挤,不可再生资源日益枯竭,人性扭曲以及不断爆发战争等一系列问题。因此许多学者都把工业化和现代化称之为一柄双刃剑。人类享受它所赐予的恩惠时,同时付出了巨大而又痛苦的代价。现代的经济增长挖去了人类社会进一步发展的自然基础。中国在共和国成立以后的四十年的历史中,有过单纯追求经济增长,盲目赶超发达国家的沉痛教训。另外,中国在人口、生态、环境、资源等方面存在着严重困境和危机。因此,中国必须改变单纯追求经济增长的发展战略,采取一种新的注重国民经济和社会全面、持续和协调发展的战略,这里最重要的是注意控制人口,优生优育,提高人口质量,及时采取正确的对策解决人口迅速老龄化的趋向;努力开展对环境污染的综合治理,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很好地结合起来。很显然,如果中国不能有效地控制总人口的规模,合理地开发利用资源,保持生态平衡,不但经济增长不能持续地保持,而且会严重破坏后代人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基础。

其实,所谓现代化不仅是指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和人均收入提高这种单一的经济现代化,而且它还包括政治、社会、文化等各个方面的现代化。因此衡量现代化的指标体系不是单一的,而是综合的。我们选择以持续、协调发展为目标的发展战略,其着眼点就是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的综合发展。它既注重经济发展,同时兼顾安全、健康、收入与财富分配的相对均等以及自然环境治理保护等社会价值。

再次,中国在现代化的过程中,应该始终把农业放在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战略地位之上,全面发展农村经济。传统的现代化道路基本上是靠牺牲农业、积累资金,支撑现代化事业的。现代化的推进往往伴随着农业生产的停滞。中国是拥有十一亿人口的大国,其中八亿多在农村。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百分之八十。农业的发展在中国现代化建设中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首先,日益增长的粮食需求问题,要靠农业发展来解决。中国要用占世界百分之七的耕地解决占世界百分之二十二人口的吃饭问题本身就不轻松。因此,保持粮食的稳定增产,解决十几亿人口的温饱问题是实现现代化的一个基础性条件。实事求是地说,我们解决农业发展问题的条件并不优越。现实存在着的耕地急剧减少,土地肥力下降,基础建设不足,物质资金投资少的问题已危机中国经济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在人口仍在持续增长的情况下,如果到二○○○年,中国的粮食产量不能达一万亿斤,其发展的压力会是很大的。那时,出于维持生存的需要,将不得不用大量宝贵外汇进口粮食,由此大大影响现代化的进程。其实,中国历史上就存在着“无粮不稳”的问题。因此,大力发展、解决粮食供需矛盾就不仅仅是一个经济问题,而且是事关政治、社会稳定的问题。其次,大量的农业人口向非农产业转移,既是现代化的结果,也是现代化的条件。预计到本世纪末中国将有一点六亿农村劳动力转向非农产业。大量农业人口的转移将为现代化工业和其他非农产业部门释放出丰富的劳动力,推动经济发展。但是,大量农业人口向非农产业的转移是个深刻的历史变动,需要解决一系列问题,诸如转移出来的劳动力从事新的产业所需要的基础设施的建设问题,资金来源和装备的技术水平问题,新的产业结构和产品方向问题,以及城市发展规模和城镇建设的问题。转移是历史趋势,,然而,转移的速度、规模、方式受整个国民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从中国的实际国情出发,发展乡镇企业,推进乡村工业化,是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实现农业人口转移的一个有效途径。据统计,现在中国有乡镇企业一千五百多万个,共吸纳了百分之二十的农村劳动力(约有七千余万人),是实现农业人口转移的一条好路子。因此,这需要从国民经济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的全局出发,考虑农村的产业结构调整、投资、技术改造及乡镇企业稳定发展问题,为顺利实现大量农业人口的转移创造条件。此外,农业问题的重要性还在于它为现代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原料和市场。对于中国这样一个落后的发展中国家来说,庞大的国内市场是它工业化、现代化的重要条件。而中国国内市场主要在农村。据统计,一九八五年,农业生产资料零售总额达五百零三点六亿元,占社会商品零售总额的百分之十一点一七;农村社会商品零售总额达二千五百一十七亿元,占社会商品零售额的百分之五十八点五,可见,农村市场占国内市场的主要份额。因此,如果农业发展停滞,农民的收入不能稳定地提高,必然会影响国内市场的扩展,并由此影响现代化的建设。

综上所述,中国作为一个农业人口比重较大的发展中国家,传统的以牺牲农业,积累资金,推进现代化的道路显然是走不通的。正确的选择是,在整个现代化的过程中,从政治上、经济上,从眼前和长远,从农业在现代化建设的战略地位中认识农业问题的重要性,不断增加农业的投入,搞好农业的基础建设,技术改造和产业结构调整,努力避免发生农业停滞现象,实现农业与工业,农业与整个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

此外,《中国国情报告》的作者还以十分严肃的口吻提醒国人在进行现代化的过程中要特别注意解决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把发展科学技术和教育放在首要位置,依靠科技进步和劳动者素质的提高,推进中国的现代化。环顾世界,科技进步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日益增强。在当前世界各国的竞争中,最激烈的是科学竞争。据计算,在发达国家的经济增长中,技术进步因素所占的比重,本世纪初大约占百分之五——二十,现在已达到大约百分之五十——七十,有的国家已经达到大约百分之六十——八十。现在,各大国及地区集团都在密切注视着世界科学技术革命的发展趋势,制定实施自己发展高技术的计划。美国有“战略防御计划”,西欧有“尤里卡”计划和科研总规划;日本有科学技术政策大纲,苏联东欧有科技进步综合纲要。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只有发展教育和科学技术,才能在综合国力的竞赛中领先。中国是在科学技术水平比较落后,训练有素的人力资源十分短缺的情况下,开始现代化建设的。技术落后、管理落后、劳动者素质低一直是制约中国经济发展的瓶颈,因而发展教育和科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第一,用非传统的发展方式实现现代化,最重要的一个条件就是要有雄厚的高质量的人力资源。只有具备了雄厚的智力资源的储备,才能高瞻远瞩,发展、采用和吸收新的技术。因此,中国最迫切的是要改变教育落后的局面,持续地超前的发展全民教育,哪怕为此牺牲一点经济增长速度都是必要的;第二,从农业发展的现状而言,中国人均土地仅有一点五亩,粮田仅有一亩,这个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的数字还伴随着新的危机:每年增添一千五百多万人口,耕地都以每年数百万亩的速度递减。我国经过艰苦的努力,用占世界百分之七的耕地解决占世界百分之二十二人口的温饱问题,基本上达到传统耕作方式的极限,再往前走,只有依靠科技进步了。不然的话,就难以在有限的土地上生产出足够的粮食和其他农产品,难以在人口不断增长的情况下保持目前的温饱水平,更谈不上向小康甚至更高的水平前进。第三,在工业和国民经济的其他部门,产品质量差,物质消耗大,经济效益低的主要原因是技术落后,管理落后。目前这种状况如果不改变,将糟踏资源,加剧社会生活中的各种矛盾,影响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第四,在世界科学技术革命蓬勃发展之际,作为一个现代化的后起国家,它的全部优势或后起效应就是及时抓住技术革命的有利时机,迅速掌握和运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成果,缩小与发达国家经济上、技术上的差距,后来者居上。否则的话,我们将被远远抛在世界发展的后面。从这个意义上说:“科学技术进步和管理水平的提高,将在根本上决定我国现代化的进程。”此外,中国是一个具有十一亿人口的大国。庞大的人口既是中国经济发展的沉重包袱,也是中国发展经济的重要资源。由负担转化为资源的关键条件在于普及教育和发展科技。因此,要有一种远大的战略眼光,始终把教育放在突出的战略位置上来。不断提高劳动力素质,把中国巨大的人口负担变为丰富的高质量的人力资源。

二、充分发挥政府在现代化过程中有效组织和配置资源及强有力的社会整合作用。发达国家历史已证明,政府在现代化过程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对于欠发达的落后大国中国而言,政府在现代化过程中的作用和地位更为重要和突出:首先,中国在进行现代化过程中,面临着资金和社会资源短缺的困境。能否将社会有限的资金和社会资源动员起来,加以有效的配置,是事关中国现代化成败的一个大问题。中国过去现代化失败的重要教训之一就是没有很好地集中、组织和有效配置资源。在中国集中、组织和配置资源的任务只能由强有力的政府来承担。其次,中国现代化过程从总体上说是从自给自足的落后的小生产的生产方式,向现代化的、社会化的大生产转变的过程,是确立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过程。在这种深刻地社会历史变革过程中,它要求政府在建立社会基础设施,发育市场,确立公平竞争的环境和法律制度以及经济发展的指导、宏观协调和组织制度创新等方面发挥积极的作用。如若不然,上述的转变和变革是不能顺利完成的。第三,中国作为一个落后的发展中国家,在其现代化的过程中,必然会引起社会各个阶层心理结构和利益结构的冲突和摩擦。社会问题和社会矛盾往往以十分激烈的形式表现出来,极易引发社会动荡和不安定。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许多发展中国家的历史经验已说明,落后国家的现代化努力和过程往往伴随着政治秩序混乱、暴力和社会动荡。具体到中国这样一个人口众多的国家,在现代化过程中,要协调好各种集团(政党、军队、官僚、农民)的关系,取得进步而不产生社会的和思想的动乱,困难是很大的。一个非常简单的道理是任何国家的现代化都不可能在战乱和社会动荡中实现,因此,很需要政府发挥强有力的社会整合作用,调节社会各阶层的利益和矛盾,保证国家的政治稳定和社会稳定。第四,解决一个拥有十一亿人口大国的生存与发展问题,在世界上是前无古人的。中国在未来的发展中,面临着许多危机与困境:如人口膨胀与迅速老化问题,资源短缺与生态环境日益恶化问题,粮食短缺问题,尖锐的民族矛盾问题等等。面对这一系列复杂和艰巨的问题如果没有一个素质好、政治协调能力、控制能力、应变能力较强的领导集团和政府是驾驭不了的。第五,政治民主化已成为世界发展潮流。任何一个处在现代化过程中的国家都无法回避这个问题。然而,政治民主化是在一定的社会政治经济条件下逐步推进的。中国的政治民主化既不能照搬欧美模式,也不能以激进方式推行。如果一定那样做的话,那将会给中国带来了灾难性的后果。现实、稳妥而正确地选择是:依靠强大的中央政权,有意识地对民众进行民主政治的训练,不断创造实施民主政治的有利条件(物质条件和社会文化条件),首先在领导方式和决策方式上增加科学化和民主化的成分,完善人民对各级领导的监督、监察和弹劾制度,使民意、民情、民心能得到自由和及时的传达。随着民众的政治参与和决策科学化民主化程度逐步提高,推进中国政治民主化的进程,最终确立一种符合社会主义本质和人类文明发展要求的理想民主政治制度。此外,需要特别指出的是,中国在利用政府的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方面有相当大的优势:历史上,中国具有利用政府力量进行社会整合,繁荣经济和文化的传统和经验;建国四十年来中国建立了一个强大的,具有凝聚力的并在推进现代化事业中取得巨大成就的人民政府和政党组织(即中国共产党),这是中国未来发展中,既保持长期社会稳定,又大规模推动现代化建设的独特的组织资源优势,也是中国实现现代化的一个有利条件,应充分地加以开发利用。

三、中国在现代化的过程中,应坚持建国以来被证明是行之有效的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在处理经济增长和社会公平的关系时,应贯彻经济增长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很显然,中国作为一个贫穷落后的国家,不仅要根除饥馑、愚昧、贫困和失业,而且要自立于民族之林,因此,保持一个具有活力的经济增长机制,发展经济,摆脱不发达状态无疑应该是它首先要考虑的问题。但中国在解决经济增长的同时,应避免收入差距扩大化和贫富悬殊,实现适度的公平分配,完善社会保障机制。如果中国只注意经济增长,没有兼顾社会公平,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会带来极坏的恶果:(1)收入差距和贫富悬殊过大,引起社会的矛盾和冲突。造成社会、政治不稳定;(2)过份注意经济增长的发展方式也许会带来经济的较快发展,但社会的总体进步意义不大。它只能使百分之几的人富裕起来,但绝对解决不了百分之九十几的人的生活富裕问题。如果坚持社会主义的分配制度(经过改革完善的分配制度),实施适度公平分配的话,就会使全国人民普遍进入小康状态。况且,中国是一个有十几亿人口的大国,避免贫富悬殊,解决全国人民普遍富裕的问题,是一个事关现代化全局的大问题。

四、中国的现代化必须在一个开放的格局中,借助国际势能实现。中国是一个现代化的后起国家。在世界经济一体化和相互依存性日益增强的情况下,它已不能在一个孤立、封闭的状态中,完全依靠内部因素的积累实现现代化了。就中国的具体国情而言,资金短缺,技术、管理落后、对外经济技术交流规模小是其现代化的主要困难和矛盾。因此,扩大对外开放,参与国际分工和国际竞争,加强与世界先进国家的经济技术交流就显得十分迫切和必要。自一九七八年以来,中国已在对外开放方面取得了重大成就,形成了基本的开放格局。今后,为加快中国现代化的步伐,充分发挥后起效应,应以更加勇敢的姿态,进入世界经济舞台,积极正确地选择出口战略和利用外资战略,全方位地扩展与世界各国的经济、技术合作和交流。

五、中国应在保持传统文化优秀特质和精华的基础上,充分吸收人类的一切先进思想文化,实现文化的更新和创造性转换。由于中国的现代化是在一个开放的格局下推进的。欧美发达国家的政治、经济、技术、文化(包括观念)信息不可避免地要借助现代化的传播手段大量涌入,由此构成强大的冲击和挑战。因而中国的现代化过程往往伴随着激烈的文化冲突。在这种情况下,原封不动地保存传统文化,实现所谓的传统文化的复兴,显然是行不通的。而完全抛弃传统文化模仿引进西方文化同样是不可取。从日本等具有浓厚历史传统基础的东方国家实现现代化的经验看,文化变革的方式往往采取平缓、渐进的方式进行。而变革的途径往往是“利用传统走出传统”。在这里,浓厚的传统文化精华是它发展的基础,然后,通过对外国先进文化、知识的吸收融合,实现传统文化的改造和更新。可以说世界上没有任何个民族比日本人更能积极吸收和借鉴外国的先进文化和技术,同时,也没有任何一个民族能像日本人那样在实现了现代化的时候又保持了那么多的传统。中国历五千年创造的灿烂文化,经过长期的历史积淀和社会变革的自然扬弃保留了很多积极而十分有价值的东西,表现了较强的生命力和适应力。在中国现代化的过程中,在世界面临着由现代化造成的生态破坏,环境污染,人性扭曲等多种困境的情况下,博大精深、具有无与伦比的政治文化统一性和凝聚力,强调人与自然和谐,强调奉献精神,公为天下,“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义务感和社会责任感的中国文化自有它独特的光采和魅力。世界上的许多哲人学者如汤恩比等由此将世界未来的希望寄托在中国文化身上。此外,历史早已证明,中国传统文化虽不能孕育现代文明,但并不等于说它不能接受和承载现代文明。相反,经过吸收世界先进文化思想,发生创造性转换的中国文化,会在现代化过程中发挥十分积极的作用。可以肯定的说中国只有在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上,才能真正实现持续、协调的发展,迎来一个安全、幸福、和谐的未来。

(《中国国情报告》,盛斌、冯仑主编,辽宁人民出版社一九九○年十二月版,(精)20.50元,(平)17.00元)

猜你喜欢

现代化农业经济
谱写“强富美高”新江苏的现代化新篇章
基本实现现代化需要补足哪些短板?
数据分析挖掘在农业统计分析中的应用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中国农业2017年与未来十年展望
流通领域重要农业产品价格(2016年10月)
我的女巫朋友
经济
农业科学
现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