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笑解千愁

1991-01-01孟祥棣

青年文摘·上半月 1991年9期
关键词:赵本山笛子二叔

孟祥棣

赵本山是个地地道道的农民。在舞台上他表现着剧中的人物,也在无拘无束的表现自己的生活。在他身上自然流露出的山野气息、泥土芬芳,产生了极强的喜剧效果,观众既是在看戏,也象在现实生活中看“热闹”。去年台湾影星秦汉与林青霞到长春拍片,听了赵本山的录音带后说:“赵本山的幽默很象卓别麟,台湾观众看到听到也会喜欢。”

当人们多少对赵本山的生活经历有些了解的时候,往往更感兴趣的不只是他那浑身都能抖出来的“笑料”,而是一个出生在穷乡僻壤的苦孩子、流浪儿,一个身挑生活重坦、经历可谓坎坷的农家子弟,何以如此“乐呵”,如此富有幽默感,给自己也给他人带来这么多的欢笑。

“本山不知道愁”。他的姐姐曾这样对记者说。

赵本山的家乡——辽宁省开原县莲花乡莲花村是个山村,山上多石头,少土地。他小时候,生产队的工分日值不过两三角钱。赵本山5岁时,年仅30岁的母亲因肺病去世了。父亲是生产队长,常年忙外,家里还有个爷爷、两个哥哥和一个姐姐。父亲咬咬牙,没有再娶。这样一个大家庭,没有女人主持家务,日子可想而知。

按说,穷和愁该是一对孪生子,可人要想穿了,照样能够推开愁,引来乐。莲花村虽穷,村里人却爱玩、爱乐,能唱、能舞。东北流行“二人转”。赵本山的母亲、姐姐都有一副好嗓子,他的一个本家叔叔更是嗓子亮、舞得浪,在当地很有名气。对赵本山影响最大的是他本家二叔赵德明。二叔双目失明,却不比明眼人差,不仅上井打水、下地割高粱难不倒他,还擅长说书讲古,吹拉弹唱,加上他那机敏、诙谐,引得少年赵本山常常围在他身边,听他逗乐。

过了几年,父亲去了黑龙江,大哥成家另过,赵本山和姐姐与二哥二嫂住在祖居。以后,姐姐出嫁,公婆家人口多,日子紧,照顾不了赵本山,加上二哥将祖居变卖,赵本山一下成了流浪儿,吃住成了大问题。他睡过“更官”的草棚,住过生产队的队部,又轮着住过几位本家亲戚家,这是赵本山生活上最困难的一段时间。他的姐姐说,本山不知咋搞的,没心没肺,遇上愁事也就愁上两天,第三天又乐开了。赵本山颇善于创造一些“乐事”来丰富和调剂自己那本来很单调、贫穷的生活。

为自己创造“乐”,赵本山有两大法宝:一是吹拉弹唱;二是开玩笑、说笑话。

赵本山广泛的爱好,使他具有不少找“乐”的资本。他会吹唢呐、笛子,唱“二人转”、“样板戏”。无论在学校或是生产队,他都是“文艺骨干”,活跃人物。他说:“乡下长大的孩子,怕是没有不苦的。家里穷,我就上山挖树根晒干,当柴禾去集市上卖,变着法儿弄几个钱儿,买来胡琴儿、笛子,跟着瞎二叔学着吹拉弹唱。”农村的文化生活贫乏,但人们有自己的娱乐形式——自娱自乐。赵本山没事总琢磨逗乐的鬼点子。他和失明的二叔赵德明常在夏日的晚上为乡亲们开“晚会”。他俩合作表演“双簧”吹笛子就很绝;二叔吹,他给按笛子上的孔,两人配合默契,神态各异,周围漾起一阵阵“笑浪”。

村里成立“毛泽东思想宣传队”,他唱过李玉和,演过刁德一。宣传队解散了,赵本山又跟着二叔走街串巷说段子。只要有人听,他们就说,人家啥时请他们就啥时去。用赵本山的话说:“甭管天冷天热刮风下雨,绝对‘风霜雪雨搏急流。”这样的经历既练就了赵本山的表演才能,也培养了他在生活中寻乐、逗乐的本事。

东北人爱说“疙瘩话”(俏皮话)。赵本山又是这方面的行家里手。他的描绘能力和摹仿能力强,常常讲得绘声绘色,令人忍俊不禁,望“山”兴叹。他也有“调皮”的时候,小时候常常会把挺严肃的老师也逗乐。

别看当时赵本山年岁不大,周围的男女老少都喜欢和他在一堆几,有了他就有了笑声,有了乐呵。一笑解千愁啊。正因为赵本山能为自己制造乐,使他得以在精神上“脱贫”。

老天爷并没有因为赵本山会乐就偏袒他。赵本山一晃二十多岁了,眼瞅着他这日子过得有一搭没一搭的实在不象个样子,亲戚们便给他张罗了个媳妇儿。媳妇没文化,长得也不漂亮,他没相中,但同意了。不到10天就成了亲,住到女方家里,这才算有了个“窝”。他看问题挺实际,对生活的“期望值”不高,烦恼也就少。有了家,他的责任大了,负担也重了。

妻子为他生了两个孩子。大的是女儿,健康、活泼;小的是儿子,却是个先天瘫痪儿,成天只能趴在床上,也不会说话。

此时的赵本山,凭着他平时养成的能逗会乐的幽默才华,凭着那浓厚乡土气息的生活积累,由公社文艺队又进入了当地的铁岭民间艺术团。随着他在外面的名气增大,演出增多,回家的时间就少了。一旦回到家,瘫痪在床的儿子便象针尖一样刺痛他的心。当多次求医无效后,他便开始坦然地正视这件事。有位老中医来给他儿子治病。赵本山一方面感谢这位老中医,同时也为了给老中医宽心,便笑着说道:“要治好恐怕‘那是不可能的。”“那是不可能的”,是曾在观众中流传的,赵本山常用的一句台词。那没事人似的自嘲,使在场的人又忍不住要笑。

赵本山在事业上也并非“一路平安”。

他开始出名了,收入见涨,也给家里招来了不少匿名电话,常有人称要对他如何、如何……

赵本山因先后在《摔三弦》、《如此竞争》、《大观灯》中维妙维肖地饰演3个性格不同的盲人形象而成名。为此,他得了个“天下第一瞎”的雅号。这又给他带来问题,一些盲人听说后有些想法告到文化主管部门,使赵本山感到有些压力……

出名后的赵本山自然成了人们讨论的“热点”,一些谣言也相继传来,赵本山有些坐不住……

这些事经历多了,他那“乐天派”的劲头又出来了。

对匿名电话,他宽怀以待,劝慰家人,每天该乐还乐,该干还干,对一些盲人的想法,他从中看到自己的戏路需要拓宽,先后排出了《麻将·豆腐》、《相亲》、《小九老乐》等非盲人形象的小品,效果又很轰动,这使他的艺术走向一个新的高度;对谣传,他索性当笑话,“哈哈哈”,一笑了之,不过如此,没什么大不了的。

和赵本山“侃大山”时,笔者总想,他这人是不是个只有“笑筋”没有“愁筋”的特殊人物?这当然不可能,赵本山又绝非是对生活玩世不恭,否则他在自己的艺术生活中难有如此成功。他的生活经历并非能让他总是“高枕无忧”。他的“乐劲”从哪来的?赵本山对我说过,他最瞧不起那种整天聋拉着脑袋皱着眉头的人。看来还真需要点这种“瞧不起”的精神。说到底,一个人自己要是想笑想乐,那就甭管什么事都拦不住。

(书深摘自《健康之友》1991年第3期)

猜你喜欢

赵本山笛子二叔
山里有间笛子铺(中)
山里有间笛子铺(上)
鹁鸽
笛子演奏家
笛子演奏家
山也还是那座山
不说话就是最好的敬业
赵本山选司机
二叔进城
傻二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