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企业如何培训职工讲礼貌
1990-01-01
从打招呼做起
如果员工有心想在公司里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就应该从“打招呼”做起。
尽管“打招呼”对员工来说甚为重要,但是做起来要很自然坦诚,而不可以表现得一副心不甘、情不愿的样子。
与同事“打招呼”时,以下事项必须注意:
(1)首先,自己主动打招呼,每天一进办公室就向同事说声“早安”。
(2)“打招呼”时声音要清晰、明朗、有元气,语气则要温和。
(3)不可因个人的喜好、厌恶而选择打招呼的对象,这样做会破坏工作场所的气氛,应该亲切地和每个人“打招呼”才是。
进出要招呼
一个有礼貌的员工,在上完一天班之后,如果要比其他同事先离开办公室,应该说声:“对不起,我先失礼了”或“再见”等问候语。
员工旱到公司上班,遇到同事就应该主动亲切地打声招呼。外出洽谈公事时,绝对不可以一声不响,应该向上司或周围同事说声:“我要出去了!”办完事返回公司时,则要说:“我回来了!”至于留守公司的上司或同事,则应该做出“请便!”或“哦,你回来了!”等相对的应答。
有些才进公司的员工,不好意思比前辈先走,则在下班时,不妨问前辈:“还有什么需要我帮忙的吗?”如果对方回答说:“你先回去吧。”员工就应该说:“那么我就先走了。”或“再见”。
施以礼节训练
与人交往时,第一印象经常会根深蒂固地留在对方的心坎里。基于此,为了给人家留下好印象,员工对礼节必须非常注意。
在这儿且谈谈一般的礼仪:
(1)抬头挺胸,笔直站立,注视对方的脸部,双手自然垂下,手指伸直,贴放在长裤侧边的缝线上。
(2)上半身向前倾时,颈部不可弯曲,头部顺着背肩的延长线向前弯。
(3)行礼时,视线应落在对方鞋尖部位。
(4)头向前弯行礼时,动作要比对方爽快机敏。
(5)头向上抬起时,应该比对方稍微晚一点,而且要慢慢地连同上半身抬起来。
对于新进员工,公司应反复施以礼节训练,绝对不可只知纸上谈兵,却不给予实际练习的机会。还必须让员工了解自己的缺失,并积极矫正它。
提早五分钟
一个守信用的员工,无论是上班还是与人有约,都应该养成提早五分钟到达的习惯。
为什么要提早五分钟到呢?
最主要是,一般人在赶时间,心跳难免加速,如果早到的话,可让扑扑跳动的心脏略微休息,而且可一边喝口茶,一边擦擦汗,再以轻松的心情来准备上班或等人,这样才会给人留下好的印象。
上班时间内不做私事
尽管要严格区分公私,并不是件易事,可是,一位称职的员工,在内心一定要公私分明。
那么,员工在举止方面应该如何明确地区分公私呢?
(1)公司的备用品、消耗品,如文具等,不能拿来当私人用品使用。
(2)不可用公司的电话谈私事。
(3)在上班时间内,不可办私人的事。
瘾君子自重
抽烟有害健康,这是大家都知道的事情。可是,瘾君子却一直是有增无减。喜欢抽烟的员工在上班时,应该多替别人想想。
在公司抽烟时,应注意到:
(1)应在指定的处所抽烟。
(2)没有放置烟灰缸时,绝对不可吸烟。
(3)烟灰应由抽烟的人自行处理,而且更不可因烟蒂而酿成火灾。
(4)在空调室内绝对不可吸烟。
(5)不要边走路边抽烟。
(6)不可在洗手间抽烟。
在与客户接洽生意时,则须注意到:
(1)会客室里即使备有香烟、烟灰缸,但如果对方不抽烟,自己最好也不要抽。
(2)如果对方因为客气而不抽烟,不要劝请他吸根烟。
(3)依当时的状况来判断,是否应为对方点火。
(4)自己不喜欢抽烟,对方抽烟时,千万不可露出厌恶的神色。
到公司外访问时,应注意:
(1)对方请你抽烟时,不妨回答说:“好的,我自己来”,然后再抽。
(2)即使对方劝请你抽烟,可是对方是不抽烟的人的话,你最好也不要抽。
另外,一般公共场所多为禁烟区,应该自我约束,以免引起别人的不快。
交换名片
交换名片是建立人际关系的第一步,如果运用得当,将有助于自己事业的发展。
基于此,员工在与人初次见面交换名片时,须注意以下几点:
(1)外出时,必须准备一些名片,若忘记携带或用光了而未准备,都欠妥当。
(2)名片应从名片夹抽出,而名片夹最好放在上衣胸口的袋里,千万不要放在长裤口袋中。还有,名片从皮包夹或车票夹取出也不太好看。
(3)名片最好是站着递给对方,如果自己是坐着,待对方走过来时,应站立起来,问候对方后再交换名片。
(4)地位较低的人或访问的人要先递出名片。如果对方有很多人,先与主人或地位较高的人交换;如果自己这边的人较多,就由地位较高的人先向对方递出名片。
(5)名片递给对方时,应从对方看得到的方向交给对方。
(6)名片应该以双手递给对方,收别人名片时,也要用双手去接。
(7)拿到对方的名片时,应先仔细看一遍,碰到不认识的字,应问对方怎么念。另外,也要确认一下对方的头街。
(8)收了对方的名片后,若是在站着讲话,应该将名片拿在齐胸的高度:若是坐着,就放在视线所及之处;若一次收很多张名片,就按顺序放在桌上。
(9)在谈话中,不可折绉对方的名片,或任意丢弃在桌上,这样是极不礼貌的。
(张文摘自《中国企业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