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幽默感自我培养法三种

1990-01-01沈宝良

青年文摘·上半月 1990年12期
关键词:两面派马夫望文生义

沈宝良

“望文生义”法

“望文生义”的原意是:只按照字面去牵强附会,不探求确切的含义。含有明显的贬义。但有些口才出众的人,常以“望文生义”之法,明知故错地只按照字面理解词义,得到与原解释截然不同的结果,使说话十分诙谐。

十年动乱中,有位姓张的干部在“批判会”上被诬为“两面派”,“这使我十分奇怪!请看我的脸:皮肤是这样黑,颧骨是这样高,两颊是这样瘦,鼻梁这样低,嘴唇却这样厚。双眼无神,两耳招风……”他指着自己的脸,风趣地说:“让革命群众一起评一评吧,如果我还有另一张脸,是什么‘两面派的话,我会用这张脸吗?!”一句俏皮话,引得听众哈哈大笑。诬陷老张的打手狼狈不堪,老张安度“批判”关。

这席话中,老张使用“望文生义”法,即从“两面派”的表面字义理解,明知故错地把它解释成“有两张面孔的人”,再郑重其事地“摆事实,讲道理”,证明自己并没有两张面孔。由于这一点是众所周知的事实,老张却煞有介事地去论证,刻意费力,显得滑稽可笑,十分幽默。

有位同志主持会议,开宗明义地宣布:“今天的会议十分重要,研究全厂改革大计,故应明令禁止说普通话。”与会者不禁愕然:普通话是宪法规定的必须大力推广的汉民族的共同语,为什么要禁止呢?望着众人困惑的目光,主持人又缓缓道来:“所谓普通话,就是指那种普普通通,平平庸庸,四平八稳,没有独到见解,缺乏实际内容的套话、空话。这种话,难道不应禁止吗?我提议,在今天的会上,大家一定要说切实有用的话!”听到这儿,全场大笑,鼓掌赞同。主持人“望文生义”,开场白极富幽默感。

“望文生义”是一种巧妙的幽默技巧,运用它,一要“望文”,即故作刻板地就字释义;二要“挂钩”,把“望文”而生的意思,挂到自己要说的另一个内容上去;三要“异变”,使“望文”所生之义“异变”得与这个词通常的意义大相径庭,在强烈的不协调中形成幽默感。因为所有幽默,从总体上说,都是来源于不协调。

“变换词义”法

宋代大理寺丞石延年,幽默风趣。有次他出巡报宁寺,马夫一时大意,没能管好马匹,让马受惊了。惊马咆哮乱跳,把石颠落在地。侍从慌忙上前,把他扶起。此时,马夫吓得面如土色,跪倒在地,等候责罚。旁边有些闲人都围拢来,想看看这位大学士如何惩办下属。四围寂静无声,侍从面面相觑,气氛相当紧张。只见石延年拍拍身上的尘土,微笑着对马夫说:“幸亏我是石学士,如果我是瓦学士,岂不要摔得粉碎了吗?”一句话,说得大家哈哈大笑。

石延年这句话,既表示了对下属的宽容与谅解,又缓和了当时的紧张气氛。在友善的笑声中,石延年使马夫摆脱了困境,也使自己摆脱了窘境,豁达大度,仁厚可亲,深得民心。

细究这句话的幽默技巧,关键是把“石”的词义变换了:从“姓氏”变到“石头”。这种语义的随机变换,在听众心中形成鲜明的不协调。因为“石延年”的“石”是“姓氏”,听众十分清楚,“根深蒂固”。现在一旦变成“石头”的“石”,就感到突然、怪异、滑稽,就会欢笑出声。

“变换词义”,就是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把听众熟知的某词语的甲义转换成乙义,从而造成幽默效果。此法在人际交往中运用广泛。

公园里有位小青年给一老大娘照相,由于技术生疏,让老大娘一会儿站假山旁,一会儿坐石凳上,折腾老半天,还没能照好。老大娘有点沉不住气了,说:

“小伙子,大娘我这么大岁数了,老胳膊老腿的,再这样折腾,我可不找你照啦!”

“那您老找谁照呀?”

“找大夫照,看看骨头折没折。”

对话中第一、二个“照”都指“照相”,在听者心中形成“定势”,概念明确,印象深刻。第三个“照”突然变换词义,变为用X光“照”,即拍片检查是否骨折,造成很强的变异,幽默感便形成了,老大娘的话显得十分风趣。

使用“变换词义”法应注意:(1)所变换的词一般应为较通俗的多义词,普通听众一听就能理解。(2)未变换时的词义应十分明确。要通过讲话时强调句子重音、放慢语速、适当解释等,给听众明白清晰的印象,以便为后面的变换作好铺垫。(3)变换后的词义应是该词的常用义项,一般不选生僻难懂的义项,更不能任意杜撰,因为如果听者对所变出的同义不理解,前后差异就不能产生,幽默感也难以形成了。

“贬词褒用”法

有些词语有鲜明的感情色彩,如“顽固”、“阴险”、“麻木不仁”等,都属贬义,带有贬斥、厌恶等情感。在口语中,如果把贬义词的贬义成分临时去除,变成不带贬义的中性词或带有赞扬、肯定等情感的褒义词,就会获得很好的幽默效果,这就是“贬词褒用”法。

著名语言学家吕叔湘先生在谈到读书方法时这样说:

“语言文字是帮助了解书的意思的拐棍,既然知道了那个意思以后,最好扔了拐棍。这就是古人所说的‘得意忘形在人与人的关系中,过河拆桥是不道德的事。但是在读书中就是要过河拆桥。”

“得意忘形”、“过河拆桥”原有明显的贬义色彩,这儿临时变成不表贬义的中性成语。此种用法和它们原先的含义差异很大,幽默感自然产生。

“贬词褒用”法是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根据表达需要,临时采取的手段,主要目的是使词语产生与常规用法相悖谬的巨大差异,使听者惊奇,在稍一思考后恍然大悟,发出会心的微笑,叹服说话者的幽默技巧。

(摘自《现代交际》)

猜你喜欢

两面派马夫望文生义
出丑获赞
出丑获赞
生活中的“两面派”
“两面派”妈妈
两面派
徐悲鸿向马夫赠“马”
生活中的“两面派”
紫阳
马与马夫
翻译切莫望文生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