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直面深渊 等

1989-07-15

读书 1989年5期
关键词:实用主义大道理深渊

直面深渊

《读书》第二期《抛弃乌托邦》意味着我们必须直面深渊。问题的严重性更在于时间已不容许我们面对深渊作悠闲的生存“选择”或文化“选择”。中国用大量可增殖性社会财富从国外换取高档消费品(小汽车、彩电、冰箱等),使生产性的资金投入严重匮乏,甚于以白银换鸦片;能源生产和使用上的不合理,将引起跨世纪的能源供求“大裂谷”;投入不足使交通“爬行”;可耕地面积减少和农业政策的失误,将会使我们重提“粮食还会有吗”这个本世纪初的问题……

人们应当从乌托邦和某些虚假的繁荣中醒来,提倡“直面”和“实证”。一切不切实际的空论应当废止,一切切中肯綮的理论应该付诸实践。从前者说,这需要一种“世俗化”精神,从后者说,它又需要一种超越“世俗化”的勇气和决断!

徐珊

为什么要抛弃?

严搏非在《读书》一九八九年第二期认为,“……附丽于现代化概念的多种主观臆解却又一次次重新升华为现实行为的依据和准则,这种乌托邦式的追求成为纠缠于中国现代化的久久不散的阴影。”

我感觉到,严先生的实用主义态度太严重了。

其实,即使在极端经验主义的实用主义大师威廉·詹姆士那里,“把实用主义的方法用在科学方面和用在道德或宗教的终结问题方面”,也是有重要区别的。经验判断、客观事实这些科学的属性并不能“说明一切可能的真理领域”。詹姆士认为:在一切牵涉终极价值本身的问题上,每个人的决定都是“缺乏明确证据的”。

这正如卡·波普指出的,对自由的非理性的信仰是一切自由的基础。

当“辉煌的梦落回到沉重的黄土地上”时,我们能说,梦想是使黄土地耽于沉重的“阴影”吗?

问题也许在于我们是不是拥有,在何种意义上拥有一个“辉煌的梦想”。

我不知道我们为何不能正视,不能直面,而必须“抛弃乌托邦”!

秦朔

因大失小

王蒙的《欲读书结》有趣,更有味。几十年来,我们谈论大道理太多了。不少大道理成为假大空。积习太深,改之甚难。讲了多年精兵简政的大道理,而今的具体问题解决得怎么样了?如今,控制物价,为政清廉的大道理,谁都会讲了,而到底如何控制、如何清廉,我们是不是着实研究了呢?王蒙问得好:“全国知识分子(杨按:亦可说全国人民)都为一、二个热门题目大发宏论,各行各业都在讨论大道理、热衷大道理、争执大道理,在可喜的同时有没有可忧之处呢?”多研究些具体问题,少奢谈些抽象宏论,实在很有必要。在不可因小失大的告诫中,也应有切忌因大失小的提醒。

杨德淮

庞大并非伟大

无论多著名的书真正的眼读心赏者在一时代总是屈指可数的。“耳食纷纷谈开宝,几人眼见宋元诗”!钱默存先生曾指出:“文学非政治选举,读者之多寡不足定作品之优劣”;“以庞大为伟大”是未脱儿童之见也。印刷品价毛了,倒也未可全非,竟是功德无量——节省了好大一笔物力财力时力呀!您不觉得印刷垃圾压迫得地球自转唯艰么?

范明辉

切莫撒手

刚在蛇年第一期《读书》上听赵一凡谈笑风生地议论法兰克福而欲罢不能,怎么第二期便没了动静?

为了《读书》,奉劝赵君切莫撒手。人说“虎头蛇尾”,赵君若上来就是“蛇头”,惹得读者眼巴巴地干等,实在太残忍了。

山东社会科学院-读者

这样的读者

第二期“编后”中关于猪肝的一段话,令人颇多感慨。早有几句话想说,总觉得意思不大。今天看来倒是说一说的好。不知你们是否注意到《读书》还有这样一批读者:他们没能生活、工作在知识界,却异常渴望知识。而《读书》就是他们与知识界相连接的一根神经,他们通往知识的一条脐带。为了这根神经和脐带,他们是不惜少吃猪肝甚至青菜的。

我,就是这样一个读者。

张卫华

听其自然吧!

《读书》的“编后絮语”颇有特色,只是近来不大耐烦这絮叨了,原因不说自明。办刊不易,办严肃刊物尤难。《读书》真有办不下去的那天,也就完成了历史使命。爱《读书》者,自当爱之。不爱《读书》者,白送不领情。还是听任其自然发展的好,何必一而再地向读者诸君打拱作揖迭申苦情呢?!

王武子

猜你喜欢

实用主义大道理深渊
浅析日本国民性之实用主义
深渊
现实与虚拟
悬崖勒马
箴言
大学英语教学中实用主义思想应用瓶颈分析
以《折狱龟鉴》为视角浅谈中国古代法律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