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克罗吃掉了“麦克唐纳”

1989-01-01孙明明汪利娜

青年文摘·上半月 1989年10期
关键词:麦克唐纳克罗快餐

孙明明 汪利娜

世界上吃过快餐的人,大多熟知麦克唐纳这个名字,但他们与其说知其为人名,不如说是将其视为“快餐”的代名词。他们更不可能知道的是,“快餐”早已不姓麦克唐纳了。

快餐始于美国,但美国人与中国人对待快餐的态度,似乎存在着相当大的差异。我们往往是把快餐当作早点吃,或是当成旅行食品,总之不算“正式”吃饭。而美国人吃饭却不追求正式,大人、小孩的嘴里随时随地都会嚼着食品。一问,也许那便是在“吃饭”。所以有人很形象地称之为“羊吃草”。美国人的时间观念比较强,只要一忙活起来,不论早、中、晚,都进快餐馆。所以,美国的快餐服务业相当发达,据说每年的营业额高达几百亿美元。

麦克唐纳食品服务公司是美国快餐食品业的“龙头”,现在总资产约42亿美元。

谁是“麦克唐纳快餐”的主人

麦克唐纳快餐在美国的知名度,犹如北京烤鸭、天津狗不理包子在中国那样,几乎是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凡是去过美国的人大概都有这样的体会,无论你走到哪个城镇,准能很方便地找到一家麦克唐纳快餐馆。到美国留学去餐馆打工挣些零用钱的外国学生,最熟悉的恐怕也要算“麦克唐纳快餐馆”了。

麦克唐纳公司为什么能成为美国食品服务业的垄断厂家呢?问美国人,美国人准会告诉你,那是因为“克罗吃掉了‘快餐”!原来,这里面还真有些带传奇色彩的故事呢。

早在50年代前后,美国就兴起了上街吃快餐的风气,这种新的生活方式是在加利福尼亚的年轻人中首先兴起的,这些年轻人在工作、学习之余,结伙来到路边的小食品店,买一份“热狗”或“汉堡包”,装在纸袋里边走边吃,以节省就餐时间。为了顺应这一新的生活方式,在很短的时间里,美国的大小公路边出现了不少出售快餐的食品店。当时,在加利福尼亚州的圣贝尔纳多,莫里斯·麦克唐纳兄弟二人,以5000美元的资本开了一家快餐店,出售各种方便食品和饮料,这就是最早的麦克唐纳快餐。经过30多年的风雨沧桑,麦克唐纳快餐不仅在经营规律、经营方式上与过去有了很大不同,更重要的是快餐的字号虽是麦克唐纳,老板却早易其人。当年在麦氏兄弟手下当店员的雷蒙德·A·克罗,挤走了他的老板,成了麦氏公司的主人。这便是克罗吃掉了麦克唐纳的真正含义。

看热闹看出了名堂

克罗出生于1902年,他从小丧父,母亲含辛茹苦把他抚养成人。他早年曾与美国著名作家海明威同窗读书,但由于家境贫寒等原因,高中尚未毕业就出来做工了。克罗虽然书读的不多,但颇有音乐天才,战后他居然在芝加哥一家小广播电台当了名乐队指挥,并组织了一个萨姆—亨利喜剧演唱团,很是热闹了一阵子。以后,他又打入了著名的阿莫斯·N·安迪乐团,但也没混出什么大名堂。最后,克罗弃艺从商,花了近10年的时间,在佛罗里达州倒腾房地产,结果只是费劲而不得要领,把过去积攒起来的一些本钱也统统赔了进去,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不得不狼狈地跑回了家乡。

此时,克罗已步入中年,在人们的指笑声中,垂头丧气地进了加利福尼亚一家制造食品的工厂,当了个产品推销员。也就在这个期间,麦克唐纳兄弟开办了快餐馆,经常向克罗所在的工厂订购混合饮料机之类的产品,这使克罗成了麦氏兄弟的朋友。1955年的一天,克罗去麦克唐纳快餐馆结算帐目,正赶上快餐馆门前的一起纠纷:那天,麦克唐纳快餐馆门前一下子来了好几百名青年,他们把汽车停在路边,拥到快餐馆里买了各种食品和饮料,在公路边上又吃又闹,致使道路交通发生了堵塞,最后治安警察赶来,好不容易才驱散了那群大喊大叫的青年。

看热闹的人散去后,克罗还在那里沉思。他想,这不正向我揭示出一条新的发家致富的道路吗?那群举止近乎疯狂的年轻人,预示着下一代人将把吃快餐作为一种新的、重要的生活方式,而目前这种快餐经营方式却相当陈旧,既不讲卫生,又妨碍交通、影响市容,是不可能有什么大的发展的,必须使快餐服务脱胎换骨,才能满足亿万美国青年的需求。

“借鸡孵蛋”

然而,想法与现实往往存在着许多难以吻合的地方。克罗尽管有了一些改革快餐服务的想法,可自己只是一个普通的工厂推销员,连开办一家快餐馆的资金也拿不出来,如何兑现呢?为此,他决定打入麦氏快餐馆,搞一个“借鸡孵蛋”的小阴谋。主意打定,他找到麦克唐纳兄弟,要求留在快餐馆里工作,哪怕当一名跑堂的小伙计也行。而且,他在当店员期间兼做食品机械厂的推销工作,并把推销收入的5%让利给快餐馆。听到这些条件、麦克唐纳兄弟十分爽快地答应了克罗的要求。

克罗进入麦氏快餐馆后,工作异常勤奋,不断有意识地把自己对经营快餐的真知灼见付诸于实践。他建议麦克唐纳兄弟改善营业环境,尽可能地使顾客能够坐下来吃快餐;他提出配制份饭,轻便包装,必要时派伙计送饭上门;他建议把营业厅布置得更加舒适,安装音响设备,使顾客能够远离公路的尘土和噪音,享受一会儿美的熏陶;他还使餐馆有计划地增设营业点,对新建的快餐馆选址十分严格,要反复勘察,选那些能辐射四周学校、教堂和办公楼的地方建新餐馆;他还大力改善食品卫生,严格挑选服务员,尽量雇用动作敏捷、讲卫生、服务周到的年轻姑娘当前厅招待,那些牙齿不整洁、相貌平平的人一般安排到后厅去工作。当然,每项改革既然是克罗提出的,他就必须以身作则,克罗自己在餐馆工作时从来不留长头发、长指甲和长胡子。

炒了老板的“鱿鱼”

克罗在麦克唐纳快餐馆辛辛苦苦地干了6年,经验越来越丰富,头脑中的新点子也越来越多,已经显出喧宾夺主的势头。麦克唐纳快餐经过几年的发展,在美国已小有名气,市场基础打好了。此时克罗也通过多种途径筹集到了一大笔贷款,他认为时机成熟了,该与麦氏兄弟分道扬镳了。1961年的一个晚上,克罗与麦克唐纳兄弟进行了一次艰难的谈判,他声称要以270万美元的现金,买下所有的麦克唐纳快餐馆,由他自己来经营。麦氏兄弟尽管有种种忧虑和不安,但面对如此诱人的价格,他们动心了。第二天,麦克唐纳快餐馆里发生了引人注目的主仆易位事件,店员居然炒了老板的“鱿鱼”!

克罗人主快餐馆后,立即成立了综合性的麦克唐纳食品服务公司,为了利用老牌子的良好商誉,克罗没有改牌号。牌子虽是老的,服务却是新的,麦克唐纳快餐从此以卫生、快速、舒适的崭新面目,享誉全美。在不长时间内,那270万美元的投资就捞回来了。

为了扩大公司的影响,克罗和他的夫人还以慷慨的捐献而闻名全美,“麦氏公司”成了美国最重要的社会慈善机构之一。这实际上是进行一场更长远的商业反馈运动。

克罗当年是孤身一人独闯天下的,所以他对那些具有开拓精神的雇员特别欣赏,他自己出钱送他们进商业学校深造。这一方面对克罗自己少年失学是一种精神补偿,另一方面也是为公司的长远建设而投资。

进入80年代以后,“麦克唐纳公司”在克罗的领导下一跃为世界上最大的跨国食品企业,在全美和世界各地共有17000个快餐馆,公司雇员达12万人以上。1984年,克罗病逝了,留下了一份极其丰厚的资产,人们难以相信,这规模宏大的产业竟是在23年中间创建起来的!克罗生前有一名言,他说:“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我必须比别人干得更快,干得更干净、利索,这是美国人在现代社会中生存、制胜的诀窍”。克罗的一生实际上也反映出一个极其简单而又深刻的道理,那就是我们中国人常说的“高楼万丈平地起”,任何人都不应该拒绝那些最为平凡的事业,因为这样的事业常常拥有最为广泛的社会性,只要你留心其门路,有针对性地加以改造,就可能创造出奇迹来。

(质新摘自《世界知识》)

猜你喜欢

麦克唐纳克罗快餐
一只鸡的IPO
迟到大王
男子连续两次大难不死买了张彩票中3000多万
最喜欢的画作
梧桐树的回忆
克罗历险记
藏学史上的里程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