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期的隐秘
1988-11-01姚佩宽
姚佩宽
前一时期,一位女中学生给我来信,诉说了心中的“隐秘”:我原是个尖子学生,学习成绩一直名列整个年级的前茅。可是近来不知为什么我喜欢上一位男同学,上课时老爱看着他,听课注意力集中不起来,课间休息喜欢和他说笑,放学回家做作业时也老想到他。这样,我的学习成绩明显下降。班主任找我谈话,问我近来为什么不用心学习,我只能流泪,无言对答,不敢把真心话告诉老师。我知道这样下去会影响自己的前途,但又没有办法摆脱。请问,怎样才能解除这种莫名的烦恼?
其实,这封信谈到的现象并不是孤立的,这是青春期的性心理现象,是正常的。大多数中学生都会出现这种向往异性的情感体验,只是程度不同罢了。
人一旦进入青春期,身体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其中性器官成熟,第二性征出现,并开始具有性功能,这种生理发动的自然本能强有力地震荡着心理发展的内容和结构,开始出现有关性的心理活动。在中学里,表现为男女同学的交往开始活跃,逐渐产生一种与异性接近的需要。
在对待异性的问题上,一般经历三个阶段。
疏远异性期
由于生理上明显的男女差别和对两性关系的一知半解,男女同学会产生一些不安和害羞的心理,对异性的陌生感和畏惧感,引起对异性的暂时疏远。表现为在学习和活动中男女界限分明,即使必须接触与交往,也都很腼腆。有时通过老师作桥梁,有时必须坐在一起活动,相互间也保持一定的距离,即使童年时代亲密无间的异性朋友,到了青春期,都会不自然地减少往来,这种现象是正常的,持续时间是短暂的。
接近异性期
随着生理发育和对性有了基本了解,就产生了彼此接近的需要,陌生感与畏惧感也渐渐消失。这时男女同学表现为喜欢相互接近,如出现男女同学一起游戏,一起做作业,一起搞工作等,这是健康的性心理表现。但是异性吸引不等于恋爱,对异性好感也不等于初恋。
一般说来,女生对男生的好感,开始于十三四岁,往往表现为以倾慕的心情注意男生的说话、表情和动作。如上课时一个男生在回答老师的提问,有的女生会十分注意倾听,并为他的回答正确与错误,表现为高兴与不悦。也有的表现为主动接近男同学,很想了解男同学的事,喜欢和男同学在一起。男同学对女生的好感开始于十四五岁,往往以好强、逞能等各种行为表现自己是个男子汉,引起女生对他们的注意。如大扫除时,女同学去提水桶,男同学会走过去一手提起,并显示出毫不费力的样子。如果女同学称赞他“你真能干”,他会感到十分高兴。
两性恋爱期
青春发育完成,已达成年阶段,男女之间友情集中寄于某一个钟情的异性身上。在这之前,处于青春发育过程的中学生,性生理与性心理发育尚未完善和成熟,虽已萌发对异性伙伴的好感,或滋生初恋的萌芽,但对恋爱还处于无知阶段,思想、物质、身体等方面都还没有具备恋爱的条件。
性心理的发展与性生理成熟一样,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但性心理又是可以理智地调节的。
中学生所处的这个年龄,整天接触的是朝气蓬勃的同龄人,青春萌动使大家变得逐渐重感情,注意观察周围的异性伙伴。有时他会喜欢她,有时她想亲近他,甚至产生一种“亲合力。”这是心灵深处那颗爱的种子开始发芽,是人类性爱过程中的自然程序的呈现。因此要冷静地认识自己,理智地做感情的主人。
善于抑制自己的情感冲动,锻炼自我控制的能力,调节自己的行为,这种表现通常称为克制。克制能力不会自然产生,要靠自觉地锻炼和培养。你对某个异性同学十分爱慕,应该想一想,这是否会冲淡学习上的追求,分散学习上的精力。在你想向异性同学发出求爱信时,应考虑一下是否会搅乱对方的生活,打乱对方学习的步伐。这样的行为对己对人都是弊多利少,那就该克制冲动的感情。你收到了求爱信,要冷静思考,如果你感到既有好感又害羞,既于心不忍又认为不适宜,踌躇不安,下不了决心,这正是锻炼克制力的机会。
一位已在大学读书的同学曾这样自述:
念初二时,发生了令我神魂颤倒的事。我喜欢上班长了,我特别爱和他一起讨论难题,出黑板报,商量班级活动……一种莫名的情感驱使我那样做。同学们议论我,我全不顾,别的女同学和他说话,一种嫉妒之情油然而生。上课时我心神不定,总要看他,课间休息时只要听到他的声音总要仔细地听,回家做作业时,他的形象总在脑海中出现,难道这就是爱情的降临?!慢慢地,我的学习受到干扰,成绩下降。我感到这样下去不行,必须清醒过来,于是我要求调换座位,坐到他的前面去,这样上课就看不到他了。
可是,事情并没有这样轻易了结。虽然我强制自己不看他,可心里却老想看他。多少次想和老师谈谈我的苦恼,可我害羞,多少次想和知心同学谈谈,怕被人看不起,我的忧虑只得一个人忍受。但我知道,必须克制自己,否则后果不可收拾,我这个学习尖子会一落千丈,那时我将无脸见人。
以后,我不断提醒自己,难道一个英俊的异性能毁了我的学业,毁了我的前程?我不断警告自己,难道我是个被感情摆布的人,竟如此脆弱无能?我要读书,还想上大学,我自信是有毅力的。于是我要求自己上课时注意力尽量集中,课间跟同学们一起说笑玩耍,回家做作业时,当他的形象从脑中出现时,我便听听音乐或到室外活动一下排除干扰。这样做,开始有些困难,时间长了我的心渐渐地平静了下来。
今天,我考上大学,我为自己能及时清醒,及时恢复理智而庆幸。更值得高兴的是,我在这过程中锻炼了自我控制能力,我开始成熟了,我为当初幼稚天真的痴情而可笑,这段生活插曲使我终身难忘。
看了这段自述,正处在烦恼中的中学生,或许会有所启迪。
(周崇摘自《大众医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