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空趣事
1988-11-01周振文
周振文
无垠的太空与地球有天壤之别。美国宇航员约瑟夫·p·阿伦和拉塞尔·马丁共著了一本名叫《射向太空》的书,记录了他们的一些有趣经历。这里仅编译一些,以飨读者。
不从命的桔子水
在成年人看来,餐桌上小孩的一举一动都是那么蠢钝,然而在他自己升入太空,在失重的情况下喝点什么的时候,他也是这么狼狈。在太空里没有上下之分,将盛有桔子水的杯碗放到嘴边,桔子水是不会从命流进嘴里去的。要喝桔子水得有一支特别的吸管,对着插在桔子水里的吸管吸动,水才会流进嘴里。一旦桔子水被吸动,它就会不管你是否还在吸吮,一个劲儿地向你的嘴里流去。只有当你关上吸管上的截流阀时,水才会倒流到原来的器皿中去。附在吸管壁上的残留珠滴会在你的嘴移开之后游离飘动。偶然从哪里拂来的小小气流会驱使它在船舱内飘飘然飞动,这颗飘飞在太空中的“桔子水小星体”在碰到某一个面时会变成一个半球形附留在面上,直至有人把它用布揩去或者蒸发掉。
鉴于水有这么个特点,致使宇航员无法在上面洗澡。要沾湿毛巾抹身或洗手,就得在舱室壁上一个特制的圆球形的器械里才能进行。
太空中的睡眠
对于初上太空的人来说,失重是一堂既奇怪又饶有情趣的一课。太空飞行老手最爱看新手们在这里一再碰壁的情景了。因为习惯了在地球上使劲的行动,因而当他们想从原来的地方移到另一个地方时,因用力过猛而重重地撞到要去方向的墙壁上。在心神未定、来不及抓住一个固定把手时,就又被弹向原来所在的方向上,重新碰撞那边的墙壁。要过几天,待到掌握了失重的活动规律之后才能幸免。
在飞船上活动应这样做:只使小小的劲把自己从座位上点弹起,忍住劲向要去的方向飘去。快到目的地时,身体应有正确的定位姿势(或立姿或坐姿)。看准之后,立即将一只腿插到固定在那位置上的攀沿索套里去,双手紧紧抓住那里的固定把手。
太空中的工作和活动需要如此认真,睡眠则可不需费多少事。无休止地绕地球环行值人有一种美好的飘飘然感觉。它起着地球上任何睡褥所起不了的作用。在太空中睡眠只需找一个安静的角落就行了。一般是把人挂在墙上,眼睛蒙上一层眼罩,睡神就会来临。喜欢个人享受的也可以钻进里头的睡袋、通风槽和读书灯的狭长卧室中去。
因为太空中睡眠不存在什么难处,想偷懒的人也可以耍耍花招,在地球上要这样做是很容易露出马脚的。因为人稍一打盹儿,重力会把你的头聋拉下来,弄不好还会碰痛脑袋呢!或者,手中的铅笔一掉,就会令你从睡觉中惊醒。在太空里则不一样。这里不讲究睡姿,闭上眼睛你就可保持原状安然睡去。地面观察的人还以为你仍在聚精会神,只是不爱说话而已。
太空中的生理变化
失重对人体器官影响很大。人目小生长在有重力的地球。骨骼和肌肉起着支撑身体的各器官的作用。血要靠心肌的泵压才能克服重力流到人的头部和臂部。失重时,脊柱固不必支撑,因而能长出九厘米。体内的流液分布亦有改变:血可不费劲地把人的面孔涨红。所以宇航员在太空中个个都象酗酒多年的老酒鬼似的。心跳亦显著减慢,胃口也没这么大,腿部肌肉因得不到应用而萎缩。
将近有一半的宇航员在登空之初会有象患流感似的感到不舒服,有时还伴有恶心呕吐,就象在地球上晕车晕船那样,尤其在看到地球的地平线时情况更甚。这种不适感在一二天后便自然消失。有这种感觉大概是因为现代的宇航员不象人类开始宇宙飞行那样被固定在座位上的缘故吧。
事实表明,飞行时间越长,生理的变化就越大。1965年,乘“双子座号”飞船的两名宇航员作了两周飞行回来检查发现:他们体内的钙质开始减少,骨头有损害,肌肉和体内的水分(包括血液)都有损失。苏联的宇航员更糟:1970年作18天飞行的三名宇航员回到地面时全身无力。人们只好进舱内将他们始出来。
(摘自《科学24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