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爱·旧译·新读
1988-07-15戴文葆
戴文葆
生理健全、情意投合的男女,婚后的性生活怎样正确地对待?这就是司托泼夫人所讨论的问题。她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建议,给人以知识,予人以启迪。性教育不仅仅是一个道德问题,性科学的探讨和传播应该在科学的殿堂里占有一定的位置,并且应该用来指导我们的生活。这也就是三联书店决定重印这个旧译的原因。
常常有人这样说:“结婚是爱情的坟墓。”好端端的炽热的爱情,没有因结婚而巩固,为什么反而被埋葬了呢?
早在两千年前,司马迁就感唱地说过:“夫妇之际,人道之大伦也。礼之用唯婚姻为兢兢。夫乐调而四时和,阴阳之变,万物之统也,可不慎与!”他又进一步指出:“妃匹之爱,君不能得之于臣,父不能得之于子,况卑下乎?既欢合矣,或不能成子姓;能成子姓矣,或不能要其终。”(《史记》卷四十七《外戚世家》)
司马迁对之喟叹的现象,我们现在依然常见。二十多岁彼此中意的人,兴高采烈地操办结婚了,到三十岁终于感到并无共同之处,不得不公堂相见,宣告分离。婚姻的破裂,男女的离异,当然有多种原因,例如金钱需要的膨胀,消费欲求的异常,政治因素的介入,炫耀心理的扩张,以及其它某些殊难言宣的微妙情由,而床第生活的失和,不可否认,是其中重要原因之一。唐代诗人张籍《行路难》诗有云:“君不见床头黄金尽,壮士无颜色。”也可仿此而言:床头和谐失,婚姻变颜色。“乐调而四时和”,司马迁说得够生动、够形象的了,婚后生活之道,也当如此。
本书著者玛丽·查罗蒂·卡密查尔·司托泼(Stopes,MarieCh-arlotteCarmichael,一八八○——一九五八),是英国节制生育的提倡者。她于一九○四年在慕尼黑大学获植物学博士学位,而后任教于曼彻斯特大学。司托泼女士最先发现节制生育有利于婚姻的圆满,可以免除妇女因生育过多而过度操劳,造成生活上和精神上的痛苦。在科学与伦理两方面,他是已婚和未婚的男女的知音。本书原题
司托泼女士写这本书的主旨,是给形成婚姻关系的恋人一把钥匙,意在帮助两性打开幸福之门,增进婚姻的快乐,避免不幸的袭来。她根据各种科学文献,两性自述,特别是她本人实际观测的第一手材料,坦率而严肃地论述了肉体结合问题,一直到交合的姿势。她将一对恋人的爱情,比做物体荷电的两极,一旦电路接通,就会迸发耀眼的光芒。她切实地分析了性爱性交,指明一个简单的道理:我们都是有血有肉的人,人世间的人的精神寓于肉体之内,而且也只有经过肉体直接表现自己,激起精神的欢愉,生命之树才能开花结果,从而萌生新的生命,建立幸福的家庭,带来社会的安定。不能想象,在众多的创痕累累、纷乱破裂的家庭之上,能有安定、文明与兴旺的社会出现。因此,全社会必须关心婚姻的幸福,关心床第和摇篮。
从柏拉图到马克思和弗洛伊德,都讨论过男女婚姻的严肃性和高尚的社会目的。本书着重研究第一性征和两性交媾问题,由本能的冲动,婚配的奥秘,讨论到心灵的结合,永久的和谐。我们的先民早已认识到这一问题的重要性,《易·系辞下》云:“男女媾精,万物化生。”基督教世界所尊奉的《圣经·创世纪》也说:亚当、夏娃在伊甸园里就是人类历史的开端。可见东西方社会都有相似的看法,总不外因为都是圆颅方趾的人嘛!这可以用卜伽丘《十日谈》里绮思梦达回答她父亲的话说:“我们人类的骨肉都是用同样的物质造成的。”在传世的有关性爱的著作中,司托泼女士的这书,和古罗马诗人奥维德的名著《爱的艺术》不同,那本书固然是现存的最古老的论述性爱艺术的著作,当时虽触犯了奥古斯都大帝,到文艺复兴时期博得了人们广泛的注意。该书讲到追求女性的方法,说话的方式,还描写了引诱和私通之术;而司托泼女士此书,专门讨论婚姻关系中的性交,并不是婚外的苟合。在东方,印度著名的性典《爱经》、《爱海慈航》等非常流行,它们认为性生活是社会的本源,因而多量地论述床上技巧;而司托泼女士此书,只是从生理学、医学的见地,用科学的语言,讨论人体最复杂的机能,引导人们觅取幸福。弗洛伊德过份强调性本能在人们情绪生活中的作用,又认为爱与文化的利益相反,他所处理的是被阻抑的性欲和病态的疑虑,正如霭理士的批评所说,“此派的人每多闭门造车的见解”;而司托泼女士研究的则是健全的两性,不过由于对性爱缺乏知识和理解,在黑暗中痛苦地摸索。她认为科学研究和社会关注能够解决复杂的性生活问题。
在我国古代,孔丘被尊为“圣人”,他开门讲学,发现适当的弟子,就主动将女儿、侄女匹配给他们。孟轲能言善辩,他说:“好色,人之所欲。”“人少,则慕父母;知好色,则慕少艾。”(《孟子·万章章句上》)他们都还不摆圣人的架子。《汉书·艺文志·方技略》中有“房中”一节,列八家一百九十一篇,班固指出:“乐而有节,则和平寿考。”他大约是引用博学家刘向父子的说法。《隋书·经籍志三》仍著录有《素女养生要方》、《素女秘道经》、《素女方》等。素女是传说中的女神名,与黄帝同时,或言其长于音乐,或言其善房中术,很可能是为了讲论交媾而假托的一位女神。叶德辉刻印过《素女经》一卷及《玉房指要》等。王充《论衡·命义》中指出:“素女对黄帝陈五女之法,非徒伤父母之心,乃又贼男女之性。”我国古代讲论交接的作品,此后主要在道家典籍中有所反映。《抱朴子·释滞篇》称:“房中之法十余家,或以补救伤损,或以攻治众病,或以采阴益阳,或以增年延寿,其大要在于还精补脑一事耳。”紧接着说:“此法乃真人口口相传,本不书也。”古代方士的运气、逆流、采战之类说法,其中虽含有几分医学上的考虑,主旨在于迎合剥削者靡烂生活的要求。元末明初陶宗仪《辍耕录》中还记载了种种的房术。《金瓶梅》所记载的名物,在近人姚灵犀的《瓶外
司托泼女士在自序中说明,此书是写给一般读者看的,用通俗易晓的语言介绍长期调查研究中提炼出来的结论。她说她独创的贡献,主要包括在第四、第五和第八章中;在其他各章中,她还努力去论述性爱的美。她强调在婚姻生活中的相互适应,相互调节。特别是男子要理解反映女子内心激情的迹象。经妥善的调整,做好准备,在交接中双方同时进入高潮状态,从而实现婚姻的圆满。她并不仅仅强调生理因素,还指出要充分认识双方同社会的关系,以及将知识与爱情携起手来,提高感情需求的层次,共同创造一个美满的婚姻。至于日常生活中的相互抚慰,经常调整,在温柔细致的接触中找到通向对方心灵的曲径,是必须注意不懈的。在本书各章里,到处都可听到入情入理的说明和提示,读来如与良友促膝而谈。书中有不少精辟议论:
“有一个明智的人说过:女子十六岁的美是不值得夸张的,而六十岁的美才是她自身的灵魂的造就。我愿全世界都追求美,使全人类都形成古希腊人所创造的美的形像。”(本书第七章)
“我们对于社会的关系一经充分的了解,那就可以见到:各个人的健康幸福,以及这些的结果所生的力不但有关于自身的生活,还影响于自己是其一员的全社会。”(第十章)
从文化心态与行为方式来观看,书中贯串着两个要求:一是始终坚持人格的尊重,一是不断寻求彼此的理解。叔本华《论女人》称:“她们是满足男性不可或缺的一层阶级。”又说:“女性的美感实际上只存在于性欲之中。”以人生和社会为研究对象的哲学家,说出这种粗鄙的蠢话,只能表示他对女性怀有歧视的偏见,因而不可能胜任论述这一重要的题目。人们应该有这样的认识:一方不将另一方当作泄欲器,双方经常注意激发热情和美。岁月流逝,魅力常新。两性在生活中总要不断地相互吸引和激励。交合前求爱的准备功夫,学者们大都认为十分必要。本书著者说:“男子和女子结婚,不是有一回向她求过爱,有一回博得她的爱就可以算了的。他必须每回房事之前向她求爱才是,因为一回房事不啻是一回结婚。”这样才能达到完美的结合。
当爱情进入了最亲昵的境界,所有科学与美学的纯正观点,都将让位给两性互愉互悦的原则。如果没有其它特殊的人文情绪同时活动,只要无损于身心两方面的健康,任何增强欢乐和消解欲念的行为与方式,都是无可非议的。所以,司托泼女士说:“我们的体质各不相同,每对夫妇必须自己研究着,他们怎么办最可以获得相互的喜悦,便怎么办就是了。”(同上第五章)在一部讨论“近代国家中的自由”著作中,记得其中申论了这种观点,大意为:“自由如爱情然。自由须不断争取与保卫,自由之战场永不宁息。”反转来看,爱情也与自由权利一样。爱情的园地也不能沉寂荒芜,要依靠两性不断精心的维护。
在改革和开放的大潮中,我祝愿婚姻价值观念逐步更新,实现以互相爱慕与理解、不断吸引与融洽为婚姻的真实基础。常言道得好:“不如意事常八九。”做爱是一种十分动人而又极难掌握的艺术。婚姻的全部过程充分体现双方当事人的主体意识与精神力量,幸福之路要靠两性共同开辟,首先要从陈腐的心态中挣脱出来。婚后的爱情,两性的生活,完全能够将性能力催化为一种更高级的创造性能量。司托泼女士在本书第十章《社会》中说得好:“结婚应当尽力使之完美和愉快,所以当为全社会计解放出创造的能力,不应当徒然浪费于蒙昧狭隘的限制和低级的理想所产生的无谓的欲望与失望。”重印的这部旧译,尽管在今天看来,由于科学的进展,论述中有一些不足和错误,但在基本观点和态度上仍然是正确的。这一通俗著作,可以肯定地说,是指导两性婚后生活的宝鉴,也是培养男女高尚情操的教材。
玛丽·司托泼女士,是教授、专家,也是积极关怀人类幸福的社会活动家。她很坦率地告诉我们,在她的第一次婚姻中,因为她的性无知,曾经付出了可怕的代价。一九一八年,她与罗伊飞机公司的创办人之一H.V.罗伊结婚后,她的丈夫对她的研究工作,对她当时展开的节制生育的运动,给予多方赞助。一九二一年,她们共同在伦敦霍洛韦区创办了英国第一个指导避孕的诊所。她所著的这本书及《明智的父母之道》于一九一八年出版后,曾被译成多种文字。此外,她还著有《避孕:它的理论、历史和实践》,于一九二三年出版,一九三一年再版。该书征引浩博,出版之初居同类著作之首。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她还在远东国家中提倡节制生育。她是一位不倦地关怀人类幸福的人。计划生育是我国当前一项基本国策,我们重印本书,也是对于这位节制生育的提倡者的纪念。
我们重印司托泼女士的作品,还另有两点微意:其一是对于翻译此书的胡仲持及为此书作序的周建人的纪念;另一是出于对普及性科学知识以移风易俗 的关注。胡愈之的弟弟仲持是著名的翻译家,鲁迅的弟弟建人是生物学家,他们在我国新文化运动中都作出了贡献。仅就与本书主题有关的部分,在这里谈一段书林旧话。本世纪二十年代初,商务印书馆为顺应五四运动后的新思潮,《妇女杂志》改由章锡琛主编;他又介绍周建人到商务来同他合作,改变了这份杂志的旧貌,开展了关于妇女问题的讨论,一时对社会颇有影响。一九二五年,《妇女杂志》刊载了关于新性道德的文章,这可遭到一些卫道者的攻讦。翻检当年的杂志,人们将会发现,沈雁冰、胡愈之、夏丐尊、周建人、胡仲持、金仲华等前辈,都写过或译过关于妇女问题及节制生育的文章。不过商务当局很怕得罪要人,于是把章、周调出《妇女杂志》,使这份杂志回头去讲封建礼教要求妇女的“德、言、容、工”,以及如何做鸡蛋糕之类的话题。文化界一些先进,如胡愈之、郑振铎等便倡议另办一个讨论妇女问题的刊物,这就是一九二六年一月创刊的《新女性》杂志。因为胡愈之、郑振铎、章锡琛、周建人等当时仍在商务工作,便请吴觉农担任公开的发行人,仍由章、周实际主编。后来章锡琛还是被商务辞退,便公开主编《新女性》了。办严肃的杂志在当时也不赚钱,《新女性》杂志社惨淡经营,接着出版了妇女问题研究丛书,其中有《新性道德讨论集》、《妇女问题十讲》、《性的知识》和曾由朴社印行的这本《结婚的爱》,以及《文学概论》等书,精编精印,销路打开。后经胡愈之等帮助规划,章锡琛、夏丐尊、丰子恺、胡仲持等多人,索性开个书店,便产生了蜚声于出版界的开明书店。文化界前辈在六十年前传播性科学知识,受到多少阻折,多少非难,但他们坚持真理,艰苦奋斗。当今的严肃文化面临着前所未有的艰难,缅怀前辈的风范,重印这本旧译,聊表区区怀念之忱罢了。不过,这毕竟是六十多年前的译本,有些译名已经陈旧。在遣词行文方面,也不能对照原著加以校改了。阅读中难免产生一些障碍,是很歉然的。
从琼楼玉宇到蓬门陋巷,性混乱或性禁锢都是错误的。婚姻一旦与爱情相分离,必将导致两性关系的淡化与恶化,产生爱的苦恼与不爱的苦恼。一千三百多年前,南朝梁文学家沈约即曾指出:“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故圣人顺民情而为之度。”(《宋书》卷四十一《后妃列传》)现代科学进而研究各种奇异的杂交,例如:骇人听闻的人与植物的杂交品种已在实验室里诞生,是将人体细胞及其它哺乳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交配;又有形形色色的无性生殖(就广义而言,是指不通过性交而产生后代),罗尔维克在他有争议的《维妙维肖》书中声称人类的无性生殖已经成功。我们还应照顾祖国的国情,毋庸侈谈海外科学奇闻,以处理好人们自身的性交为要。老老实实承认人人都是父母所生,人人都有生殖器官,挣脱中世纪的心态,注意感情生活的协调,增进婚姻关系的素质,何需去请什么“圣人”来“为之度”呢!认真地传播性科学,切实地进行性教育,自己来做主宰婚姻命运和婚后生活的圣人。当前的性爱问题不在于身体的下部,而需要将性行为作为大脑与心灵方面的问题提出来,树立文明的风习,促进社会的进步。司托泼女士这本书无疑地可供参考。
一九八八年五月二十七日
(《结婚的爱》将由三联书店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