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译作风格的确立

1988-07-15

读书 1988年3期
关键词:原诗译者境界

迮 卫

对文学翻译理论的争论久已有之。在我国的历史尽管短一些,也有一个多世纪了。当年严复提出的“信达雅”依然是翻译界普遍认可的标准,只是对这三个字的解释出现了许多新花样。翻译实在是一门艺术,“揭示这个秘密就是文学翻译理论的任务。”张今同志的新著《文学翻译原理》,可以说在翻译理论领域吹过了一阵清风,使人另有一番感受。

张今同志在书中以不少篇幅分析了古诗英译中的一些问题,举了许多实际的例子,诸如李白的《怨情》,杜甫的《春雨喜雨》,白居易的《琵琶行》。在分析的基础上,作者把文学译品的风格分为五个境界,推第二种境界为楷模,即原作者的风格+若隐若现的译者风格。从这一独到见解可以看出作者多年来的潜心攻读,应该说这种境地的确是很完美了。但是,何为“作者风格”,何为“译者风格”,二者以何种尺度把握,却是不易解答的问题。扯得远一些,这涉及到了中西方文化的本源。

中西方社会和文化之间有着巨大的差距。中国几千年一直是农业化社会,商品化气息很淡薄,人们缺乏西方社会的那种竞争意识。而另一方面,中国的知识界长期笼罩在传统的光环之中,人们学到的至高境界是顺乎自然,求得精神世界的完美,远离世俗,谴责人为。在这种气氛中创作出来的作品,便明显地带有“意”的色彩,风格含蓄、暗指、引发,作品中对人物和场情的描写只是一种手段和外壳,借以抒发作者内心汹涌澎湃又棱角模糊的情感。西方社会是靠商业和工业发展起来的,人们每天打交道的是数字和具体的东西,一便是一,二便是二,容不得半点含混;在生活中,人们都具有竞争意识,遇事首先拚命宣扬自己的长处,以博得对方的重视。这些特点反映到文学作品中,便给人以“实”的感觉,以直接、准确的辞汇充分表达丰富的感情,力图一下子抓住读者。打个比方,读西方文学作品很容易看到它的骨头,作者也希望达到这种效果,以证明自己的感染力。而读中国古典作品,尤其是诗词,却不易真正把握住骨头的所在,即使千思万想把握住了,也难免掺入了读者自己的想象。

这便回到了“作者风格”和“译者风格”的问题上,译者以什么标准来断定自己对原诗的理解便是作者的本意呢?其结果便是,古诗译成英语后,只是对原文的一种解释,因为译文只能传达一个意思,而实际上,除了译者传达的意思外,原诗还可能有许多别的意思和暗指。应该承认,中国古诗是极富有暗示性的,而译文则不是,也不可能做到这一点。因此,古诗英译势必带有明显的译者色彩,而原文固有的丰富内容和引发则不可避免地被打了折扣。

当然,这并不是说翻译是不可能的。一代代译者在这方面呕心沥血,正是为了不断完善这项工作。张今同志在书中,根据自己的体会和以往的经验,提出了一系列颇具有独创性的见解,这对于翻译工作者很具有启发性。我国的文学翻译史不算短了,但是像这样具有独到理论的著述还很少,还应该进一步引起翻译界同仁的重视。

(《文学翻译原理》,张今著,河南大学出版社一九八七年九月版,1.45元。)

猜你喜欢

原诗译者境界
峨眉山月歌
改诗为文三步走
英文摘要
英文摘要
英文摘要
英文摘要
学习算法的“三种境界”
最高境界
最高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