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象棋大师胡荣华记忆之谜

1987-11-01忻才良徐共青

青年文摘·上半月 1987年4期
关键词:上海队中国象棋锦标赛

忻才良 徐共青

提起中国象棋特级大师胡荣华,棋迷们都会翘起大拇指,称赞他的“脑子特别灵,记性出众好”。正是为此,我们采访了胡荣华,请他为读者解他超群的记忆之谜。

那天我们来到座落在南京西路的上海棋社,只见这位上海棋社社长正独自倚坐在会议室沙发上“闭目养神”。据他说:“闭目,既可养精蓄锐,又可脑中练兵。刚才,我的脑海中就浮现出今年5月在全国三十个省市棋队参加的团体锦标赛上,上海队夺魁战的几个精彩棋局;还曾思索过今年11月将在长沙举行的全国锦标赛上,上海队拟采用的新棋路。象棋比赛,在智力上的搏杀可以说是所有体育项目中最厉害的。它同样需要强壮的体力作为基础来支撑。否则,象棋运动员是经不起十几盘盲棋对弈的巨大体力消耗的。”

“明棋记棋,盲棋记路。”谈到棋手如何增强记忆力时,胡荣华总算讲了一句诀窍。据他说,走明棋,看来重在算计,其实也靠记忆;因为,“走一步,看三步”的算功,有赖于胸中自有决胜谱,要棋手把平时熟读的古今典型精彩残局、妙谱烂熟于心,才能在紧要关头突然记起,举一反三,融汇贯通,成为制敌取胜的“杀手锏”。而走盲棋,自然要记谱,但是先决条件是记牢双方所动棋子,把棋路记在脑中,然后才能对症下药,对路下棋。否则,一步记错,就要全盘覆没了。

在回答记者提出记忆是否天赋、如何训练的问题时,胡荣华笑道:“一个人的脑袋智力是有一定差异的,这里有多种因素,如遗传等。问题是象棋与任何一项体育运动一样,没有什么先天就十足的天才运动员,关键还是在于后天的兴趣爱好,并在此基础上的有意训练与培养。就我而言,也不是出身于象棋世家。尽管我先识车马炮,后识一二三,八岁那年就显露出对象棋的强烈兴趣。但是,世上多的是‘小时了了,大时未必了了者,我对韩愈《进学解》中的一句话始终牢记不忘:‘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如此而已,岂有他哉”。

“当然,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我胡荣华尽管有‘十连霸的殊荣,也有名落孙山,倒数第十名的悔恨,”胡荣华对记者不仅谈“过五关斩六将”的胜利,而且也谈“走麦城”受挫折的教训。他说:“成功的棋谱可以长记不忘。我正是把失败当作机会难得的心理训练手段,来强化记忆训练,提高自己的记忆力的。”

是的,这位四十一岁的特级象棋大师,自十五岁那年步入弈林,登上全国冠军宝座以来,25年之中,国家体委举办过十六次全国锦标赛,颁发过十六枚冠军奖章,仅胡荣华一人就独揽十二枚金牌,占整个金牌总数的百分之七十五。但是,在1980年四川乐山举行的全国象棋联赛中,这位棋坛传奇人物却遭到“拿破仑惨败滑铁卢”的下场,他一落千丈,名列第十。1981、1982年胡荣华的名次虽有回升,但终未能彻底翻身。1983年下半年,他索性深居简出,励精图治,力求东山再起。他从理论高度总结出乐山失败的教训,在于注意力未能集中专注,记忆力难以最大限度发挥,心理上难以抹去“余悸”的阴影。在此基础上,他揣摩新谱,记熟中国象棋名谱与新规则,并且巧加运用。就拿1983年的昆明全国大赛来说吧,经过三年奋战,胡荣华成竹在胸,在与“东北虎”黑龙江的赵国荣对座时,赵长炮叫将,欲吃胡的士象,胡荣华机警地记起赛前刚刚颁布的《中国象棋新规则》的一个“不变诉败”的条例,以逸待劳,活活套住这门恶炮,迫使对方起座称臣。第十一轮上,他又审时度势,觉得毋需力搏,就能运用另一道新规则——《同样局面重复三次,不变即和》,仅仅花了九分钟时间,就轻松地跟河北小将黄勇握手言和,东山再起,稳操胜券。就这样,他历经三年沉浮,终于重登冠军宝座,第十一块金牌在握了。

猜你喜欢

上海队中国象棋锦标赛
“披萨锦标赛”
蜕变中的上海队
2022.02二月羽坛:洲际锦标赛纷纷上演
British Beard Championship英国胡须锦标赛
一件让人开心的事
马踏连营
中国载人航天中的“上海队”
大博士回答
为业余棋手诊脉
中国象棋起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