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冠启示录
1987-11-01童益
童 益
1986年10月15日,美籍华人李远哲荣获1986年诺贝尔化学奖。瑞典皇家科学院说,李远哲和这次一同获诺贝尔化学奖的哈佛大学美国科学家赫希巴赫、多伦多大学加拿大籍教授波兰尼为化学研究打开了新的领域,对微观反应动力学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打破沙锅问到底
李远哲的成功,除了有一定天资以外,超乎寻常的努力和锲而不舍的精神,是最主要的原因。小时候他读书时,每夜躲在实验室,碰到问题,不管三更半夜,拿起电话就打到指导老师家里。他自己说,初中时看了居里夫人传,就立定志向,将来要在化学界一展抱负。
李远哲上大学时,虽身在化学系,却到物理系选了不少课。他象一头牛钻进菜园一样,头也不抬地“吃”起来。大一暑假没有回家,跟化学系几位高年级同学研讨热力学。当时有很多东西不懂,只有请教老师,后来把老师问住了,老师对他说:“大一学生不要念这个,到了大四会念到。”
与李远哲相交三十多年的清华大学教授张昭鼎认为,“敢碰困难”和“肯学”是李远哲具有的最重要的特质。他回忆道:李远哲一做起实验就什么事都不顾了。在清华大学研究所时期经常如此,到美国当大学教授后还是一仍旧态,半夜是他正常的下班时间,不回家才算是“加班”。李远哲的实验室四面无窗,有一次实验连做了三天三夜,他自己根本不知道日出日落。
李远哲绝不错过任何一个吸收新知识的机会。就在他获得诺贝尔奖的第2天,他还把他担任的“化学动力学”课的全班学生带到物理科学馆讲演厅,并跟百余位学生一样坐在台下,兴味盎然地观看一名英国教授做各项有关爆炸的化学实验,并专心倾听长达一个半钟头的实验讲解。
用功但不死读书
看到李远哲今天的辉煌成就,或许人们会以为他是一个书呆子。这可是个天大的误会。与他中学同班6年且大学同校的台湾大学教授刘福增证实,他是一位用功但不死读书的人。当时他的体育非常好,乒乓球、软式网球、棒球都打得不错,音乐、美术也相当出色,他每次郊游都参加,每有同学聚会,他也不放过。李远哲在获悉他获得诺贝尔奖的当天,也曾表示,他学生时代在台湾打棒球的经验,帮助他产生了能够赢得诺贝尔化学奖的构想。他把分子束的撞击喻为打出一只界外球。他说:“它的道理就象击中了棒球,却又稍微偏了点,几乎完全一样。”
李远哲的夫人吴锦丽最近对报界透露,她的丈夫常常在周末打棒球,偶尔也会带家人出去看看电影,轻松一下。不忙时,他还在家看武侠小说。
家教和内助之功
李远哲一家八个兄弟姐妹中,博士四人,硕士、学士各一人。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除了在学术上有非凡的成就,在体育、音乐方面也都不同凡响。
是什么教养方式使他们个个头角峥嵘呢?
“父亲管教我们严而不苛,他采取鼓励而关心的方式提携我们,让我们先是不敢偷懒,久而久之,变成不想偷懒,而有一股工作狂热了。”这是李氏兄弟姐妹异口同声的结论。
他们的父亲说:合理而严格的教育是他要求孩子的原则。严格是必要的,但要明察秋毫,给孩子辩解的机会,合理的严格才会有好效果。当孩子有不当行为时,一定要查清楚,错了就必须给予处罚,哪怕是合理的打骂也可以。但当孩子领悟时,就必须疼爱他,让孩子知道他的行为得到肯定和支持。
夫人吴锦丽与李是青梅竹马,两人大学毕业后,同去美国深造。她十分理解丈夫对科学入迷的心情,独挡一面地处理家务。他们的秘诀在于彼此相爱,并保持良好的沟通。
(摘自《新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