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看待天才儿童
1987-11-01尤炜样
尤炜样
父母们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是小爱因斯坦,其实这样的孩子是很少的。最近几年来,越来越多的父母、教育家,甚至政治家在怎样教育天才儿童问题上争论激烈,有人提出存在着天才儿童的智力和创造力被埋没的危险。纽约代表马里奥·比亚吉说:“为了竞争,我们要把聪明儿童中的最优秀者择选出来进行单独培养。”美国有137所大学为天才儿童的教师开设了毕业后课程,而这样的大学在1972年只有10所。
玩具制造商和销售商也日益受到年轻父母的挑战,他们要求玩具能激发孩子的想象力。
智力玩具对孩子的智力开发是否有效?专家认为不会有害处,除非是孩子由此受到父母不切实际的过高的期望。但是,智力玩具不可能使每一个孩子都成为天才。大多数专家认为环境与遗传是十分重要的,不管你怎么培养,不可能产生第二个莫扎特。
父母对孩子的态度也很重要,非常聪明的小孩既是一件好事也是一件坏事,当他们的父母啧喷自喜时,随之而来的社会问题也许是很棘手的,朱迪·加尔布雷思在她《天才儿童生存指南》一书中,列举了天才儿童的八大弱点,包括“父母期望我们完美无缺”,“我们离父母的要求太远”等。专家认为父母诚实坦率地与孩子相处,与孩子一起解决碰到的问题这很重要;父母应诱导孩子尽自己的能力去做,而不应对他们要求太多。幻想对孩子来说犹如音乐课一样重要,美国加利福尼亚州一所天才儿童学校的负责人切维·马丁说:“我们所要的努力是教育父母设法让孩子玩得更好些。”
家庭中如有两个孩子,一个非常聪明,另一个平平,父母会抱怨后者。其实父母不应进行这种比较,而应激发孩子的不同兴趣和才能。
许多专家认为天才儿童应得到特别培养,但也有人担心这些智力超群的儿童如长期与同龄人分离,如送往大学进行特别培养,会产生不良影响,特别是那些早年被贴上标签认为是神童的孩子,容易对前途产生不切实际的期待。由于智商高而打保票认为将来一定会成为什么什么,往往会造成悲剧。
在加利福尼亚的大多数学校内,校方不允许用智商高低来决定学生是否具有“天才”,因为如果根据这智商标准,伯克利市哥伦比亚附属学校451名学生中就有120名可以称为天才。
在学龄前儿童中搞智商标准更为有害。因为这种智商测试并不可靠,智商高固然可以说小孩聪明伶俐,但智商低,就毫无意义了,因为原因是多方面的,也许是小孩在测试时紧张引起的,或是因为身体不舒服造成的……
怎样才能知道自己的孩子是天才儿童呢?许多从事天才儿童教育的老师告诉家长:“凭自己的直觉”。虽然有些父母对孩子的才能会估计过高,但没有任何人比父母更了解孩子。另外,也有些基本的衡量标准,这些儿童往往具有特别的好奇心、掌握丰富的词汇等。然而,如果你的孩子到了4岁还不会计算,也不要沮丧,即使是爱因斯坦。他小的时候也被认作是智力迟缓的孩子,只有他的母亲对自己的孩子,充满信心,认为他“将来一定会成为大教授”。
(摘自《科学博览》1987年第7期)
(赵海波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