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洋娃娃”

1987-11-01王风森

青年文摘·上半月 1987年5期
关键词:转椅洋娃娃家长

王风森

北京建国门外的“芳草地小学”,坐落在使馆区。在它美丽的校园里,有许多国家的小朋友和中国小学生在一起读书。在这所学校里工作了二十多年的王凤森老师记述的他与这些“洋娃娃”及他们的家长接触的某些片断,饶有趣味,读来也会使我们从中得到一些启发……

(一)

一次在操场上,我看到一位外国学生的家长,提着他刚满周岁的儿子的小胳膊,把他放在转椅上,帮他扶好扶手,便把转椅飞速地旋转起来。小“洋娃娃”紧闭着双眼,两只小手紧紧地抓住扶手,脸上露出紧张的神色……我真替这个孩子担心:万一孩子抓不紧被甩下来,将会出现什么后果呢?慢慢地,孩子紧张的表情恢复了常态,而转椅又被父亲推了两下,速度又加快了,孩子又闭上了双眼。他那壮得象个运动健将的父亲微笑着看着儿子……转椅停下来了,小家伙被爸爸高高地举过头顶,“咯咯”地笑着,享受着爸爸给他的奖励。过了一会儿,小家伙又拉着爸爸蹒跚地走向转椅,于是又进行了如前的一次表演。我心里暗想:这哪里是爸爸在哄孩子?简直是在训练杂技演员!

我关心地问他怕不怕摔坏孩子,他笑着回答:“如果他第一次摔了,我会让他练第二次,他一定会防止再摔。”他还告诉我:他要把孩子培养成一个勇敢的人,以后他还要教孩子学游泳,滑冰,滑雪,开摩托,驾帆船……如果有可能的话,将来要让孩子做个宇航员。

当然,他的孩子将来能否当宇航员,他的训练方法是否适用于每个孩子,我们姑且不论;但他对孩子敢放手,而没有象推磨似的跟着轮椅跑得气喘吁吁,他的“第一次摔跤正是意味着第二次不摔跤”的观点,还是很有道理的。

(二)

二年级有个可爱的芬兰小姑娘,她金发碧眼,朱唇白齿,长长的睫毛,白嫩的脸蛋,长得漂亮极了,再加上她聪明,踏实,学习好,老师们很喜欢她,家长也把她视若掌上明珠。但这个小姑娘每天放学回家的第一件事,是扔下书包先做两个前滚翻,然后才去干别的。作业写累了,她也在地毯上翻两个跟头再接着写。当她妈妈把这个情况告诉我时,我真不敢相信这么文静、漂亮的小姑娘竟会有这种爱好,而家长对此又从不制止。她的妈妈说:她主张多给孩子些自由,不过多地限制。虽然是女孩,翻两个跟头也无所谓,因为这是她喜欢的游戏,其中必定有她的乐趣。孩子的生活应该有动有静,只要不越轨,尽可以让她去做。

在和孩子的接触中,我还明显地感到许多国家的小朋友更显得活泼、开朗、大方、感情外露。逢年过节排练文艺节目,不必动员,孩子们会争先恐后地要求参加,不让谁上台演出谁都不高兴。排练过程中不必过多地指导,孩子们会神态自若,大大方方地登台表演,从不怕羞、忸怩。

有一次上课讲到猎狗,一名英国孩子站起来说:“老师,我看见过猎狗。”还没容我说话,他已“啪”地一声把铅笔盒扔到我的讲台旁边,紧接着四肢着地,“汪汪”叫着,连窜带蹦地爬过来,叼起铅笔盒摇头摆尾地爬回座位,伸着舌头喘着气,又“汪汪”叫了两声……学猎狗,真是维妙维肖!孩子们如此毫无拘束,看来与家庭中不过多地限制他们的行动是有很大关系的。

(三)

很多家长注意培养、锻炼孩子的独立生活能力。他们在中国的生活条件是优越的,一般家庭中都有服务员,有的来中国时还特意把自己家庭雇用多年的保姆带来。但是,许多国家的孩子在家里都要参加家务劳动。两个菲律宾小姑娘,她们从六七岁开始就每天整理自己的房间,自己洗手绢,洗袜子,浇花,星期天要帮助阿姨洗衣服,洗餐具。一个孟加拉国十岁的小朋友给同学们带来了炸三角(孟加拉国的一种节日食品),她告诉我,这是她帮阿姨做的,她还会做十几种孟加拉国的饭菜。学校要求学生爱劳动,大多数家长都表示赞同。一个国家的大使表示:“学校让孩子们自己用笤帚扫地是很好的,这样他们会注意保持清洁。孩子应该从小学会劳动、没有劳动就没有世界上的一切。”

孩子们早晨要自己按时起床去上学,父母从不去催叫。他们说,我们每天按时起床,按时上班,孩子也应该按时起床,按时上学,这是孩子自己的事,自己应该做好。有时孩子起晚了赶不上班车不能来上学,家长则批评或惩罚,但第二天仍然不去催叫,还让他们自己按时起。

有些孩子长大一些还要自己去打工,挣些零用钱。四年级学生戴伦告诉我,放学以后他要去一个地方工作。我很奇怪:一个十二岁的外国孩子在北京能做什么工作?他说:今天要去给某公司的老板整理办公室,星期日要给另一个公司的老板擦汽车。他还和另外两个小朋友为公寓的人们送牛奶,每星期三、五早晨由他送,所以这两天他要提前一小时起床。他告诉我这些“秘密”的时候充满了自豪感,好象是在向我说明:我已经长大了,我会工作了。

孩子长大了要独立生活。有一个十年前从我校毕业的学生,前年又回到中国来上大学,父母多次要给他寄钱以便使他在北京生活得好一些,却都被他拒绝了。他认为:一个人应该独立生活,依赖父母是不光彩的。

(四)

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成才,对孩子学习上的要求是尽力满足的,为开发孩子智力很舍得下本钱。尽管国外买书很贵,但每个家庭都有一大批童话、寓言、故事、科学知识等种类繁多的儿童读物。这些书籍印刷精美、图文并茂,很能吸引孩子,对儿童获取知识、开阔视野有很大好处。

很多家长还根据孩子的要求提供条件让他们学钢琴、提琴、舞蹈、武术、游泳,等等。他们培养孩子这些技能并不是为了要孩子将来从事这种专业。一位家长对我说:“孩子应该多学一些东西。中国有句俗话:心灵手巧,反过来手巧心也会灵。

对孩子的学习成绩家长极为重视。我们每学期发给学生的成绩册都决定着孩子假期生活的命运:学习成绩好的家长给予奖励,有的送给奖品,有的带孩子出去旅游;学习成绩不好的则给予惩罚。惩罚的方法一般是视情节轻重,决定一两周或一个月不准出门去玩,不准看电视,只允许在家里看书,等等。有的家长则以武力惩罚。某国一位参赞曾向我提出:“贵校各方面都好,就是不打学生这一点不好。对孩子怎么能不打呢!我小时候经常挨打。”他在家里专门为三个孩子准备了一条皮带和一根用电线拧成的鞭子,孩子淘气或学习成绩差时,他让孩子们自由选择是挨皮带还是挨鞭子。我们学校当然是坚持不打不骂的,也正是这位家长,后来却成了我们学校的义务宣传员,他劝初到北京的外宾把孩子送到芳草地小学来,他认为我们的老师有办法,不打不罚,孩子还很听老师的话。

理解是教育的前提。对孩子采取平等的、朋友的态度才能达到了解孩子的目的。前些天我听到班里的同学反映英国十一岁的男孩D想自杀,我立即找D谈话,才知道他是想体验一下自杀身死是什么滋味。看来想法是十分离奇的,但细想起来又不奇怪,儿意爱幻想,有好奇心,出于好奇孩子是会做出很多我们意想不到的事的。为防止发生意外,我请来了他的妈妈,没想到他的妈妈却十分平静地对我说:“我知道这件事,前几天他已经告诉我了,我经常和他闲谈,他什么事都不背我。”接着她介绍说这个孩子经常做出一些离奇的事:剪过猫的胡须,给狗试过体温,还撑着雨伞从七米高的跳台上跳过水。为此她很伤脑筋,正在想一个有效的办法来教育这个儿子。

第二天,D走进教室就告诉我:“老师,我可不自杀了。死,太难受了!”原来D的妈妈从学校回家的路上买了一只大公鸡,放学后让D帮她杀鸡,可是她杀鸡的技术太差,鸡扑楞着翅膀到处翻滚……,当孩子看到鸡临死前的挣扎,听到鸡的惨叫声时,妈妈告诉他人自杀比鸡被杀还要难受。当鸡躺倒在地不再动的时候,妈妈又对D说,人和鸡一样死了永远不能再活了。

这位家长对于孩子的想入非非没有简单粗暴地训斥,也没有当成耳边风置之不理,而是认真思考,积极引导,这样的教育方法生动有力,使孩子心服口服,留下深刻的印象。

(月韵摘自《父母必读》1987年第1期)

猜你喜欢

转椅洋娃娃家长
计数:飞翔的转椅
家长错了
我的机器人朋友
我的机器人朋友
困了
家长请吃药Ⅱ
犯错误找家长
三十六计第九计:隔岸观火
体重过重,少坐转椅
洋娃娃挂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