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西方经济理论的坐标

1987-07-15薛进军

读书 1987年9期
关键词:凯恩斯主线微观

薛进军

当代西方经济学著作诸多,学派林立,观点繁杂,要在这浩瀚的书海人流中抽象、概括出一个微观和宏观经济学体系并非易事。许多著作在有限的篇幅内只概要的介绍了各种理论,形成比较松散的横断面,这不能不算是一个较大的缺憾。而张培刚、厉以宁编著的《微观宏观经济学的产生》弥补了这一缺憾。

《微观与宏观经济学的产生》也阐述了各个学派、各不同的理论及其内在联系,区别和争论,然而它不松散。这是因为在叙述横断面的同时,叙述了各种经济理论、学派产生与发展的纵的线索,并以此为主线,贯串于全书。如,作者以“价格理论”为主线来叙述微观经济学,从这条主线入手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供求论与均衡价格论讲的是价格决定问题,消费者行为论讲的是决定价格的需求一方的力量,生产论讲的是决定价格的供给一方的力量,厂商论讲的是垄断与竞争并存条件下价格的实际决定问题,分配论讲的是生产要素的价格决定问题。从中我们还可以看出:每一种新理论都是以原有理论为基础,并根据条件变化对原有理论作了进一步完善、补充、修正,从而发展为一种新的理论,但这些补充和发展都是以“厂商价格与产量的决定”为轴心的;至于宏观经济学,则是以“国民收入”论为主线,国民收入的决定、就业论、经济周期论、经济增长论、通货膨胀论、财政货币政策论等等,都是循此主线发展而成的;在经济理论的应用上,又是以自由放任论和国家干预论的论争为主线的,据此分为“凯恩斯主义派”和“非凯恩斯主义派”两大派系。抓住这三条线索,读者就可以顺藤摸瓜,掌握微、宏两学以及各个流派的发展脉络。

在突出主线的同时,作者还勾画出了各种观点发展的支线,突出介绍了各种观点最早由谁提出、谁作了补充、由谁完成、后人又如何发展。比如货币数量论,最早是由配第提出的,之后,由洛克、诺斯、马西、休谟等人形成一个理论体系,这一理论在李嘉图的著作中得到了详尽的阐发。到了二十世纪初,费雪对其进行了总结概括,提出了著名的“交易方程式”,马歇尔、庇古等人又对这一方程式作了补充,发展为“剑桥方程式”。以后,凯恩斯又根据灵活偏好的心理分析,提出了“凯恩斯方程式”。最后,弗里德曼对剑桥方程式和凯恩斯方程式进行了综合、改造,提出了“货币需求函数”,从而创立了现代货币主义。这一理论的发展支线是关于货币问题的五次大争论,而这一支线又是归属于如何看待货币的作用、即经济自由主义与国家干预主义的论争这一主线的。这种上溯古典、下联当代的写法,具有经济思想史的特点。这种写法使得经济理论不再是互相分离的叶片、枝干,而成为一棵有主干、有枝干、有叶片的亭亭大树。

在阐述各种理论观点、方法的产生时,作者还加强了对其产生的条件、背景的分析。现代微观经济学的产生发生在本世纪初。这一时期的时代背景是,资本主义进入垄断阶段,但西方经济学界仍沉湎于对自由竞争的分析;在理论方面,边际效用论和均衡价格论已被三十年代的大危机证明破产,自发的市场调节已无法扼制经济周期的大波动;在方法上,由于应用数学的迅速发展,尤其是描述微观世界的量子力学和描述宏观世界的相对论的提出和发展,促进了理论研究方法的大变革。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微观、宏观两学才真正分野,形成两大体系;正是在这样的条件下,数量分析方法、尤其是运用高等数学的边际分析方法广泛应用于微观经济分析,从而促进了垄断竞争论、成本—收益分析等理论的形成,使现代微观经济学得以诞生。

用纵、横交错的方法来系统地叙述西方经济学,这在国内外均不多见,是作者的一个新的尝试。因而也难免有不周之处。比如,在有些人、理论、方法的解释上重复较多,有些人名、理论名称用法不够统一,有的地方语言比较罗嗦,着重号太多,等等。但从总体上来说,这本书称得上是一本佳作。

(《微观宏观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张培刚、厉以宁著,湖南人民出版社一九八六年四月第一版〔平〕4.15元,〔精〕5.45元)

猜你喜欢

凯恩斯主线微观
牢牢把握红色主线凝聚奋进“红色动力”
多赚两只蛋的钱
多赚两只蛋的钱
多赚两只蛋的钱
基于微观公平的现代中小学校内部制度与文化建构
例析初中生物学教学主线的设计策略
高中生物学教学中的“宏观把控”和“微观处理”——以“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教学为例
多赚两颗蛋的钱
数字主线
通性通法:我们的常规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