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吉代寓言中的“绝技”

1986-11-01

青年文摘·上半月 1986年7期
关键词:余音绕梁庖丁悲歌

陈 鸥

我国古代有许多优秀的寓言,阅读后令人喜不自胜,拍案叫绝。拍案叫绝之后细细品味,顿悟那深邃的哲理。这正是寓言“意在此而言寄于彼”的迷人之处。如果我们把相互联系的寓言归类阅读,将别有一番兴味,定会从中受益非浅。

庖丁为文惠君解牛,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砉然响然,奏刀騞然,莫不中音。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

——《庄子·养生主》

剔猪骨头、羊骨头、牛骨头,谁人没见过?但见过象庖丁的这位厨师解牛的绝技吗?他的“手”、“肩”、“足”、“膝”都充满了“艺术细胞”,一举一动无不切合舞蹈的节奏,甚至进刀割裂肉与骨的声音都同音乐的节拍和谐共鸣。通过作者生动形象的描绘,我们看到的哪里是在解牛,简直是在欣赏一场绘声绘色的艺术表演。庖丁何以有此非凡的技巧,用他自己解释的话,可以概括为:纯熟的技巧,来自反复的实践和对客观规律的掌握。

郢人垩慢其鼻端若蝇翼,使匠石斫之。匠石运斤成风,听而斫之,尽垩而鼻不伤,郢人立不失容。

——《庄子·徐无鬼》

屏息静观这“舞台”上的两位“杂技演员”:匠石抡起斧头“呼呼”生风,郢人站在那儿纹丝不动,等待着站在鼻尖上的如同苍蝇翅膀一样薄的白灰点被砍掉,真让人瞠目屏息。结果,灰落而鼻子一点儿没伤着,绝了!后来,宋元君让再进行表演,但匠石默契配合的搭档已经死去,不能如愿。由此,我们看到:一个人纵有高超技巧,没有伙伴的密切合作就无法发挥。

列御寇为伯昏瞀人射,引之盈贯,措杯水其肘上,发之,镝矢复沓,方矢复寓。当是时也,犹象人也。

伯昏瞀人日:“是射之射,非不射之射也。当与汝登高山,履危石,临百仞之渊,若能射乎?”

于是瞀人遂登高山,履危石,临百仞之渊,背逡巡,足二分垂在外,揖御寇而进之。御寇伏地,汗流至踵。

——《列于·黄帝》

箭箭中靶心,本来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列御寇则是花样翻新,一箭刚发另一支箭已经搭在弓上,飞矢象连珠炮似的,叫人眼花瞭乱,而且放在持弓的手臂上的一杯水还要点滴不洒,更是难上加难。伯昏无人那毫不逊色的高招也堪称一绝:站在百仞高的陡壁上,脚的十分之二悬空在外,面无惧色。两相对照。是想表现争强斗胜、一决高低吗?不是。透过伯昏无人的言行:要想在任何困难情况下正常地发挥自己的高超技艺,必须具备坚强的意志。

薛谭学讴于秦青,未穷青之技,自谓尽之,遂辞归。秦青弗止,饯于郊衢,抚节悲歌,声振林木,响遏行云。薛谭乃谢,求反,终身不敢言归。

秦青顾谓其友曰:“昔韩娥东之齐,匮粮,过雍门,鬻歌假食。既去而余音绕梁,三日不绝,左右以其人弗去。

——《列子·汤问》

动听的歌声,总是具有巨大的感染力。秦青为薛谭饯行时的悲歌,振撼林木,遏止行云,其动听的程度可想而知。但是,秦青并没有为此而自满,而是看到了“山外青山楼外楼”,所以又讲述了韩娥的故事:韩娥的歌声,余音绕梁,三日不绝,人虽然离去,大家还以为她就在身边;她悲切的哀哭如同一曲扣人心扉的哀歌,致使一里老少悲痛不已,相对垂泪,痛心得三天不能进食;她拉长声音放开歌喉,一里老幼为之手舞足蹈,忘乎所以,不能自控。由薛谭的浅尝辄止,到秦青的动听悲歌,进而韩娥那牵动人心的绝唱,层次分明,意思递进加深,表明:学无止境,只有看到别人的长处知道自己的不足,并坚持长期不懈的追求,才能渐入高远的境界。

这里摘录的几处“绝技”,虽然带有艺术的夸张与渲染,但是它们反映出的道理却是实实在在的,对于正在学习、思考的青年朋友,不无裨益。

(题图、插图:邓中和)

猜你喜欢

余音绕梁庖丁悲歌
读陈毅元帅《梅岭三章》
牛的断想
灶王爷秀逗记(八)
畅游南极之海豹的悲歌
“庖丁”解小度
语文课堂如何才能做到“余音绕梁”
海豹的悲歌
掌握规律是学习上精益求精的不二法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