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闲话筷子

1986-11-01张演生

青年文摘·上半月 1986年9期
关键词:刀叉象牙筷子

张演生

中国人使用筷子,在人类文明史上,确是一桩值得骄傲和推崇的科学发明。美籍华人、著名物理学家李政道博士曾经从中国人使用独有的筷子这一点论证:中华民族是一个优秀种族。他说:“中国人早在春秋战国时代就发明了筷子。如此简单的两根东西,却高妙绝伦地应用了物理学上的杠杆原理。筷子是人类手指的延伸,手指能做的事,它都能做,且不怕高热,不怕寒冻,真是高明极了。比较起来,西方人大概到十六七世纪才发明刀叉,但刀叉哪能跟筷子相比呢?”一位日本学者对用筷子的人曾作过仪器测定,他发现,用筷子夹食物,牵涉到肩部、胳膊、手掌和手指等八十多个关节和五十条肌肉的运动,而且和脑神经有关。因此用筷子吃饭,不但可以使人手巧,还有训练大脑的作用,促进人的脑子灵活,身体健康。

其实,在使用筷子之前,我们的祖先,同样也经历了一个用手抓饭吃的过程。但热粥烫羹又如何抓取得了呢?于是不得不随地折取一些草茎木棍来佐助。

“筷子”又称“箸(筋)”,在史传记载中,远在商纣时(公元前1144年前后),就开始用象牙制成筷子。《史记·宋微子世家》就有“纣始为象箸”的记载。用象牙做箸,这是富贵的标志,相传纣王使用象著,箕子认为过于奢侈,替他的前途担忧。

筷子虽然是两根简单的小杆儿,但制作的取材和形式却因地而异。我国制作筷子的材料,往往因人们的经济条件而定,愈是高贵,愈起永久性作用。考究的有金筷、银筷和象牙筷,一般的有骨筷和竹筷,今天又有塑料筷等。我国湖南所用的筷子最长,有长达两尺左右的。用它足够由坐在桌子这端的人,把夹起的菜送到桌子那边的人的碗里去。中国而外,日本筷子颇见特色,可能是因为日本人吃鱼片、饭团等片块形状的食物比较多的缘故,日本筷子的形状往往显得短而尖。日本是世界上使用筷子最多的国家。近年来平均每年生产一百三十亿双筷子,为日本全国人口的一百一十倍以上。其中百分之九十以上是只用一次的“剖著”。

筷子之传入日本,那是唐代以后的事,而早在唐代以前,印度支那半岛上的越南等国就首先学会了使用筷子。明清以来,马来亚、新加坡及印度尼西亚的瓜哇等地流入华侨很多,在中国文化的影响下,这些地区使用筷子的风习也随之传开。在国外众多使用筷子的民族中,当数日本人对筷子最为推崇,他们非但一直保持着用筷子吃饭的传统习惯,并且还非常重视筷子在日常生活中所起的作用。自古以来,有许多地方每逢播种、插秧、收获或庆贺生日时,人们都换用新筷子,以表示欢庆的心情。此外,还有许多关于筷子的神话与传说,至今仍在民间流传。为了感谢筷子一日三餐为人们辛勤地“劳动”,日本还把每年的8月4日定为“筷子节”,年年纪念。现在,随着我国与世界各国人民的友好交往的日益频繁扩大,筷子正为更多的国家和人民所熟悉和尝试,初来中国的外国人,往往对两根神奇的小棍,却能施展出夹、挑、舀、撅等全盘功能钦羡不已,并以自己能象中国人那样地使用筷子而引以为荣呢。

(摘自《历史大观园》1986年1期)

猜你喜欢

刀叉象牙筷子
象牙是个“土特产”
象牙长啊长
最后的晚餐
Chopp ed!
跟踪导练(三)
太阳应该怎么吃?
筷 子
筷子礼仪
第一次吃西餐
象牙战争